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力扛原创大旗,南京大戏排练进行时
2020-07-03 09:17: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飞向春天的鸽子》海报

《光绪之死》排练掠影

《凤凰台》排练现场

《飞向春天的鸽子》见证了小人物的平凡与伟大

《光绪之死》排练现场

繁华的新街口,有一栋年代有些久远的艺术大楼,一走进去,外界的喧嚣仿佛被“隔绝”了。南京市话剧团的《飞向春天的鸽子》、南京市越剧团的《凤凰台》、南京市京剧团的《光绪之死》最近都在大楼里紧锣密鼓地排练,将于近期陆续和观众见面。记者先期前往探班。

越剧的婉转灵秀、京剧的大气激昂、话剧的深沉动情……不同的楼层里,不同的声韵之美响起,不论外面是大雨滂沱还是骄阳似火,这里始终如一地排练、排练、排练,都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把南京原创精品剧目奉献给观众。

抗疫话剧《飞向春天的鸽子》见证小人物的平凡与伟大

南京的梅雨季闷热异常,走上艺术大楼五楼,迎面走来一个裹着厚厚的浴袍、胡子拉碴、头发蓬乱的人。定睛一看,是南京市话剧团副团长杨彦。这个形象,让记者很难把他和此前的“杨仁山”“陶行知”等角色联系起来。作为2020南京文化艺术节重点剧目,由南京市话剧团打造的大型原创抗疫话剧《飞向春天的鸽子》将于7月7日和8日在江苏大剧院上演。杨彦在剧中饰演“宅男”“啃老族”莫文斋。

一个又一个演员走进排练厅:崔钟,话剧《雨花台》中恽代英烈士的饰演者,这次“变身”民工墩子;李竹和霍蓉,话剧《雨花台》中施滉烈士和郭纲琳烈士的饰演者,这次饰演一对即将结婚的情侣文新和叶宛星,疫情来临,叶宛星毅然放弃婚假,上了抗疫一线;于东江,已经退休的国家一级演员,一听团里有需要,立即赶来了,出演一位私企老板……

演员到齐,联排开始。“我经常顺着武汉的那条江一直飞,飞到一个叫做南京的地方……”随着一声嘹亮的鸽哨响起,一只白色的信鸽在光束照耀下,出现在舞台上。这当然不是真的鸽子,因剧情需要,市话剧团制作了一只机械鸽子,由演员刘娅婷操控并配音。这只鸽子,是串联全剧的“灵魂角色”,疫情防控期间的南京和武汉,就是通过这只鸽子的视角缓缓展开。

鸽子的主人莫文斋是位生活在武汉的诗人,当老母亲感染新冠肺炎住院之后,他一夜长大,渐渐开始担负起责任;莫家的保姆“太太”原本想离开回家过年,没想到被疫情困在了武汉;回南京陪妻子春泥过年的民工墩子本想过了大年初一就回武汉,却被困在了南京;莫家的故交叶宛星医生,在婚礼前夜接到任务义无反顾放弃婚假,回到医院抗疫一线……

自从建组以来,每天早上八点多到下午五点多,除了中午匆忙吃个饭,全团演员基本上全天候泡在排练厅,不断地揣摩角色。这是一部特别真实的话剧。两座城市、几户人家,原本再平凡不过的琐碎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然而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在烦恼和挣扎中爆发了人性的光辉,一起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疫战歌。“鸽子虽然不是真的,但鸽子视角下看到的‘双城故事’,却会让观众感同身受。”杨彦说,“每个人都亲身经历了这场疫情,尽管这部话剧中没有具体的人物原型,但观众可以在剧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

《飞向春天的鸽子》独辟蹊径,让观众跟着一只沿着长江、在南京和武汉两个城市间往返的鸽子一起,见证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见证人性的平凡与伟大,也见证了这个国家在灾难面前不屈的脊梁。市话剧团团长常小川告诉记者,从正月初九首次邀请原总政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剧王宏创编剧本,该剧经过四个月的准备;此次邀请到获得文华导演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全国新剧目展演导演奖等多个舞台大奖的著名导演胡宗琪加盟。胡宗琪是中国话剧扛鼎之作《白鹿原》的导演,《飞向春天的鸽子》也是他继话剧《沦陷》《一叶知秋》《雨花台》《杨仁山》之后第五次与市话剧团合作。

得知南京市话剧团排演《飞向春天的鸽子》后,钟南山院士发来寄语:“衷心感谢南京的文艺工作者排演抗疫话剧《鸽子》!疫情无情,人间有情,祝话剧《鸽子》首演成功,祝南京市话剧团六十华诞,前程似锦,未来灿烂光明。”

诗韵越剧《凤凰台》塑造一个属于南京的李白

傍晚,雨停,日光从艺术大楼二楼排练厅的一扇扇落地窗照了进来,“李白”正带着醉意躺着,享受此刻这份美好。如果时间倒带,上一分钟的“李白”还有些害羞。“这个场景我要躺在搭戏的演员身上,有点不好意思。”优秀青年演员、两度获得“白玉兰”奖的毕派小生李晓旭将在越剧舞台呈现全新的诗仙李白。继人文诗韵越剧《乌衣巷》之后,南京市越剧团再推力作,一部描写诗仙李白的新戏《凤凰台》正在紧张排练,将于8月底与观众见面。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在南京写下了这首千古名诗《登金陵凤凰台》。如今诗韵越剧《凤凰台》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从一个全新的人文角度来倾情诠释诗仙李白的人生境遇。

