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艺术》 聂震宁 著 作家出版社
近期由作家出版社推出的聂震宁新作《阅读的艺术》是一部系统研究和探讨阅读学的富于创新价值的著作。聂震宁的身份非常特别,他既是一名作家、出版家,也是全民阅读的推广人、形象代言人,还是一个读家或鉴赏家——一位读书的行家,一个杰出的阅读者。他的一生都在和书打交道,既是写书的,也是出书的,当然也是卖书的。他更热衷于倡导读书,引领阅读。这种独特的身份让聂震宁具备了这样的修为和功底,能够研究透彻“阅读的艺术”这个重要的话题。
一
作家和作家协会都非常关注阅读及受众:我们的作品究竟有没有读者?有多少读者?我们的作品都是哪些人在读?我们特别希望青少年多读一些文学书,就像聂震宁在书中所倡导的那样。我们创作研究部一直在做一项课题研究:当下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还读不读文学书?都在读哪些作品?特别是纸质书、严肃文学还有多少人在读?2018年全民阅读调查显示,人均读书数量是4.67本纸质书。这个数字确实令人很不乐观。因此,多年来,聂震宁一直都在大力倡导和推广全民阅读,这一倡导有一个大的背景,那就是我国国民阅读总体状况不尽如人意。一是大家读的书少,人均读书量落后;一是读书质量不高,存在着很多问题,更多地止步于浅阅读、轻阅读、娱乐消遣化阅读、快餐式阅读,还有追捧电子数字阅读和网上阅读。
聂震宁在书里分析指出,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民阅读的好时代。他希望能为阅读多做些事情,我们经常看到他在为阅读奔走呼号。这也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家国情怀,心怀天下,忧思深广,对国民阅读的严峻形势感同身受,而且他又是最了解和掌握实情的一位专家。作者深入探讨了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常说: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创造人生。正如作者所言,对于个人而言,读书是一种求知、致知,同时也是一种致用。阅读也是一种修为,一种致乐方式。更重要的是,作者提出,阅读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阅读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一种快乐的存在。他特别推崇日本斋藤孝教授写的《阅读的力量》,并尤其认同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包括对个人发展进步的重要性。
阅读力也是一种软实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读书,那么这个国家民族将是可悲的、不幸的,也是没有出息的。在这样一个倡导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时代,阅读确实有利于提升民族的文明素质和全民的文明程度。这是一种培根铸魂、稳基固本的工作。因此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聂震宁要牺牲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阅读推广这件事,那是因为这件事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关乎中国的未来,也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
二
《阅读的艺术》不仅探讨我们为什么要阅读,更重要的是探讨我们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对于如何阅读,聂震宁提出,阅读并不仅是一门技术,需要技巧。它也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能力。对此作者阐述了很多新观点。这是这本书的特色所在。
他认为,阅读应该倡导的是一种慢阅读、深阅读、静阅读,他倡导诵读、完整阅读,而不仅仅停滞于碎片化的阅读。同时,他也针对电子阅读大行其道的现实,特别倡导纸质阅读。指出,纸质阅读和数字电子阅读、读屏应该结合起来,而不应片面倡导读屏和听书,应该更多地鼓励大家回到书本前,回到墨香前来读书。
在阅读的方法方面,他倡导传统的评点读书的做法,倡导人的一生要熟读几本书。对此我高度认同。中央党校曾做过一次在校学员的阅读调查。结果发现,大家读得最多的是《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两本书。在我看来,这大概就是人生必读书吧。
聂震宁对阅读艺术做了深刻的阐述,提出要进行创意阅读,亦即读者要参与阅读,就是介入式阅读,边读边思考,加入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创造性。他还提出,要抓紧读好书,好书不等人;读书时要善于做笔记和引擎索引等。这些观点都能带给人以启发。同时,书中还对与阅读学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思考和梳理,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发现。譬如,阅读不应该为了功名,不能纯粹出于功利性的目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功利性的阅读是为了考取功名利禄。聂震宁倡导跳出这样的积习与窠臼,认为阅读理应成为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的一种日常习惯,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习焉而不察。这的确应该成为我们推崇的一种阅读方式和状态。
《阅读的艺术》全书善于旁征博引,引用讲述古今中外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故事,包括作家创作的缘起、经历,作品出版的故事,涉及出版、创作、传播和阅读各个行业,有许多鲜活的故事和人物,这些故事大多是作者在日常工作里积累下来的,读来饶有趣味。可以说,作者是从自身的经验积累和切身感受出发,进行了一次跨界的综合的阅读理论研究,实在是一部值得向广大热爱阅读的读者推荐的有益读物。
(作者:李朝全,系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