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艺术闹钟”响了,年轻人冲在最前面
2023-11-09 11:03: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保险业务员下了班去学说相声,程序员忙里偷闲抱起了尤克里里……近日,上海年轻人抢着上“夜校”火出了圈,不仅是夜幕下的又一道城市景观,“白天上班,晚上上课”的新生活方式,也成为窥视时代情绪、社会心理的一扇窗。

上海夜校究竟有多火?据报道,上海夜校课程近日开放报名,共开设近200门课程,涵盖非遗技艺、传统手艺、生活美学等,名额约有1万名。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才过了一分钟,大多数课程的名额就被瞬间“秒杀”了,出现了“一校难求”的现象。

为什么年轻人突然对“夜校”如此趋之若鹜?

有人说因为价格低廉,有人因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还有人是为了缓解职场压力……不管何种目的,如何“度过夜晚的私人时光”是其中的关键点。

生活在现代化电脑世界里的当代年轻人,现实感不强。不少人下班回家后,又被手机支配人生,陷入了“越刷越无聊,越无聊越刷”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对于整天“结网而行”的年轻人来说,“脱虚向实”无疑是摆脱无力感和虚无感的一个方法,他们迫切需要能让自己真正“沉浸”的现实体验。

纵观开设的“夜校”课程,从钢笔画到手机摄影,从合唱到中国舞,从即兴戏剧到非遗手作,无一不是参与感极强,需要从头到尾、全身心投入的项目,想着边刷手机边把课上了,还真不能够。就像时下的骑行热一样,只要你上了车,你的眼睛必须离开手机,去观察自然、体验道路、感受周遭……“扔”下手机上夜校,打开感官开关,年轻人“补”的无疑是自己的现实感,那是一份落地的踏实。

“上海年轻人抢着上夜校”上了热搜之后,又进一步“撩”动了全国年轻人的心弦。他们纷纷寻找当地的艺术夜校,一位网友在小红书分享:“我之前都看老年大学了,结果人家不收年轻人。”评论区不少人有同样的想法,有江苏网友回应:“大家到各自的街道、社区、文化馆的公众号上去翻一翻,有不少免费资源,会有开班通知。”而南京一家工作室创办的“艺术夜校”刚发布开办信息,500个人就刷刷进群了。

文化需求的旺盛,其实早有“迹象”。前不久,55岁的昆山外卖员王计兵正式成为中国作协的一名会员,他在送外卖之余创作了《赶时间的人》等4000多首诗歌。而继刘慈欣、郝景芳之后,获得世界科幻文学最高奖项“雨果奖”的海漄,本职工作是一名90后银行职员,获奖之后深圳一位市民在朋友圈如是写到:“恭喜我的按揭经理获得雨果奖……”

互联网深度“嵌入”生活,也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每一个平凡人生,都可以在线上、线下进行多重身份、角色的体验,构建自己的“平行世界”。其中,书写成了最多人“圆梦”的工具。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92亿,网络文学作家数量累计超2278万。走在“夜校”之前的“写作营”也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诗人、小说家,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黄梵从2017年起就利用暑期周末,在校外开设创意写作课,让不同年龄、职业、阶层的人能够以自己的文字记录、表达生活和自己内心。

“我每天计算着我的时间,计算着我的收入,但我在下班途中,在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我也会去仰望一下星空。”海漄的获奖感言,也打开了年轻人的精神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年轻人的“考证热”就被广泛关注过。为了不被淘汰,他们会利用业余时间去考CPA注册会计师、心理咨询师、瑜伽师、养老照护师等。而这一次,为什么被抢的却是“无用”的艺术课呢?

其实这跟社会的“艺术闹钟”有关。进入人工智能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举个简单例子,近来南京中山植物园的月牙堤成了打卡热门地,早上六点就围观了不少人。除了树木倒映在湖水中的光影之美外,红乌桕、黄银杏组合在一起的绚烂色彩也带给人愉悦。事实上,从“只此青绿”到“多巴胺配色”的流行,颜色已经成为当下解读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密码,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开始追求审美,艺术的“入口”也自然成为生活的“出口”。

就像一位摄影班的夜校学员所说:“表面上是学会了摄影,实际上是学会了热爱”,人们越来越体会到艺术的“无用之用”:提升审美、丰富体验、治愈心灵、自我和解……至于华大集团CEO尹烨说的,自己的奶奶是幼师,从小给孩子们弹课,100多岁神智时有不清醒时却仍然还会弹琴,“人的一生最好学会一种乐器,因为人最后一个忘的技能是音乐”,则是另一种用处了。

□ 本报记者 陈 洁

标签:夜校;年轻人;网络文学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