“一条长江路,半部金陵史。”2月20日晚,纪录片《1800米跨越1800年》在CCTV9首播,以精美的镜头语言与精巧的叙事,将南京长江路的过去、现代与未来娓娓道来。事实上,南京长江路在网络早已火了一段时间,并成为城市名片之一。
由于社交软件的广泛应用,如今人们出游更倾向于搜寻攻略,听听他人推荐。久而久之,出现了一些“网红打卡地”,长江路早已跻身“网红”,并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里大放异彩。一个景点如何能成为“网红”?又该怎样保持“长红”?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网红”层出不穷,
游客愿意“种草”“打卡”
“放眼全国,可能很难找到这样一条路,它全长仅1800米,却跨越了1800年时空,集中了上千年的文化遗存。它是南京的文化核心区,六朝、明朝、清朝、民国文化和现代人文艺术均在这里交汇融合。”纪录片《1800米跨越1800年》这样定义长江路。
长江路自西向东,一路串起德基广场、艾尚天地、南京图书馆、总统府景区、江宁织造博物馆等30余处文商旅载体,其中有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4A级景区2个、文博场馆7个、精品酒店6个、商业综合体3个,既有历史纵深,也有现代新潮。
去年起,南京市将长江路文旅业态进行串联升级,开辟多条步行街区,完善线路、开放夜游,“一站式”的体验让长江路成为“网红路”,吸引了不少来南京旅游的游客到这里打卡。“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沿线的4家文博场馆仅一天的人流就超过2.6万人次。”南京市玄武区文旅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眼下,网红打卡不仅局限于景区,博物馆、图书馆,街角的一尊雕塑、商场的一家咖啡店也都可以成为人们愿意专程来消费、拍照的“打卡地”。
南京的国立美术陈列馆就是这样一个新晋网红打卡地。有网友说,“这里不需要陈列艺术品,因为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记者看到,展馆整体色调以精致的鹅黄为主,馆内有四层,为木质结构,楼梯呈笔直转折的线条,在每层的落地窗前还摆有一张长木椅,“不用想着构图、滤镜,没有镜头感的人在这里也可以拍出大片。”来此参观的大学生小林说。
驱车向北,在宿迁也有一座用彩色玻璃折射出各色风景的艺术馆,以奇幻精美而跻身网红打卡地。这座晶世界玻璃艺术馆位于骆马湖东侧,在中国首家玻璃制造厂旧址上改建而成,内部空间巨大,细细游览需几个小时才能看完。
刚刚过去的春节,馆内以“晶彩世界贺岁新春”为主题,邀请博山琉璃烧制大师巩克海进行了热玻璃主题吹制秀,邀请琉璃灯工工艺非遗传承人任波进行“金猪闹喜”灯工表演和艺术创作,虽受疫情防控的影响,仍接待了游客两千余人次,对于一家苏北文博馆来说着实不易。
记者观察发现,随着文旅行业逐步复苏、个性化出游需求的加剧,相较于追逐名气较大的热门景区,各大平台选出的“网红打卡地”,日益成为人们出游的重要甚至是首要选择。
新鲜感+会营销,
从“一炮而红”到热度维持
那么,什么样的景区可以成为“网红”?
首要的是具有核心吸引力。今年春节期间,东方盐湖城推出“山中妙会江湖年”系列活动,以“江湖”为主题、以年俗为核心,用14小时全景区演艺互动覆盖、年味小吃游戏、年俗酒店主题活动等策划吸引游客,7天假期入园人数突破4.7万人次,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接近50%,景区七大主题酒店平均出租率达到95%。
这个营业已经近5年的景区其实已经是“老网红”,如何持续给游客新鲜感?“这两年,我们发现国潮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我们结合景区本身‘道文化’主题风格,找到了国风大典这样一个IP。”东方盐湖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静说,越来越多的游客穿着汉服入园,这背后正是年轻人对于国风文化的接受和喜爱。于是与抖音合作,以非遗、汉服、美食、国潮为主题,通过场景塑造、传统文化互动等方式,打造嘉年华等新颖活动,不断提升景区品质。
不止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社交网络的兴起,现代化传播手段的普及、进化,年轻人网络“种草”习惯的养成,也为一个个“网红打卡地”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据统计,约68%的人在今日头条和抖音上关注旅游达人或订阅旅游频道。在巨量引擎营销中心整合营销高级策略经理啜照晴看来,短视频平台现有的旅游内容生态,在“种草”环节价值最高,对民众制定攻略影响较大。80%以上的人在无出行计划时,也会浏览旅游内容,并加深印象。90%以上的人认为,“提前收藏”对旅游参考作用很大。
南京中山陵园管理局宣传处处长杨斌表示,如今景区营销应该走出“自说自话”的氛围,走“平台化路线”,即景区搭建平台,让自媒体、达人、游客本身参与进来,去传播和分享。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座城市也可以成为“网红打卡地”。长沙因为有湖南台和独占茶颜悦色奶茶而让年轻人趋之若鹜;四川甘孜也因为前段时间爆火的丁真而吸引小姐姐们来打卡。
“得流量者得未来。如今疫情防控常态化,文旅推广需要与云端、大数据、物联网相连,网络可以让文旅以及一座城市的形象宣传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小的城市,实现小成本、及时有效的推广。”中规院长三角文旅研究院总经理刘畅表示,如今对一座城市而言,这个流量包括人口流量、旅游产业流量、经济流量、资讯流量以及资金流量,这与此前的产业结构发展有很大区别。
避免“昙花一现”,
关键还要靠真材实料
网络上声名鹊起的景区如何保持“长红”,持续吸引流量并转化为真正的经济收益?金坛茅山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卞大亮认为应从三个方向着力: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营销;紧跟潮流前沿,注重业态创新;结合景区特色,因地制宜设计相关主题活动。
从网红打卡地形成原因中也不难看出,只有抓住年轻人的心,才能让一个个网红“长红”下去。“牛首山建筑、艺术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一直是我们整个旅游区的核心品牌,也是我们打造网红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副总经理覃永京表示,牛首山坚持多元文化共同发展,针对年轻人喜爱的国潮、汉服等新消费趋势,景区也在不断增加项目引进,希望年轻人也能在牛首山的游玩中获得参与感。
而作为一家“新网红”的负责人,宿迁玻璃艺术馆的李金艳说,想要保持热度,还需立足自身挖掘属于自己的IP,确定好目标消费群体,有针对性地不断推出系列活动。并利用自身优势,不断挖掘异业合作,争取更多的市场曝光度。
“营销固然重要,但只有不断产出优质的内容,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李金艳表示,现在网红景区很多,但有的仅是昙花一现,要做到“长红”归根结底还是要有真材实料——包括景区的自身条件是否优质、主题理念是否有差异化特色、交通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合理、商业业态是否有吸引力、综合服务能力是否能满足绝大部分游客的需求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红名称的泛化,不少景区为自身宣传都带上这样的字眼,但记者发现,“货不对板”、“买家秀”与“卖家秀”存在差距的评价并不在少数。对此,杨斌表示,景区在进行分享传播时,内容一定要长期真实,不能仅为制造噱头而“混淆视听”,随着各地法规的完善,严重的或许已涉及“虚假宣传”,这对整个行业也是损害。
刘畅同样提醒,景区推广不能搞“一锤子买卖”,否则将带来长久的伤害。江苏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丰富,在文旅发展中应该更注重文旅一体化,对文旅资源的利用应该更注重体验化、精细化和定制化,结合用户需求来打造更多“网红”。
□ 本报记者 付奇 颜颖 洪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