《凤凰台》由著名编剧罗周执笔,这是她继越剧《丁香》《乌衣巷》之后,再次与市越剧团携手合作。“去年南京成为中国首个‘世界文学之都’,大家商量做一部作品的时候,我心里想:能不能来做一部李白的戏?”罗周说,金陵是李白精神上的一个家园,他和南京之间有一种精神契合,南京既为李白的存在感到荣耀,李白也同样依恋着南京。

导演翁国生很懂罗周,看完剧本,他直呼:“罗周倾情撰写出了她心目中一个崭新的诗仙李白,这个李白属于南京。”当然,这个李白更是属于南京市越剧团的,翁国生说,表演上将会鲜明展现出独具“南京越剧”“江南毕派”的风格和意蕴,使整部戏好听又好看。在舞台呈现样式上,依然追求中国戏曲美学的空灵、简练、诗化和典雅意蕴,凸显六朝古都、金陵古韵的风范和意境。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说,在越剧的传承路上,南京越剧一直秉持着独有的人文气质,在继承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唱响属于时代的戏曲。

李晓旭告诉记者,排练这出戏,最大的体会是“痛苦而幸福”。李白是她最喜爱的诗人,能与这样一个角色相遇,能在戏中与人物“交换灵魂”,她觉得三生有幸。痛苦的是,李白是家喻户晓的诗仙,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李白,“怎样去塑造好这个人物?怎样让大家认可我演的这个角色就是李白?我天天都在琢磨。”

“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用现在时髦的话讲,酒仙喝醉了,你要走出仙气飘飘的感觉。”导演翁国生对李晓旭表演“醉步”提建议:“要不然你晚上回家把自己喝醉了,找找感觉。”

李晓旭是一位对自己要求很严的演员,为了保护嗓子,轻易不沾酒。但这次要在越剧舞台呈现李白的“醉步”,她打算让自己试着喝醉一次,还准备去饭馆门口“蹲点”,观察人们喝醉了是什么样。

李晓旭信心满满地迎接这次挑战。她将运用戏曲演员自身所拥有的“四功五法”“唱做念舞”的本体表演,打造一个帅而轻扬、经世事坎坷与命运无常,却又性格通达不失浪漫的李白,成就越剧舞台上崭新的、典型的艺术形象。

原创京剧《光绪之死》用国粹讲述清宫奇案

走进艺术大楼三楼的排练厅里,仿佛“穿越”回清朝。南京市京剧团原创京剧《光绪之死》正在紧张排练中。记者待在排练厅观看排戏,仿佛也亲历了一场“戊戌变法”。饰演慈禧太后的“梅花奖”得主范乐新形神兼备,每个眼神都力重千钧,将晚清实际上的“一国之主”细腻表现出来。与“慈禧”对戏的“光绪”,正是当前85后京剧老生演员中的佼佼者马博通。排练现场“剑拔弩张”,各种矛盾“一触即发”。

京剧《光绪之死》是南京市京剧团与北京京剧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后的首部创排剧目,也是李卓群工作室落地南京后推出的首部作品。这部戏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与观众见面。

“这个戏的戏核是‘向死而生’,是向生命、历史和科学的致敬。”该剧编剧、导演李卓群告诉记者,多年前看到一篇名为《光绪之死》的文章,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2008年,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光绪帝死因研究鉴证’课题组发布重磅研究成果——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那到底是谁投毒的呢?这篇文章的作者叫钟里满,他是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导演,他耗时十年,通过历史档案资料,以刑侦式的研究方法复盘了光绪死因,梳理出了慈禧毒杀光绪的完整证据链。”这便是京剧《光绪之死》的创作由来。

这是一部历史剧,也是一部悬疑剧、刑侦剧。为了让观众有不一样的京剧观演感受,李卓群对舞台空间进行了特殊设计。“舞台的后三分之一是光绪的崇陵,是真实的历史空间;舞台前三分之二是晚清历史现场的再现与演绎;观众处于全知视角,是第三重空间。恰好在一个剧场空间里,形成‘三重时空、两条线索、一个悬念’。”

除了在舞台上重现慈禧与光绪之间的恩恩怨怨,李卓群更希望呈现在舞台上的角色不是“脸谱化”“扁平化”的,而是有血有肉的光绪皇帝,“提起光绪,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他的‘戊戌变法’。其实光绪敢于接受新生事物是有渊源的,他会修钟表,他会弹钢琴,他会跳华尔兹,他会说英语,他喜欢喝咖啡。”李卓群前前后后看了300多万字的史料,因此,这部戏也可以说是“用史料堆出来的两个钟头”。

“小剧场戏曲应该是舞台剧界的‘高级手工定制’”。”李卓群分享她多年在市场前沿创作小剧场戏曲的心得与经验。在她看来,小剧场戏曲的艺术特点是“小、深、精、广”,而小剧场的“小”并不是空间概念,而是小在“规制和视角”,小剧场要求从表演的每一个细节到制作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精致、再精致,这样才能符合观众对小剧场的期待。

《光绪之死》延续李卓群“无处不精”的创作理念,邀请“造美圣手”蓝玲携青年设计师张颖共同打造剧目服装造型,用顶级绣工重工手绣,每一寸都比寻常绣品多纳进一倍针脚,用精致的裁剪和考究的用料,不惜繁琐,力求还原清宫御用工艺。

“希望京剧《光绪之死》可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为能‘留下来’的精品,我们还要走出南京、走出江苏,去收获好的影响力和口碑。”南京市京剧团团长王珏说。

南报融媒体记者邢虹翟羽

标签:鸽子;李白;排练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