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雕塑《渡江战役总前委》
电影《柳堡的故事》
现代京剧《沙家浜》
1927年8月1日凌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枪声划破黑夜,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此诞生,8月1日也由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八一建军节前夕,文艺周刊带领读者一起回顾那些带有“江苏印记”的军事题材文艺作品,它们以中国革命军人为主要表现对象,生动展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95年来所走过的光辉历程。经典作品中所承载的历史荣光和精神力量,时刻提醒我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曾经有过的流血和牺牲,不能忘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歌曲《九九艳阳天》
传唱几代人的抒情神曲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每当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起来。这首《九九艳阳天》是经典电影《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悠扬婉转的旋律加上通俗上口的歌词,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仍经久不衰,成为几代中国人心中的“抒情神曲”。
在新中国军事题材的影片中,鲜有涉及爱情故事,电影《柳堡的故事》却是一个例外。1957年上映的《柳堡的故事》讲述了新四军某连副班长李进与少女二妹子之间纯洁真挚的爱情故事。与其它战争题材电影不同的是,《柳堡的故事》没有在影片中再现惨烈的战斗场景,而是把视线落到当时部队中正在休整的军人的情感,既有儿女情长的唯美,又有革命战争时期特定的英雄主义色彩。影片一经公映,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九九艳阳天》婉转悠扬的曲调也随之在全国传唱开来。时隔半个多世纪,这部影片影响了无数影迷,豆瓣上,每年仍有不少影迷会重温该片,影片评分达7.8分。
“《九九艳阳天》歌曲调式上采用了典型的江苏民歌小调式的表现手法,就像是一对年轻恋人在劳作时的随意对唱,充满着浓郁的地方风情,让人倍感亲切。歌词创作运用了大量当地的民间素材,加之赋比兴、问答和重复等表现手法,使歌曲既接地气,又不失活泼与俏丽。”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陈新坤这样评价道。
扬州宝应县柳堡镇是电影《柳堡的故事》拍摄地、故事发生地。宝应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崇德至今仍清楚地记得,《九九艳阳天》在影片中出现了四次,每次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不同情境下的不同内涵,经由演唱者用不同的情感与演唱技巧表达出来,丰富了歌曲层次,体现了歌曲高度包容的情感意蕴。”在李崇德看来,《九九艳阳天》优美动人的旋律和故事情节的完美配合,使得这首歌口口流传,经久不衰。
宝应县文化馆副馆长张爱民曾在中央电视台、省市县重大活动中多次演唱《九九艳阳天》。作为宝应县柳堡镇当地人,从小浸润在《柳堡的故事》中,《九九艳阳天》称得上是他的“启蒙音乐老师”。作为一名演唱者,他感动于这首歌中流露的真挚情感,并致力用歌声将红色经典文化传递给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寓意,《九九艳阳天》唤起了我们心中对于当下生活的珍惜之情,这样的歌曲永远不会落伍。”
现代京剧《沙家浜》:
上演军民鱼水深情
作为一部家喻户晓的戏曲作品,京剧《沙家浜》塑造的阿庆嫂、郭建光等经典人物形象,连同一段段经典唱腔,凝结成了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戏曲界不断尝试用古老的戏曲艺术反映现实题材、塑造时代形象。1960年,上海市人民沪剧团排演的沪剧《芦荡火种》受到了广泛关注。这出戏反映了抗战时期地下党员阿庆嫂掩护18名新四军伤病员,坚强而机智地与日伪武装周旋,最终夺取胜利的传奇故事。1963年,时任北京京剧团编剧的汪曾祺等人接到任务,将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了京剧。
1951年出生的汪朗是汪曾祺的长子,在父亲改编创作《沙家浜》时,他正读小学。如今,已年逾古稀的他,对于父亲创作《沙家浜》的经历仍记忆犹新。为了改好剧本,以汪曾祺为主要执笔的编剧们多次赴沙家浜等地采访,并且反复讨论,在人物个性上下狠下功夫。在塑造阿庆嫂这个形象时,编剧们既写她作为茶馆老板娘的泼辣精明,又写她作为中共地下联络员的机警聪敏,既着力写她对党的忠诚,又写她对人民群众的一片真情,最终,将一个鲜活的阿庆嫂,在舞台上“立”了起来。
