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方寸屏幕间,文化这样“出圈”
2022-06-10 10:2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王晨晨(乡村小乔)(右)在和妈妈包包子

杨真真(右)在拍摄中

白塔村禅修特色文化场馆

李汨汨在古迹前讲解

“硬腿子”工作室团队

“叨叨傅”在演绎城市拟人故事

□ 本报记者 姚依依 吴雨阳

当自媒体“遇见”文化,会带给人们怎样的惊喜?

打开手机,方寸屏幕带我们来到了“平行世界”:在这里,有这么一群自媒体人,他们既是文化的创意者、体验者,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他们让我们领略到了文化更多元、更广阔、更有趣、更草根的一面,也让我们在指尖中品味传统,体会乡愁,共情创意,感受文化散发出的温度与韵味。

在传统文化里

与时代产生连接

“我现在在一个桥洞下面,这座小桥在离中山陵园的附属建筑藏经楼不远的地方,这个小桥有一个秘密……它的肚子里面藏着十块当时中山陵园的界石,今天终于找到了……”在抖音和微信视频号上,80后“宝藏姐姐”李汨汨打造了一个探访文博古迹的“秘密花园”,吸引了网上一大批文史爱好者来此“访古”。

2020年疫情暴发,作为南京一家电台记者的李汨汨开始在自媒体“试水”,尝试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深耕文博。“我之前做过文化报道,对文博领域一直很感兴趣,那时网上讲传统文化的节目比较少,我就想不如做个讲古的?”李汨汨开始了一个人的“创业”,找选题、翻资料、到各个古迹打卡拍摄、后期剪辑……忙得不亦乐乎。

跟着“宝藏姐姐”的镜头,粉丝们在六朝古都寻找遗珍,聆听历史的回响:嵇康为什么是竹林七贤之首?灵谷寺内人迹罕至的无梁殿没用一根椽梁,它是怎么建成的?张骞当年到底被匈奴关在哪里?南京航空烈士公墓里有176个墓穴3000多个名字,他们是谁?……虽然每个视频平均时长只有3分钟左右,但李汨汨需要查找大量史料,从中爬梳剔抉,将复杂的历史“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故事,案头工作做好后,再实地探访。

“我不是专家,只是想把自己对历史的爱好记录下来。如果这个记录能让别人感兴趣,通过看我的视频,发现原来祖国传统文化这么有意思、历史遗迹与现代文明是这样连接的,这可能是最有价值的。”

比起做知识性传播,李汨汨更希望做一个带领观众探寻中国精神源头的陪伴者和推门者。“我不太喜欢说这个古迹是哪个朝代的、什么人用过的等等,而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的祖辈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有过什么样的审美、怎样的精神向往,我觉得这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心中乡愁的根,希望人们看到我的视频后,他会觉得与厚重的历史产生了连接。”

300多个短视频、300场直播,让李汨汨成为文博垂直领域一个颇具网感的自媒体人。她把自己的短视频比作“私房菜”,“我的视频可能不像有些人做的那么博人眼球,也不够‘网红’,但这种领域的深耕,会聚集一批喜欢历史的人。”从急于涨粉,到专心做好精准化、垂直化内容,李汨汨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持续做有价值的内容输出。就像是跑步一样,我可能一下子跑不了马拉松,但我只要每天都在跑就好。”

和李汨汨不同,B站up主杨真真则通过还原历史的方式讲述历史。2020年起,她在B站上演绎中国服装变迁史,亲自上镜,给粉丝们烹出了一道中国服装史“大餐”。

以B站为首发,目前杨真真的服装史科普视频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同步上线,粉丝达30多万。1930年代的民国风尚是怎样的?80年前中国人最时髦的打扮你见过吗?……打开她的B站空间,从服饰到发型到妆容再到动作姿态,甚至是场景,杨真真都一一还原,通过生动的角色扮演,她将中国服装史演绎得栩栩如生,又充满知识点。

“深入研究之后,你会发现从前的服装在那个年代也是很时尚的,设计配色也很好看。”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杨真真发现,服装史留下的资料并不多,影视剧里也有不少错误的服装造型,这让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不如自己亲自动手,来讲讲“服装的故事”。

当一个服装领域专业的up主,并非易事。杨真真10年前就开始了服装史研究,肚里选题不少,但真要拍成视频,得考据影像、照片、书籍等历史资料,还要能找到对应年代的服装真迹,难度不小。“过去的老服装留存下来的真迹不多,有一些款式在民间收藏家那里,这就需要靠日积月累不断地去找,去发现。”她拍摄的老衣服90%都是真迹,有的衣服已很难找到真迹了,但还有形制在,她就找人去复刻。像百年时装变迁这样的大选题,花了她一年多时间。

