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江苏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新创民族管弦乐《宝船音旅》音乐会将于9月23日在江苏大剧院音乐厅奏响郑和下西洋壮丽航程的民族乐章。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航行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如何用音乐展现长达28年的海上传奇?记者专访了江苏省民族乐团古筝演奏家、作曲人雷焕然,听她提前解密这一场民乐盛宴。
“郑和船队由南京龙江宝船厂打造,从太仓刘家港起航,从而开启了人类历史上一段航海传奇。”雷焕然告诉记者,作为2023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音乐季的一场重要演出,《宝船音旅》在创作之初,主创就深入研究历史资料,参观与之相关的博物馆。以船员的视角,去触摸历史细节和温度。
“在6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我们有着当时世界规模最大的皇家造船厂,无论是船只的建造规模,还是舰队的编制规模都是硬实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与西方搜寻黄金、到处殖民的大航海不同,郑和用宝船带去和平、收获友谊、传播文明,彰显了大国风范。”雷焕然最终选择一个“旅”字为切入口,打开那段传奇的历史。
《宝船音旅》究竟是一段怎样的旅行?雷焕然透露,整部作品分为《启航》《奇闻》《思乡》《归鞘》四个乐章共七首曲目,描绘了这支传奇舰队启航的昂扬雄志,讲述舰队环游的奇闻异事、游子远漂异国的思乡之情,以及完成海上传奇载誉还乡。其中,既有澎湃的民族管弦乐《鲸舟远航》《载誉归鞘》等,也有二胡协奏曲《绛妃》、古筝与琵琶二重奏《过雨荷花》、管子与乐队《海之魂》等多元表达。音乐会整体节奏激昂,旋律宏大而富有历史感。
“我想让观众在音乐中代入到那段奇妙而又辉煌的航海旅程中,一起品味那段传奇的荣耀!”雷焕然希望,当音乐奏响时,现场就仿佛一艘巨轮,指挥更像是船长,乐队的演奏家们成为了舵手,带着观众沉浸在音符中的海上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民族乐器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比如,琵琶、唢呐都是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传入我国的;扬琴则是明代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乐器,在千百年的文化交往中,传播到异域,成为人类文明共同的遗产。
在雷焕然看来,这场音乐会最大的亮点和看点,在于氛围感和代入感,围绕中国传统的经典历史片段,运用民族曲调、民族乐器的独特音色,融合现代音乐表达技法与演奏技法,让观众在耳目一新的民族音乐中去探寻那段传奇的历史,理解从郑和下西洋到“一带一路”的“丝路传承”。
本报记者 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