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创意设计,如何落到大地上
2020-12-24 13:2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部分参赛选手合影

小到聚焦纸箱再利用、菜场改造,大到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洪水暴发,既脑洞大开,又关切社会热点,12月19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联合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在南京落幕,大赛从320所高校、346个设计机构提交的1678个设计方案中,评选出了紫金奖金奖4名、银奖6名和铜奖8名。如何评价这些天马行空的创意设计?如何透过参赛作品眺望未来的无限可能?如何引导设计更好地赋能美好生活?大赛虽已落幕,思考仍未停止。

后疫情时代

成为参赛者关注重点

本届大赛以“健康家园”为主题,鼓励参赛作品通过有思考、有温度、有品质的创意设计,从物质、精神和社会等层面构筑人人共享的“健康家园”——这一主题的设置显然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的大背景相关。评选过程中,那些体现了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设计反思和现实应对的设计作品,自然格外吸引目光。

在维持教室空间和使用人数不变的前提下,如何使座位间距满足防疫要求,帮助中小学顺利复课?扬州大学的建筑设计团队给出了“Loft教室空间设计”方案。Loft指高挑开敞的复式空间,设计者正是从“复式”入手,解决座位间距问题:在教室两壁的半空中增设一排桌椅,打造“小二层”的效果,并通过精细化设计保证听课效果和楼梯安全;二层隔板可以在非疫情时期升起,满足平疫结合的需求。大赛评委、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院总建筑师杨明笑言,“二楼座位说不定还能成为学生们争相体验的打卡地。”

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者们则试图调和居家隔离与社交疏离之间的矛盾。他们大胆畅想:如何使建筑像语言一样灵活变化,通过设计来引导健康的行为模式。比如,设置弹性的“准医疗”空间;在通风采光良好的室外,增设无接触式的交流和展览空间;对窗户进行精心设计,让居住者更愿意在充满阳光和新鲜空气的窗边停留。这番对建筑模式语言的畅想,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李兴钢看来,较好地“回应了疫情对未来人居环境带来的挑战和改变”。

来自苏州立诚建筑设计院的参赛者们同样脑洞大开:防疫封城时期,闲置的、具有单元式空间特点的高铁车厢能否成为收容和隔离轻症患者的“诺亚方舱”?在他们的方案中,根据不同人群对空间的需求,车厢可以改造为医疗舱、隔离舱、儿童舱、老人舱、医护舱、娱乐舱等多种功能分区。其中,一间隔离舱(即一节车厢)可以辟出8间病房,每间配有储物柜、呼叫设备、输液器等;医护人员休息舱配有太空睡眠舱,内置声光唤醒闹钟,自动门帘采用隔音材料,解决医护人员紧张不安的休息痛点……在设计者描摹的蓝图中,一艘能够高速转移和实现多功能单元组合的“人类生命健康的保护舱”呼之欲出。

梦想要照进现实

设计并非一味“秀脑洞”

既发掘社会问题,又以专业设计来助力解决问题——社会性与专业性相融合,是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坚持的评奖标准。以这一理念来审视参赛作品,人们在本届大赛中看到了诸多值得欣慰之处。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建国认为,参赛作品普遍体现了鲜明的现实关怀,特别是有不少作品通过人居环境营造来直面疫情。除了社会性、现实性,不少作品还体现了宝贵的未来性。“它们冲出了过往的作为‘存量’的认识和经验,站在未来的视野来看今天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前瞻性的思维火花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当下。”

对此,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韩冬青十分认同:“比如某件作品运用建筑模块语言的丰富变化来应对平疫时期的不同需求,它其实就跳开了‘路径依赖’,转而采用模块语言来建造灵活机动的环境。作为一场创意大赛而非工程招标,不拘于落地转化的比赛规则也为参赛者的脑洞大开提供了驰骋的空间——尽管或许不能应用于当下,这些火花也很可能为未来提供智力支持。”在韩冬青看来,还有一些作品很好地把设计和新技术糅合起来,比如一件关于“围墙5.0时代”的设计作品,旨在对围墙进行智能化改造,把这一城市边缘空间利用起来、服务于智慧城市建设,很有启示意义。

