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村遗址出土玉器 杨小苑 方嘉仪 摄
琉璃围棋子 杨小苑 方嘉仪 摄
炭化稻 杨小苑 方嘉仪 摄
鎏金铜铺首 杨小苑 方嘉仪 摄
吴经墓提梁紫砂壶 杨小苑 方嘉仪 摄
“8000年顺山集文化肇始苏北,7000年青莲岗文化孕育江淮,5000年寺墩文明星耀东南;吴越争霸将引春秋波澜,古彭徐州舞动汉韵楚风,六朝金陵形胜虎踞龙盘……”7月1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幕的《考古江苏》特展在前言中这样提炼展览主题。
江苏田野考古走过了70年历程,手铲下的发现硕果累累。展览由徐州博物馆、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镇江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等9家单位联合主办,以出土文物“铲释”江苏古代文明、描绘江苏灿烂历史,展示江苏考古对于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贡献。一件件展品如同一段段历史留下的字句,共同构成8000年江苏文明史的恢宏史诗。
一粒炭化稻,记录一次人类文明跃迁
展厅中有一件红陶灶,为考古发现的中国最早一件,被称为“中华第一灶”。它出土于距今8000年前的泗洪顺山集遗址——淮河下游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史前聚落,遗址的发现把江苏古代文明史往前推了1500年,这种文化类型被命名为顺山集文化。
顺山集遗址东侧4千米处的韩井遗址上,考古专家们发现了8000年前的水稻田,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古稻田。从采集狩猎到农业定居被称为“农业革命”,其时间大约从距今1万年前开始,历时约4000年,时间之长大约相当于从夏朝直至今天。在此期间,淮安黄岗遗址的先民在陶器上画下了舞蹈或是行巫术的人像,在南京北阴阳营、吴江梅埝、邳州大墩子、海安青墩、无锡鸿山等地,文明如同星星之火,先民们用骨制箭头打猎,用陶釜煮稻米、做鱼汤,把鹿、野猪、水牛、海龟等作为食物并用它们的骨头做成耕种或缝纫的工具……展厅中的文物,清晰地呈现了当时的生活面貌。在农业革命宣告完成的6000年前,先民们留下了苏州草鞋山这样的遗址,考古人员在那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灌溉系统的水稻田。
展厅中最不起眼的文物就是那些炭化稻,它们比芝麻大不了多少,因为长期埋藏地下而炭化成为黑色,但它们见证了先民们渐渐过上定居生活。此前的采集狩猎生活,使得先民们只能随身携带简单物品,在孩子可以跟上部落四处游荡前,母亲无法养育第二胎。定居带来财富积累和人口爆炸式增长,不仅产生了社会分工,而且带来了阶层分化,而这正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必要条件。可以说,一粒被人类驯化的稻谷,代表了人类文明史上石破天惊的演化跃迁。
一位“崧泽王”,折射“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
明显的阶层分化,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术界曾经普遍认为中国最早的阶层分化出现在距今5500年左右,但是张家港东山村遗址考古把这一时间提前到距今5800年。依据随葬品的多少,那里的墓葬区已经严格区分为“富人区”和“平民区”,东山村遗址也因此被称为“中华文明第一缕曙光”。
展厅中有一件拇指大小的石锥,呈现深沉的深红色。它出土于东山村90号墓,含铁量很高,可以牢牢吸住磁铁,因为遗址附近并无铁矿,因此考古专家们怀疑它加工自铁陨石。90号墓的随葬品多达56件(其中玉器为19件),此次展出了其中的35件。考古表明当初下葬时,墓主身边放着陶缸、陶鬶、陶壶、陶豆等,头边放着两枚大玉玦和一串玉管,颈下佩戴玉璜,耳朵上夹着玉玦挂着耳坠,手腕戴着玉镯,手边和腿旁放着表明身份的石钺,脚边还放着大型石锛。在已知的崧泽文化遗址中,东山村90号墓的随葬品最多最豪华,因此墓主被考古学界称为“崧泽王”。
良渚文化兴盛一时,传统的学术观点认为良渚文化聚落不会扩张到长江以北,但是位于兴化、东台交界的蒋庄遗址则刷新了这一认识。展厅中的玉琮、玉镯、石钺工艺精美,达到了良渚文化工艺的最高水平。从2011年至2015年,考古人员共发掘了284座墓葬,除1200多件文物外,还发现了234具先民骨架,其中出现了大量的断头、断肢现象。有专家认为,良渚文化强势向北扩张,触角已经达到徐州地区,有力阻挡了来自山东的大汶口文化的南进,双方在江淮和黄淮地带展开了持久的争夺、对抗,在碰撞中融合,共同融入了华夏文明大家庭。
一把围棋子,让土山汉墓更显扑朔迷离
