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广陵散》借琴人烛照时代
2022-08-25 10:21: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魏晋名士嵇康的赴死,留给后人无尽的叹惋。近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作家、古琴演奏家郭平耗费20余年心血打磨完成的长篇小说《广陵散》出版,于时空的星移物换中,重新拨弄出苍茫悠远的古琴之声。

小说中,分别来自古琴和唢呐专业的周明、徐大可成为知音挚交。围绕作为礼乐文化象征符号的古琴,小说串联起学琴、谈琴、访师、购琴、失琴、赠琴的丰富情节,笔涉传统文化的复兴、对艺术的揣摩思考,亦展现了知识分子在坚守自我和与世俯仰之间的踌躇,艺术与商业、资本的复杂纠葛,以及对失落的文人理想、君子情谊的追寻。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的意象一直与知音有关。周明、徐大可这对现代版的伯牙、子期,彼此发现、相互欣赏,在他们连篇累牍的交谈中,郭平倾注了许多颇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美学思考。譬如,琴的奥秘在七弦之上,还是大千世界之中?音乐究竟应当“有我”还是“无我”?古琴的大雅与唢呐的大俗是否真的泾渭分明?

音乐要见己也要见世界。基于这样的理解,周明得以对古琴大师作出比较判断:顾传松先生琴中的“我”太多太大,有性情,但看不到更阔大丰富的万物;钟鸿秋先生的琴艺则是“积健为雄”,他的品格、态度是与造成这一切的对象世界同时出现的。由此反观当下的音乐界:许多音乐作品里是不是只有“我”,却不见天地日月、他人悲喜?

《广陵散》新书首发式暨研讨会上,郭平谈起他对“风雅”的理解:系着围裙穿梭于厨房和琴室,在等候老婆孩子回家的间隙抚琴自得,一直是他生活的常态。这并不伤害风雅,因为风雅并非外在,而是关乎爱与悲悯。

《广陵散》亦关注古琴艺术的大众化传播。《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认为,作为文化符号的古琴正在被消费社会和资本裹挟,《广陵散》是对中国古典文人文化、审美、价值系统的一次呈现与缅怀。

在忧虑之外,郭平其实也相当地理性和开阔。在《广陵散》的扉页、腰封等显眼处,郭平强调“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琴只是一座桥一条船,弹琴,是要到彼岸去看风景,到心里去找源头”。他实际是把古琴作为方法,呼唤人们透过古琴抓住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更本质更核心的东西,比如风雅,比如携琴访友的浪漫诗意,比如与天地山川、黎民苍生的呼吸与共。可见,郭平《广陵散》并非一曲单一维度的挽歌,它有着更加复杂深厚的意蕴。

□ 本报记者 冯圆芳

标签:古琴;风雅;中国传统文化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