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沪苏浙皖嘉宾南京热议长三角一体化时代文学发展
2020-12-17 09: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2月12日,作为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的重要活动之一,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当代文学扬子江论坛在南京举行。长三角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对区域文学发展提出了怎样的时代命题?如何搭建文学互动、文化互融的平台,以碰撞出有意义、有洞见的价值理念?金石有声,不考不鸣,论坛期间,来自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的作协、文联领导和著名批评家们畅抒己见、真诚交流,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价值的观点和构想。

一体化时代

召唤宽阔的文学视野

2018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文学作为一种从“个体”出发、有其自身创作规律的艺术,是否有必要呼应这一宏阔的时代背景?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汪政认为,文学与其说是“呼应”长三角一体化,不如说是借此打开更宽阔的文学视野,不拘于自己身处的一时一地,眺望长三角、立足江南文化,以至放眼中国、拥抱世界。在他看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优势相补,在交流合作方面拥有很好的基础:“长三角地区普遍受江南文化影响,彼此间的交流非常紧密,比如清代安徽的桐城派,它的影响力早已超出安徽、辐射江南,至当代余韵未歇。还有现代文学史上的诸多浙江籍作家,如鲁迅、茅盾、王国维、徐志摩、艾青、夏衍等,他们虽然籍贯属于浙江,但是活动范围、成长创作轨迹往往超出了浙江,延伸到江苏、上海。放眼当代文学史,江苏的苏童、浙江的余华、上海的孙甘露、安徽的潘军,这四位作家几乎构成了当代先锋文学的主力阵营,这种‘巧合’背后其实是文化的相通。”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洪承认为,由长江和大运河共同形塑的江南文化,其重要特点是创新超越,又平衡包容。就前者来说,小岗村的“大包干”精神、温州模式,江苏的“四千四万”精神、苏南模式和种种文学创新,无不是其生动体现;就后者而言,上世纪20年代发轫于南京的学衡派所标榜的文学复古,江苏《钟山》杂志所倡导的“新写实”小说对先锋文学的反拨,都体现了“水文化”的制衡、平衡的特点。

其实,长三角区域文学早已呈现出某种“一体化”的特点。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何言宏看来,由陈先发、胡弦、潘维、庞培等“新江南七子”组成的“江南诗群”体现了中国新诗最新转型的重要实绩,他们在激活古典江南的同时,又试图重构现代江南:“其作品不仅拥有相近的江南气息、江南意象、江南情境,也有着鲜明的个体特色。比如安徽诗人陈先发的那种承袭自桐城派的诗歌和历史观念,安徽诗人杨键的沉郁的历史感,和浙江诗人潘维身上的才子风流,彼此间有着显著的不同,‘七子’们各以其自身特质,诠释着不同向度的江南文化。”

不是退回古典江南

而要追赶350公里/时的“中国速度”

一如汪政所言,长三角一体化带给文学的重要启示是视野的延展。视野之于文学有多重要?

一个共识是:如果没有对世界的想象和认知,就没有对“地方”认识的刷新,鲁迅也就不可能写出《故乡》式的作品。“我们习惯了用苏军、陕军、湘军等概念来指称某个地域的文学,这说明文学有它的‘抓地性’;但悖论在于,‘抓地性’越强、地域色彩越浓厚,有时反而会限制文学往更高的层面上走。”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说。

在杨洪承看来,叶兆言、毕飞宇、徐则臣等几位从江苏走出的作家,他们的创作就很好地体现了超出狭隘地域的广阔格局:“叶兆言《南京传》借由南京这扇窗口打开了整个中国历史;毕飞宇《平原》写的是苏北王家庄,却表达了对整个中国上世纪70年代的思考;徐则臣写《北上》的出发点是他所熟悉的大运河淮安段,最终却串起了整个大运河沿岸的日常生活,和对旧邦新命的思考。这些范例对长三角文学有着很好的启示。”

这正是南京大学教授张光芒所呼吁的长三角文学所应具有的超越性、开放性和未来性。“对标找差”,面对这样的时代要求,浙江大学教授姚晓蕾认为,当下作家们却普遍表现出思想能力的退化,“在许多所谓著名作家的作品中,读者们看不到现实也看不到未来:作家们对现实的刻画无法囊括眼前的日新月异,他们提供的解决方案也不足以帮助我们面对未来。”

另一方面,视野再宏阔的作品也脱离不开对具体地域风土人情、社会结构的描述,当下,长三角文学的发展也必然要立足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对此,复旦大学教授金理提醒,书写地方文化不是贩卖“土特产”,不是迎合读者想象来编造风土奇观。浙江大学副教授翟业军的看法则更加明确:“当我们立足长三角来谈论文学时,必须注意到今天的‘时代速度’已经和古典江南完全不同:从前是‘细雨骑驴入剑门’式的驴行速度,今天则是每小时350公里的‘复兴号’速度。面对这样的速度,文学书写不能再固守着‘城市文明碾压乡土文明’这样的老旧话题,而要积极调整心态的时区,拥抱眼前的崭新现实。”

协同共享

产业合作期待“内容蓝海”

眼下,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在积极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学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构筑区域文学高地,由苏沪浙皖四地作协联合组建的“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自2018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区域一体化文学推广平台、文学创作平台和文学评论平台、文学教育平台等“四个平台”,和推进包括文学门类的组合推广、文学项目的共同打造、文学影视舞台艺术链条的互动关联等在内的“十项举措”。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汪兴国介绍,江苏省作协作为联盟2020年轮值主席单位,今年以来围绕文学交流、人才培养、深扎采风、精品创作,与其他省市联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长三角中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网络作家研修班、长三角文学发展联盟大运河文化主题创作实践活动、“网书正能量 汇聚长三角”论坛、第四届扬子江青年批评家论坛,以及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主题征文大赛等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汪政也提醒,眼下,长三角文学的协同发展必须立足现代社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现代传播体系来进行考量,以此获得一种全新的视野:“从产业层面来看,一部电视剧很可能剧本作者是上海人,投资者是安徽人,江苏人做导演,拍摄地在浙江,这种密切联动启示我们充分发挥区域内部的比较优势,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从创作上来看,如果一位作家不关心技术革命、不关心产业发展,他就不大可能写出真正为消费者所喜闻乐见的作品——因此,长三角一体化时代的来临,要求作家们更深刻地意识到个体创作与社会总体走向之间的深刻联系,意识到自己可能发挥的无限潜力:在时代变革的潮头上,一只不经意扇动翅膀的蝴蝶都有可能引领风气之先,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激荡起一片‘内容蓝海’。”(本报记者 冯圆芳)

标签:长三角;文学;江南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