“吴韵汉风”是江苏历史文化的底色,以徐州为代表的汉文化雄浑阔大,充满堂堂之气。展厅中展出了徐州博物馆的诸多西汉时期的镇馆之宝——
龙形玉佩体型硕大,S形的造型威猛刚劲,玉龙张须露齿,双目圆睁,龙身虬劲灵动,爪趾呈锐利的尖钩状。如此巨大、精美的玉龙在国内实属罕见,是战国至汉代强健、尚武、进取精神的体现。
青色大理石雕成的豹子呈侧卧状,脖颈上戴着镶嵌贝壳的项圈,温驯而充满力量,汉代贵族喜欢驯养豹子协助狩猎,这只石豹是生活用品,用来压住席子防止边角卷起。
乐舞俑双臂舒展,长袖飞扬,舞姿奔放热烈,仿佛正跳到一支舞的高潮部分,她舒展的袖子如同她舒展的生命,尽情地舞动着青春的热情。
展柜中还有76颗琉璃围棋子,在灯光下折射着幽幽的绿色。徐州土山汉墓考古今年刚刚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些围棋子就发现于土山汉墓的东徼道中。
土山汉墓是东汉时期的诸侯王陵,墓葬中出土了银缕玉衣残片和鎏金铜缕玉衣残片。由于历史上曾经被盗过,土山汉墓的墓主究竟是东汉时期的楚王刘英还是第一代彭城王刘恭尚无定论,骨骼鉴定表明,这位诸侯王去世时大约50岁,生前身体非常强壮,他的王后去世时在四五十岁之间,生前营养状况良好。
令人惊讶的是,陵墓的东徼道上有一具外面镶贴有玉璧的漆木棺,棺内残存金步摇等女性饰物,还发现了70余枚绿色琉璃围棋子。徼道象征着巡逻警卫的通道,把棺木放在徼道上类似于把人埋在了大路上,很不寻常,陪葬的玉席表明这位女性的身份不低,她是诸侯王的宠姬还是他的女儿?这个谜团让这座神秘的墓葬更显扑朔迷离。
一对鎏金铺首,佐证隋炀帝葬身扬州曹庄
2013年,隋炀帝墓现身扬州曹庄轰动了全社会,一方出土的“隨故煬帝墓誌”表明,唐太宗贞观元年,隋炀帝的萧皇后去世,李世民派人将她送到扬州,与隋炀帝合葬。展厅中有一对巨大的鎏金铜铺首、一组16只编钟和白玉璋等高等级文物,它们都无声地诉说着墓主人非同凡响的身份。
铺首是古代门上的装饰物,往往以兽首衔环的形象出现。隋炀帝墓共出土了4只鎏金铜铺首,每只直径达到26厘米,与唐代大明宫遗址出土的铜铺首大小相近。专家们认为它们可能被安装在隋炀帝的棺椁上以便于抬起和安放,其巨大的尺寸印证着墓主的地位。
此外,隋炀帝墓出土了成套的编钟16件,编磬20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了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
墓中还出土了一套萧后的凤冠,凤冠当时被包裹在泥巴中,文物修复人员利用CT扫描复原了凤冠的3D模型,经过900天的修复最终使这套凤冠重现风华。如今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就展览着一件凤冠的复原品。
墓中还出土了部分人骨骼,其中两颗牙齿来自一位50岁左右的男性,被确认为来自隋炀帝杨广;其他骨骼的鉴定表明,梁武帝萧衍的后人萧后是一位身材娇小的女性,身高只有1.5米左右,文献记载表明,她在贞观元年以81岁高龄去世。
一个坏太监,强抢民女却为紫砂存史
江南风物往往象征着高雅、精致的品位生活,紫砂和明式家具、苏绣、漆器、玉雕等都被视为这种生活的象征。然而紫砂究竟起源于宋代还是明代,长期以来争议不决,而“明代说”最有力的证据,则来自一座明代太监墓。
1966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牛首山西北挖了一座墓,墓志表明,这里埋的是明正德年间的司礼太监吴经,他死于嘉靖十二年(1533),墓中出土了一把提梁紫砂壶,这把壶就是有明确纪年可考的最早一把紫砂壶。
吴经是一个嚣张的坏人。1519年宁王朱宸濠发动叛乱,很快被王阳明平定。明武宗明知大局已定,却不肯放过南巡游玩的机会,替他到扬州打前站的就是吴经。吴经不仅霸占房屋土地,还四处强抢民女,以至于家里有女儿的人赶紧去找单身汉婚配,或者乘夜带女儿逃出城。更损的是,他居然在某天夜里放出皇帝驾到的假消息,趁扬州城灯火通明的时候闯进各家抓人。
正德皇帝死后,作恶多端的吴经被送到都察院治罪,而后被降职到南京明孝陵司香,墓志中说吴经“闲居二十余年”,指的就是他失势后的生活。吴经死后就葬在南京,包括这把紫砂壶在内的百余件随葬品中并无当时值钱的物件。
这把紫砂壶高达17厘米,与后来可以放在掌中把玩的紫砂壶相比,显然是个大家伙,应该是用来煮水而不是泡茶。同时壶的内壁厚薄不一,可见制壶工具比较简陋,泥片镶接的打身筒工艺还未成熟。此外,壶身外表颜色深浅不一,表明烧制时温度控制不好,且没有像后来那样放在匣钵中烧制,以至于壶身上黏了其他陶瓷的釉汁……这些都表明至少在明代嘉靖年间,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尚处于初创阶段。
这样看来,吴经这个坏人以自己的死亡为400多年后的人们作了一项学术贡献,这把壶成为紫砂史上的标准器,是紫砂工艺成熟于明代中晚期的最有力证据。(本报记者 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