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古今闪回, 典籍里的中国“活”起来
2021-03-04 09: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典籍里的中国》剧照

鲜活的人物、闪亮的故事,戏剧化、影视化地呈现古代典籍,让书写在典籍里的中华文化“活”起来……今年春节以来,《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首播后迅速走红。这档文化创新类节目,娓娓道来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源起、流转,在弘扬传播中华文献典籍方面走出新路。

《尚书》《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第一期节目带领观众溯源历史,识读《尚书》。《尚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节目抽取“伏生护《书》”这一著名典故,以跨时空对话的戏剧形式进行演绎。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博士伏生视《书》如命,纵然乱兵刀剑相向、天降大雪,也不忍《书》损毁丝毫,为此,一家人付出沉重代价:伏生之子亡于乱兵之手,伏生之妻冻馁而死,伏生父女忍受二十多年颠沛流离,才换来《书》二十八篇流传于世。

世代以命相护,典籍薪火相传,当这个触动人心的故事被重新演绎,个人小家与历史文明串联起来,坚韧而执着,平凡又伟大。此外还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定九州;周武王承天命,牧野起誓伐暴纣……千百年来,《尚书》和蕴含其中的治国理想,已成为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民族性格的一部分。

用古今时光闪回来展现文化传承,把寥寥古语充实还原为有血有肉的历史故事,让文字的思想力透时空……艺术形式的巧妙转化,使《典籍里的中国》呈现出具象的效果和生动的魅力。在节目中,撒贝宁并非主持人,而是自称“千年后的一个读书人”,在与伏生的长谈中求知问道。这一戏剧化的表达,以通俗易懂又不失风雅的方式,将《尚书》的文字传布天下;更以深广跳脱的风格、细腻深邃的情感,让观众身临其境地见证时代,理解先贤,感受家国天下的情怀。

作为“老戏骨”,倪大红用到位的眼神、动作,演活了90多岁的护书人伏生——讲述护书故事时,不因成为护《书》第一人而居功自傲,反而因没有护全《书》而悲痛自责;听到《尚书》艰难流转于历朝历代,不发一言,焦急的神情溢于言表;得知《尚书》幸得传承,满脸的幸福和欣慰……流畅的讲述,拆解出历史与文脉的碎片,像它们曾经发生过的那样灵动鲜活、意蕴深远。久经积淀的共同情感,也在观众情绪的激烈震荡中迸发而出,让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奥义愈发可感可知。

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典籍凝聚着前人心血和智慧。而蕴藏于典籍中的文化基因,仍是当下人们不息的精神追求。在节目中,当伏生谈起过往,撒贝宁在一旁潸然泪下,无论是当局者还是观众,既为伏生口中的故事所动容,又为千年前的那段悲壮岁月感慨万分。如今,经典古籍越来越少为人知,貌似离人们的生活很远,还有必要研究它们吗?实际上,千百年来汉字与典籍所蕴含的精神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深厚的文化身份认同,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命脉。在接触、研究、承续典籍的同时,也是在以一代人自己的方式书写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节目中,“护书人”伏生小心翼翼地询问2000多年后的读书人撒贝宁:“你们还读《书》吗?”随后,镜头切换到2021年,一群稚气未脱的学生正在参观《尚书》图书馆,老年伏生和孩子们一同背诵其中的名篇《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这一刻,仿佛几千年的时光交汇重叠,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古代典籍与当代中国之间密切的精神联系和久远的精神共鸣。

优秀典籍,诉说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暗藏了几千年文明经久不衰的奥秘。余秋雨曾在《听听那冷雨》中写道,“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在当下,我们期待更多如《典籍里的中国》这样的优秀节目,讲述经史子集,挖掘典籍的底蕴和魅力,成为联结古与今、现代与未来的文化纽带。(本报记者 吴雨阳)

标签:典籍;中国;典籍里的中国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