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原来非遗可以这样年轻又有趣!”近日,《非遗里的中国——非遗正年轻》新媒体直播圈粉百万。节目展现的中华非遗全新活力,牢牢抓住了年轻观众的好奇心。绒花、玉雕、金银细工……在南京,一群青年磨炼手艺与非遗“双向奔赴”,用一双双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巧手,稳稳抓住文化传承的接力棒。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用青春力量唤醒传统文化之美,走出了非遗传承新模式。
在前不久召开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青年是全社会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文化传承的重任同样要靠青年实现。青年要以更强烈的文化自信学习体悟中华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能量,让五千年华夏文明之光在新时代更加闪耀。
重视“传”的力量,让智慧生活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文化是生活的凝练,生活是文化的色彩,文化与生活是“不分家”的。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火爆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汉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如今的中国青年将传统文化元素穿在身上、挂在嘴边。文化不仅是表象的符号,更是深层次的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宝贵财富。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把这些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青年生活将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
注重“承”的价值,让精品创作成为文化传承的根基。文化随着时代发展不停演进,能否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文化时代内涵,关系到文化的生命力。今天,非遗小店成为网红打卡地,国风动漫逐渐衍生出完整产业链,民族乐器演奏新曲成为时尚……青年一代为传统文化加上“创意引擎”,创造出更适应当下受众的文化产品。应看到的是,传统与新潮是文化的一体两面,唐诗宋词也是当时的流行文化,但能流传下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只有其中的精品。文化传承所需的精品创作,既要有产业、有市场,又要有深度、有价值,需要广大青年工作者“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在技艺磨炼、守正创新中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贡献青春活力。
侧重“说”的效能,让文化传播成为文化传承的窗口。文化从来都不是孤芳自赏的,她在交流中演绎发展,在认同中落地生根。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得到中国青年的由衷热爱,也要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流行文化的一部分。“谁能想到我竟然通过二次元游戏了解中国民间文化呢!”一则外国网友的留言,说出了国产游戏出海为中国文化形象带来的变化。在游戏《原神》里,“海灯节”带火了中国民俗,角色云堇让中国戏曲为更多人所知。这背后,是年轻主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是青年演员对戏曲的现代演绎。说好中国文化故事,用生动鲜活的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时代赋予青年一代新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