不过,高蹈的畅想虽然美妙,回应现实痛点、尽可能地提供可行性方案同样重要。决赛现场,评审们不断通过犀利的发问,试图让设计者更多地观照现实:为大爷大妈提供社交场地的同时,如何避免噪音污染?建设纸箱回收站时,如何防止纸箱因受潮而报废?把高铁车厢改造成方舱是否具有成本优势?

连续多年担任大赛评委的作家祁智更关注设计背后的现实考量。在他看来,一些作品虽然发现了社会问题,但在分析成因和提供方案时,还没能找到最优解。他认为,设计者们应怀抱着“给今天或者明天的人使用”的理念,更多地关注可行性:“设计面前无‘外人’,大赛邀请我作为评委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每个人都是设计作品的潜在使用者,如何评价一件作品,公众的声音同样重要;设计者们也应站在公众的视角审视作品。”

正如大赛专业评审、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所言,“设计的最终目的是盖一间好房子,不但要好用好住,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把美好生活变成现实。”

“蝶变”为全国性赛事

紫金奖要更好落到大地上

累计举办七届,如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的影响力已溢出华东,走向全国。一系列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本届参赛作品共计1678项,同比增长13.8%;作品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苏作品占比首次低于60%,说明大赛从区域走向全国;新建类和更新类作品各占50%,反映了社会对建设存量的关注、行业对城市更新与美丽宜居的关注;截至本届,建筑“新老八校”100%参与赛事;30岁以上主创占66.7%,行业骨干群体的高比例参赛体现赛事影响力;大赛为教学提供了实战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创意火花的舞台;美、英、德、瑞等11国选手参赛,大赛正逐步走向国际化……决赛现场还为《林里堂——乡邻中心改造》《江田林居蔬艺沙头》《德泽渊源耕读梦龙》等多个往届获奖作品落地项目代表授牌,落地转化、让梦想开花结果,无疑又是大赛影响力和水准的一大体现。

在韩冬青教授的直观感受中,大赛越办越好的一个标志,是在给参赛者打分排名时感到犹豫,“不像开始一两届时,作品孰优孰劣,还可以轻松地判断出来;现在,谁获得第一名、谁获得第二名,与其说是水平有高下,不如说是和评委的共鸣度有关。这恰恰是一个赛事做成功的重要标志。”即使是学生组参赛作品,在他看来同样水准不俗,甚至有时在创意上更胜一筹,“比如学生组一等奖中有一件来自东南大学的设计作品《从“邻避”到“邻附”》,学生们把目光投向了居民避之不及的垃圾中转站,他们大胆构想:在垃圾中转站营造社区活动中心,把垃圾就地处理后产生的有机肥料、热能用于维持社区活动中心的运转,这就是一个很精彩的微观改造的案例。”

大赛不仅是奖项的评选,更是搭建展示、互动、传播的平台,让一切创意创想接受专家和公众的质询,同时促进建筑文化的传播——专业性与社会性相融合,正是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最大的特色和亮点。“建筑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承载着人民对美好家园的梦想。建筑和环境设计水平的不断提升需要建筑师、社会公众和政府来共同推动,这正是我们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紫金奖建筑和环境设计大赛的初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说。

在何镜堂院士看来,通过省委宣传部、省住建厅等政府部门带头,把政府、专家、老百姓聚集在一起,让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来看,让大赛真正成了全国性的品牌。展望未来,人们有理由期待,紫金奖能够把更多创意写在大地上:这并非局限于眼前的落地转化,而是希望设计者们始终怀抱着俯身向下的现实关怀,为人民梦想中的美好生活插上现实的翅膀。

本报记者 冯圆芳

标签:设计;大赛;作品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