“服装史其实也是一面镜子,让观众了解那个时代,包括当时的人文社会文化信息,服装史其实也会给观众一个‘引子’,让他对对应的历史产生兴趣。”杨真真说。

杨真真的粉丝以年轻学生群体居多,他们好奇心强,在国潮日益流行的当下,杨真真的服装史视频也一定程度上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今年初,杨真真在上海开了一家复古服饰文化空间,在这里,她遇到了一群和她一样喜欢传统服饰的年轻人。更让她有成就感的是,前不久,一位粉丝给她留言,说自己是一名老师,她把杨真真的视频用在了自己的教学课件中。这让她很感慨,“自媒体在传承传统文化上是一个宝藏,信息传播得快,内容也更多元,用好自媒体,会有越来越多人在我们浩瀚的文化海洋中寻找到自己的宝藏。”

全民创作

重塑了艺术表达空间

很多短视频不仅重塑了艺术表达空间,降低了用户走近艺术的门槛,也促进了文化与大众的深度融合,文娱内容进入“全民创作”时代。

2020年疫情暴发,江苏十三个地市全力驰援湖北,网络上流传着“十三太保”的美誉,让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江苏“散是满天星,聚是‘苏大强’”独特的城市文化。当时,85后江苏青年“叨叨傅”正居家隔离,他随意在抖音上发布了一分多钟有关“散装”江苏的口播,没想到很快有了一万多流量,瞬间“火”了。于是,他开始自制短视频,用幽默拟人的方式讲述城市故事,很快成了一名网红视频创作者。

作为一名素人博主,“叨叨傅”短短两年涨粉至百万,视频一更新就火爆出圈。用他的话说,这既是幸运,也缘于最初选择了城市文化这一内容领域——很多人对区域发展问题有着广泛关注,爱看这个“硬核”话题。“一开始,我更新了一些江苏各地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的小段子,慢慢发现,大家对城市拟人更感兴趣,谁都想看看自己的城市拟人化出现在短视频里是怎样的,有自己的感情,说自己的故事。”

无需服化道,一挑眉,一转身,不同城市的气质被“叨叨傅”演绎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城市形象、城市关系通过趣味的拟人化得到了生动呈现。虽说本科学的是自动化专业,但“叨叨傅”一直有个电影梦,大学四年都在校话剧社做导演,导过阿加莎的《无人生还》、黄盈的《未完待续》等话剧。他把当年对人物表演的要求用在了做自媒体短视频上:“无论大小,每个角色都要有自己的特点,哪怕一句台词,一个细微的小动作,都是人物的个性展示。”除了有一两个好友来帮忙,他几乎是靠自己写文案、分饰角色、拍摄、剪辑,拍出了《苏村风云》系列。这是一部仙侠背景的连续短片,国内各大城市被设置成坐镇一方的武林高手,“紫金南”(南京)作为其中一员,在高手林立的背景下开启漫漫奋斗之路。快意恩仇、世俗温情,用经典港片的桥段讲江苏城市的故事,是“叨叨傅”的别出心裁,也让很多观众大呼痛快、“欲罢不能”。

最初做短视频是为了满足爱好,打发闲暇时光。慢慢做下去,“叨叨傅”却发现,自己的创作进入了瓶颈期。怎么办?于是他建了大大小小的粉丝群,群里经常聊得热火朝天:苏州没有机场,无锡连小笼包都是甜的,听不到南京人说阿要辣油了……这些“聊天”再次触动了他的创作灵感,现在,“叨叨傅”的创作逻辑完全以观众为中心,一周写出三集脚本,写完就去拍,拍完根据观众反馈再拍续集、写新作,粉丝的黏合力越来越强。

通过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来传播大众文化,在南京还有一个著名的号,叫“硬腿子”。

“硬腿子”公众号是南京较早出圈的本土账号,最初凭借“南京式幽默”的相声和自制南京话短视频,吸引了巨大的用户群体。然而,优质内容实现可持续性并不容易,这让创始人李世涛倍感危机和挑战。

李世涛还记得,2015年成立工作室后,最初的“爆点”视频,缘于南京本地相声艺术家陈峰宁的表演。陈老师的相声大多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把人们在现实中的经历进行艺术加工,用夸张戏谑的方式表演出来,笑料不断。于是团队把剧场相声拍摄下来,经过后期剪辑加工成3-5分钟的系列视频,相当于对作品进行一次再创作,使之更为紧凑,笑料和包袱更密集,适合手机观看和传播。这也让“硬腿子”更加清晰地感知到,观众喜欢的到底是什么。

“硬腿子”,南京话形容一个人打牌、玩游戏等娱乐活动时,无论何时何地一喊就来,从不拖后腿。李世涛将“硬腿子”的精神引申为团队的价值观,希望团队专注内容,成为粉丝所需要的“硬腿子”。除了每天关注热点,“硬腿子”们还要分析,形成什么样的内容模型?影响什么样的受众?输出什么样的价值观?再深入一些,连观众平均收看时长、观看时跳过和退出的节点、完整观看率等数据都要拉出来捋一遍,下期节目就能看到立竿见影的创新。一寸一寸地精进,一层一层地蜕变,就好像是生命在“进化”。如今,除了《陈峰宁剧场》,“硬腿子”自制网剧《蓝鲸青年》、微电影《夜归人》和短视频《逗你丸》《腿锅读诗》等,在南京可谓深入人心。

