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起,南京博物院推出新展“初看江南第一州——明代以来书画中的金陵景观”,看明清以来,文徵明、石涛、袁枚,和傅抱石等书画名家笔下的金陵图景。
“山川过雨晓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千年前,苏辙初至金陵,满目人烟鼎沸的繁华之所,为其留下“江南第一州”的美名。这座地处东南的六朝都市,千百年间留下数不尽的瑰宝遗迹,山水城林的雅致景色也在文人心中留下一抹惊鸿。此次展览,以“随园寻迹”“金陵梦华”“古人今月”3个篇章,看画家笔下南京的历史景观。
金陵名园,随园是其一。从明末的吴应箕焦园,到康熙年间成为江宁织造曹寅家族园林的一部分,后来又由袁枚购得。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雪芹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袁枚“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将修筑匠心注入其中,让园林由天然去雕饰。随园也从此成了袁枚一方精神寄托的诗性世界,其所作《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小仓山房文集》都与此相关。
入住随园之后,袁枚随心而动,与朋友们往来唱和频繁,兼有著书立说。真州(今仪征)画家、诗人尤荫和袁枚交往最多,他们时常有信札往来,记述朋友间切磋画艺及朋友间相互激赏、互赠礼物之韵事。尤荫所作
《随园馈节图》,就记录下袁枚购买一船茶点“真州萧美人糕”送给江苏巡抚奇丰额的情景。
《随园图》
后来,随园毁于太平军战火之中。袁枚的族孙袁起少时常游随园,为了追忆昔日园林雅集的胜景,便作《随园图》,画左上为袁枚之孙袁祖志的题跋。
《金陵诗翰卷》
说起南京的文人“朋友圈”,文徵明或许是特别的一位。对于文徵明而言,南京大约是伤心之地,他九次往来苏州和南京乡试皆不中第。应试期间,他交往了不少名人雅士,一同游历南京,留下了不少描绘都市面貌的诗篇。此次展出的《金陵诗翰卷》记录了文徵明描绘金陵的十四首诗,其中以《金陵客怀》最负盛名。“槐花十日金陵雨,桂子三秋玉露天”寥寥几笔,写尽了金陵城覆满槐与桂的绵绵秋色。
明清时期,金陵画坛人才辈出,众多文人墨客相会于金陵,往来交游、雅集结社,图绘金陵也成为雅事,逐渐盛行。
明代画家郭存仁创作的《金陵八景图卷》,便是当时金陵画坛的一个缩影。《金陵八景图》分别描绘了钟阜祥云、石城瑞雪、龙江夜雨、凤台秋月、乌衣夕照、白鹭晴波、秦淮渔笛、天印樵歌等八处景色,每处景色前画者还配以诗题。横卷赏看,山一程、水一程,颇有“卧游山水”的意境。金陵到底有多少美景,文人雅士心中各有标准,但郭存仁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己欣赏的金陵美景,画法皴染细密,画风温雅秀润,也为后世金陵胜景图的创作埋下伏笔。
值得一提的是,郭存仁的《金陵八景图卷》是现存金陵本地画家所作最早的金陵胜景图,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兼具历史和人文意义。
《玄武湖》
春风杨柳千万条,玄武湖畔一池春。玄武湖之于南京,好比西湖之于杭州。同样的景色,不同时代里的文人画家也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傅抱石,就曾多次为玄武湖作画:从湖畔杨柳到月夜湖景,从水雾迷蒙的一瞥到几叶扁舟的灵动。傅抱石笔下,60多年前的玄武湖和南京城在画纸上定格。
本次展览中,这幅傅抱石作于1956年的《玄武湖》,生动再现了玄武湖的春日胜景。画中,船只由远及近浮在湖面,大片杨柳像一幅帷幕,巧妙地描绘出春日玄武湖的生机勃勃。系着红领巾的孩童站在拱桥上,张望这正要穿过桥洞的小船,最近处的少女撑篙慢慢泛舟于湖上……傅抱石以富有层次的绘画手法再现了玄武湖清新的自然气息和周围蓬勃的生命活力,直到今天,当人们再次站在画作前重望当年的玄武湖,依然能感受到时光彼岸的融融春日。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喻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