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看明朝“米袋子”“菜篮子”的那些事儿
2021-08-20 10:57:00  来源:金陵晚报  
1
听新闻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吃饭问题,是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品,是民生之本、安邦之基。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懂得粮食的珍贵。他的继任者们又充实了老百姓的“米袋子”,使得金陵成为了全国粮食储备中心。他对粮食的爱惜,也深刻影响了明朝的官场,使得勤俭和清廉的风气历代相传。眼下,《居安思粮——中华农业文化展》线上展览正在明孝陵博物馆展出,为你讲述明朝那些和“米袋子”“菜篮子”相关的趣事。

明朝人的“米袋子”充实了“菜篮子”更丰富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古国。粮食的储存,与政治、战争、国家稳定紧密相连。

明孝陵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元朝末年,朱升给朱元璋提出九字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其中,“广积粮”的原因是,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战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战略储备。朱元璋采纳了这一意见。为了囤积更多的粮食,以备以后征战四方所用,他在军队中设立“营田司”,负责水利和种田。军中士兵利用空闲时间种地,减轻了百姓负担。

明代粮食产量也有了明显提高。隆庆时南京松江府西乡一带,稻谷每亩产量为二石五斗到三石。万历时,福建海澄等县稻谷亩产三石五斗到四石。除去田土等级,以及南北耕作制度不同等差异,嘉靖以后粮食的亩产量在三石左右。

“除了‘米袋子’鼓起来之外,明代人餐桌上的蔬菜也开始丰富起来。”明孝陵博物馆馆长任青表示,南瓜、甘薯、玉米、马铃薯、花生、番茄、辣椒等植物,都是在明代传入中国的。这些作物大多种植方便、成活率高、产量较大,为中国人口持续的增长提供了必要条件。原产于美洲的辣椒,之后三四百年内风靡大半个中国,更是培育出了日后闻名天下的川菜。

“运粮河”依稀可见当年“国家粮仓”胜景

自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应天就成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任青介绍,自东吴建石头城开始,经六朝,今南京地区几度成为国粮储备中心之一。唐宋修建粮仓15个,存米91万多石。到了明清,则建有大型粮库37个,如平止仓、制司仓、俸给仓等,分别建在今南京朝天宫后、安德门外、汉西门大街等地。在管理体制上沿用秦汉时的办法,设治粟内史、大司农,专管粮仓。

今南京地区也是历史上的漕运网络中心。南京临江绕河,水运优势得天独厚,自古漕运十分繁荣。明朝初年漕运方式延续了元代河海并行的模式,但由于都城在应天,所以北运漕粮主要是供给北方戍边的军队使用的,而且朱元璋就地搞军屯制度,让军队自己种地生产粮食,所以海运漕粮的规模大大缩减。

另外,朱元璋为了加强江西、浙江至京城(今南京老城)的漕运能力,根据长江、太湖流域的水运特点,征调大批民工疏浚胥溪,在溧水胭脂岗开凿了天生河并使之与秦淮河相通。从永乐年间开始,由于大运河通畅,可以绰绰有余地解决北京粮食供应问题,永乐十三年(1415)宣布停止海运漕粮,全部使用河运。自此以后,一直到晚清400多年的时间里,河运彻底替代了海运。

时至今日,南京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附近,与秦淮河相通的一段河道仍然叫做“运粮河”,在那里依稀可见当年漕运的繁忙景象。这条河开挖于明代,作为重要的漕运河道,明清时期,河中的运粮船、运木排络绎不绝。如今,河上还存有一座明代古桥“七桥瓮”。

朱元璋亲自编写反腐“教科书”

教官员爱惜粮食

朱元璋出身贫苦,从草根一路“逆袭”成一国之君。因此他格外爱惜粮食,也体恤农民的疾苦。

“朱元璋以身作则,相传‘四菜一汤’的典故,就是从他这里首创的。”明孝陵博物馆工作人员说,相传朱元璋登基不久,官场贪腐奢靡之风渐起,他决定整治。一日恰逢皇后寿诞,百官都捧着厚礼前来贺寿。于是朱元璋大摆筵席,但每张桌上摆的菜只有一盘炒白萝卜、一盘炒韭菜、一碗炒青菜、一碗葱花拌豆腐和一大碗清汤。随后他宣布,今后若宴请宾客,最多只能是四菜一汤,违者重罚。后来,“四菜一汤”从宫廷传到民间,成为历代廉洁的榜样。

为了让官员知道农民的艰辛,朱元璋甚至亲自编写反腐“教科书”。他在《醒贪简要录》中录入了文武百官俸米的数量,并指出收获这些米需要多少稻谷才能制成,又计算出生产这些稻谷需要多少亩土地和多少劳力。例如,一品官员一年的俸禄是1044石米。1044石米=2620石稻谷=873亩田+17头牛耕种+57人劳力。

朱元璋的子孙后代完美继承了“不浪费粮食”的家风,这也成了明朝的优良“国风”。余继登在《典故纪闻》中记载:一天,明成祖朱棣看见两个太监正用大把大把的白米喂鸡,地上撒了不少的米粒儿。朱棣勃然大怒,厉声训斥道:“此辈坐享膏粱,不知生民艰难,而暴殄天物不恤。”随即令人将这两个糟蹋粮食的太监重笞二十板,枷号半个月。

标签:
责编:邵佳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