记录美好生活

文化点亮乡村底色

温暖的乡情和精彩的乡村文化,也成为自媒体人聚焦的现场。

早在2019年,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就成立了新媒体工作室,成为全国较早开通抖音等短视频及电商平台的村庄。当时,90后女孩吴嘉琦在白塔村做义工,在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的邀请下,她帮助白塔村创建了新媒体团队。制作视频、主播直播、培育“网红”……随着业务不断深入和精熟,吴嘉琦敏锐地感受到,由于国家政策的引导支持,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纷纷加大了对农村题材创作的帮扶,流量陡增。什么样的内容最能留住观众?这是吴嘉琦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她把镜头对准了白塔村乡土风情:优美的自然风光,点缀几段闲适的乡村生活,房前菜园,房后花园,村民在家门口摆上桌椅茶碗,供过往来人歇脚;农家树上结了果子,村民扯着乡音,热情邀请游客品尝;“白塔心巴克”聚集了白塔村的年轻人,他们捧上一杯咖啡,安静地阅读,享受乡村田园的浪漫与宁静……

同时,吴嘉琦和团队小伙伴走遍村落,挖掘乡村的农耕文化、禅居文化、名人故事。在乡村博物馆,他们沉浸式“探馆”,让村民们使用的藤编提篮、石臼石磨、千工床等老物件,带着祖祖辈辈劳动、生活的痕迹,再次出现在人们视野里,勾起浓浓的乡愁。村里的“白塔味道馆”,陈列着当地自产自销的特色农副食品、手工产品,他们又用镜头将游客带到瓜果采摘的第一现场,吸引观众频频点赞、屡屡下单。

三年来,吴嘉琦和团队为传播乡村文化走遍了白塔的角角落落,多个新媒体账号都有了不错的流量。但让她最难忘的是一条获得较好反馈的“无心之作”:她用平常普通的语调讲了一个笑话,配上在村里吃烤红薯、瓜子,吃新摘下来的小橘子的自然场景。虽然朴素平淡,却别有一番乡村风味。

伴着乡村振兴的春风,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人回到乡村,用镜头记录淳朴的乡村生活和风土人情,用文化点亮乡村的底色。

家住连云港东海县的王晨晨,1992年出生,网名叫“乡村小乔”,在抖音已拥有800多万粉丝。

当年从办公室文员辞职当自媒体博主,她可是纠结了好一阵。

“自己面对镜头真的可以吗?父母靠着种地、养猪终于供出个大学生,他们会同意自己放弃现在安稳的工作吗?”纠结最终没抵得过她心中“家乡”的分量。她从小生长在东海县的一个小镇,“这是我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也是梦想形成的地方,农村生活接地气、有人情味,回乡创业还能时刻陪伴在父母身边,多好啊!”

就这样,王晨晨回到了家乡,成为“乡村小乔”。她还记得,她发布的第一条视频是“打栗子”,短短3分钟的视频,她花了整整7天时间。2018年春天,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晨晨在自己的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自家“卖猪”的视频,让她没想到的是,视频发出后,迅速就有了几百万的播放量。

4年多的时间里,抖音号“乡村小乔”更新了1000多条视频,粉丝增长至800多万。这里记录的,不是刻板印象中农村生活的苦与累,而是王晨晨一家人朴实和谐又有趣味的生活日常:“俺爸又在家打扫卫生了,一点都闲不住哦”“今天中午做芋头扣肉给你吃,我上次在外地吃的,感觉可好吃了”“这两天家里收麦子,今天回去帮俺爸俺妈干点活。”不一会,她和老公两个人来到了金黄的麦田。“开始淌小麦了,哗啦哗啦的,一亩地正好收了一拖拉机小麦。”拖拉机满载而归,一家人还商量着怎么坐能够不让小麦在路上掉下来……做美味生煎包、制作牛肉酱、给果树套袋子,王晨晨和家人用他们的乐观幽默,为人们展示了何为乡村文化。“农村生活是我们这些人的根,很多人爱看我们拍摄的视频,是因为我们拍摄的就是真实的乡村生活。这里有乡村的美,也充满了我们的回忆。”

随着越来越多人通过“乡村小乔”的账号关注到了农村,关注到了自己的家乡,王晨晨看到了自媒体的力量,她想着帮助更多的人。她帮老乡销售滞销的大蒜,价格公道,12块8五斤包邮,几天内,3万斤大蒜销售一空;隔壁镇上蓝莓销路不好,她抖音带货,一个月帮乡亲卖出10000多单蓝莓。她还将自媒体所得收入用来为乡村小学捐书、为抗疫捐款,“乡村小乔”的梦想正通过一块块小小的屏幕,一步步成为现实。

标签:乡村;王晨;视频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