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央视《探索·发现》栏目连续两期聚焦苏州非遗
2022-03-09 11:00:00  来源:姑苏晚报  
1
听新闻

李冰正在制作泥人。 央视截图

在历史文化名城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灿若星河。前不久,央视10套《探索·发现》栏目用两期节目的体量,聚焦苏州泥塑、桃花坞木版年画、玉雕、制扇技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苏州灯彩,以人文视角关注苏州非遗,呈现这座城市的文艺与雅致。3月6日、3月7日连续两晚,这两期节目正式播出,与全国观众见面。

刻画入微,如入“雕刻时空”

3月6日晚播出的央视《探索·发现》栏目“匠人·匠心”系列第96期,以“雕刻时空”为主题,讲述了3个文艺雅致的苏州故事:苏州泥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冰,如何用古法塑造《牡丹亭》故事;桃花坞木版年画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孙一波,如何用拳刀刻绘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经典作品《水浒叶子》;新苏州人侯晓锋,如何融入苏州,将“性灵”注入玉石,雕刻他心中的“中国笑脸”。

苏州泥塑集民俗、宗教、雕塑、绘画、书法等于一身,以“图案丰富、高雅细腻”著称。2008年6月,苏州泥塑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明末的时候,随着苏州昆曲的发展,形成了苏州特有的‘手捏戏文’,就是专指泥塑昆曲人物。”在虎丘泥人馆内,李冰对着央视的镜头详说苏州泥塑的历史掌故。在镜头的见证之下,他揉、搓、压、接,凭手感塑形,以竹刀雕刻细节,制作“杜丽娘”和“柳梦梅”泥人,越是细微处,越见苏工之精巧。“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小泥人不局限于用眼睛去看,你用手机一拍,局部一放大,会发现好多细节部分。”制作泥人的时候,李冰往往会拿一个放大镜,力求将泥人做得生动、细腻,“这样一来,就算用手机拍下来,放大一点,也能看。”泥塑的“杜丽娘”和“柳梦梅”最终成型,二人相依相偎,将《牡丹亭》的故事定格。

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以精细、秀雅著称于世,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内涵隽永,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央视的镜头下,孙一波用拳刀刻绘失传的《水浒叶子》,刀尖于梨木之上如水般游走,繁复精密的线条一一被刻绘。耗时两年,《水浒叶子》的40幅线版终于完成。镜头之下,线版上的解珍怒目圆睁,须发根根清晰,线条纤细而有力。孙一波说,他觉得自己身上有种责任,要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雕刻时空”的最后一节,聚焦历史悠久的苏州玉雕。苏州玉雕堪称业内的翘楚,以其“空、飘、细”的艺术特色,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2008年6月,玉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节的主人公侯晓锋,业内称他为“侯弥勒”,不仅因为他的长相与弥勒佛那张和蔼可亲、略有胖态的脸十分相似,更因为他擅长人物雕刻,其罗汉、弥勒一类的作品最受藏界好评。他从苏州的古城气韵中汲取养分,在玉石上雕刻出了极具东方特色的笑脸弥勒。

妙手巧思,迎来“锦绣新生”

江南文化滋养了苏工苏作,但在如今求快求变的审美趣味中,古老的技艺应当如何传承与发扬?3月7日晚播出的《探索·发现》“匠人·匠心”栏目第97期,以“锦绣新生”为主题,试图回答这一问题。近40分钟的时间里,节目聚焦制扇技艺、剧装戏具制作技艺、苏州灯彩三类苏州非遗的传承人们,看他们如何坚守技艺,不断学习创新,在复刻古技、传承古艺的同时,融入当下思潮,用新颖的方式吸引年轻后辈,让典雅秀丽的苏扇、剧装戏具、苏州灯彩的制作技艺得以传承不息,焕发出勃勃生机。

制扇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盛春,从20岁开始学习苏扇,过去的20余年间,她致力于苏扇制扇技艺的复原、传承与创新,创办了“盛风苏扇”品牌,将苏扇这一“怀袖雅物”推向大众。剧装戏具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永菊,在苏州剧装戏具厂从事盔头制作40多年,退休后被厂里返聘做技术指导,连故宫文物修复师也来找她学艺。她用纸张、铅丝制作的龙冠凤冠和铁盔巧夺天工,在戏剧舞台上熠熠生辉。

由央视的镜头,锦绣背后的故事终于为更多人所知晓。这些非遗传承人,从幕后走到幕前,演绎妙手巧思的非遗传承故事。

苏州灯彩世称“苏灯”,其制作可追溯至南北朝,且盛行于历年的“上元”灯会。2008年6月,苏州灯彩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这门技艺已发展成集造型、裱糊、绘画、剪纸、装饰及声、光、电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工艺美术。在这期以“锦绣新生”为主题的节目中,苏州灯彩的传承故事与一对父女有关。苏州灯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汪筱文,从事灯彩设计、制作40多年。在掌握苏灯四技(扎、糊、剪、绘)的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绢衣泥人”动态人物组合景灯彩,是第二代苏州灯彩创始人,恢复了已失传的“万眼罗灯”制作。他的女儿汪丽秋,从父亲手中接过衣钵。作为苏州灯彩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对艺术执着追求,以新技术、新手段传承非遗……

于这些苏州匠人的匠心故事中,姑苏的气质、姑苏的韵味一一沉淀,经由央视的镜头,传播得更远、更广。(本报记者一苇)

标签:
责编:邵佳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