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唐诗里吟诵的南京地名
2022-04-29 10: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征稿启事:

地名,既是空间的坐标,也是文化的标识,更是乡愁的记忆,隐藏着历史、地理、语言、文学、民俗等多方面信息,引导人们去探索深藏其中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唤起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家乡情结与乡土情怀。从5月1日开始,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将正式施行。新《条例》突出地名文化保护,强调地名管理本身含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作用,要求各地“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并将符合条件的地名文化遗产依法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从本期开始,新华日报和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人文周刊文脉》版、“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交汇点文艺频道、“紫金文艺头条”微信公众号共同开辟“寻迹江苏老地名”专栏,邀您撰文探索江苏各地的地名文化,共同讲述地名背后蕴藏的江苏故事(投稿信箱:renwenwenmai@126.com)。

□ 本报记者 于 锋

作为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南京的地名文化源远流长,据粗略统计,历史上南京曾出现过2万多个老地名,有较高文化价值的约2000个。早在2008年,南京公布的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包含御道街、朝天宫、贡院街、杏花村、凤凰台、朱雀桥、乌衣巷等七个最具特色的南京老地名。

御道街,北起中山东路南侧的午朝门公园,南至光华路。公元1368年,明王朝在南京定都,皇宫选址于背山面水的“钟山之阳”。1377年,皇宫竣工,分宫城、皇城内外两重,周长约九公里。从当时都城的正阳门(今光华门前身)向北,到皇宫南门洪武门,再往北依次到外五龙桥、承天门、端门、午门、内五龙桥,一直到宫城内的奉天门,是一条纵贯南北的御街,两侧分布着太庙、社稷坛、吏部、户部、礼部、兵部等设施和机构。明朝灭亡后,明故宫建筑日渐倾圮,饱受战火摧残,御街也失去旧日光彩。1935年,明代御街被改建为御道街,后经过多次改造,已成为宽40米的城市主干道。如今的御道街附近,保留着多处明代皇宫建筑遗址,记录着朱元璋定都南京的“大明风华”。

朝天宫,既是江南现存规模最大古建筑群的名称,又是秦淮区朝天宫街道使用的名字。朝天宫古称“冶城”,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明代,朱元璋看中此处,命文武官员和官僚子弟在此学习和演练朝拜天子的礼节,故称“朝天宫”。历史上朝天宫建筑多次遭到战火破坏,现存建筑是曾国藩于清同治年间改建的“江南府学”和“文庙”建筑,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是明清应天院试和江南乡试举办地,“天下文枢”的地位生动体现在贡院街、夫子庙、上江考棚等一系列和科举相关的地名上。横穿夫子庙景区的贡院街,东北起于桃叶渡,西南至瞻园路,明代景泰年间以位于“应天府贡院”门前而得名。如今的贡院街熙熙攘攘,在古代,这里往来的是满怀信心的各地应试考生。唐伯虎、郑板桥、吴敬梓、翁同龢、张謇……在贡院街参加的乡试决定了这些明清文人的悲欢喜乐,或成功,或失败,成为他们毕生无法忘怀的人生坐标。

杏花村、凤凰台、朱雀桥、乌衣巷,这四个列入首批南京市非遗的老地名都能在唐诗名句中找到踪影。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刘禹锡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以及和石头城、桃叶渡、台城、青溪等相关的名句,连缀起一幅“唐诗地图”,吸引着后人在南京寻找诗人们留下的足迹。

杏花村位于今南京城南凤游寺一带,每年春天杏花绽放,游人云集,从明代开始流传的“金陵四十八景”中有“杏花沽酒”描绘此地春日美景;李白登临的凤凰台位于今城南门西花露岗附近,相传南朝刘宋时有三只凤凰常栖息在此处,羽毛光泽美丽,鸣叫婉转动听,引来百鸟朝凤;朱雀桥位于中华门内,前身是东吴时期的南津桥,东晋时改为浮桥,因靠近朱雀门(朱雀是中国古代象征南方的神鸟),也称为“朱雀航”“朱雀桥”;乌衣巷距离朱雀桥不远,位于今夫子庙文德桥附近。三国东吴时,此地为禁军乌衣营驻地,官兵平日身穿黑色军衣,他们所驻扎的地方自然也称作“乌衣巷”。东晋以后,王导家族、谢安家族聚居在乌衣巷、朱雀桥一带,他们的子弟有“乌衣郎”的别称。进入唐朝以后,昔日贵族宅邸皆成荒地废墟,刘禹锡才发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慨叹。

标签:朱雀;贡院;地名文化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