1964年4月,现代京剧《芦荡火种》在北京正式公演,连续演出100余场,盛况空前。“京剧剧本最初名字叫《地下联络员》,后来以《芦荡火种》的名义参加1964年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毛泽东主席观看了演出之后,大加赞赏,同时也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其中就包括将剧名改为《沙家浜》。”汪朗说。
时隔半个多世纪,京剧《沙家浜》仍是许多人百听不厌的剧目,多段唱段耳熟能详。在汪曾祺研究会会长陆建华看来,京剧《沙家浜》创造性地实现了叙事与抒情的高度融合,在改编剧本时,汪曾祺等人将功夫放在剧本的文学性上,尊重史实的同时将古诗词化用到唱词中,使唱段朗朗上口、雅俗共赏,“《沙家浜》是军旅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歌颂了战士们的勇敢与智谋,赞美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军民鱼水之情,直至今日,都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与艺术价值。”陆建华说。
电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
致敬人民的胜利
1948年,济南战役和辽沈战役相继胜利,解放战争来到了决定性的转折点。蒋介石紧急调动三个兵团17万人固守中原。粟裕带领的华东野战军向黄百韬兵团发动攻击,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199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了《大决战》系列电影三部曲,其中第二部《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中,出现了多个经典的长镜头:田埂上,解放军战士挨个接过路边乡亲们递过来的热腾腾的烙饼;村里组织的运粮队想尽办法把小米、白面运送给前线的将士们;百姓推着一辆辆小车,在炮火连天中自发地运送伤员……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艺术源于生活,电影中人民群众自发地支援人民解放军运粮的镜头并非凭空想象,而是真实发生在淮海战役中的史实。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了“土改”运动,解决了人民至关紧要的利益问题,激发人民群众无穷的革命热情。
《大决战之淮海战役》以震撼人心的场面,绘制了一幅革命历史题材的宏伟画卷。中国国家一级导演翟俊杰曾凭借影片《大决战》系列电影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电影如何呈现这段双方最后阶段斗智斗勇的较量?翟俊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大决战是两种命运的抉择,是人民的大决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的力量终将取得最后全面的胜利。”谈及淮海战役,年过八旬的翟俊杰唱起了小时候人们传唱的歌颂淮海战役的歌谣。
“电影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刻画人物讲好故事,其他花招再多而故事不行、人物不感人,等于白搭。”翟俊杰回忆,当时面对这样一个主题,翟俊杰和其他导演决定要“去脸谱化”拍摄,宋美龄的动作、陈布雷之死等每一个具体的细节,制作团队都进行了全面的考量和推敲。这部电影中最伟大的“主角”,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推车支援前线的人民,电影通过一个个运筹帷幄、众志成城的“大场面”,将这场人民的胜利,以光影的形式,留存史册。
如今硝烟散去70余年,当年电影中雷霆万钧的战场已然变为和平安乐的土地,人民解放军依旧昂然屹立,守护着脚下的土地和身后的人民。
雕塑《渡江战役总前委》
让伟人形象“活起来”
挺拔的身姿、刚毅的面容、坚定的眼神……立于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内的《渡江战役总前委》铜像,让参观者感受到了渡江战役总前委坚定沉着、机智从容的革命家风度和锐不可当的革命决心。
“1949年4月20日打响、1949年6月2日结束的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全中国的又一次伟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规模空前的强渡江河进攻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渡江胜利纪念馆馆长吴小宝说,馆里陈列的每一件实物、每一张图片、每一个雕塑背后,都有一段无法忘怀的历史。渡江战役总前委雕塑,正是生动展现了渡江战役中五位领导人指挥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堑的雄才大略与宏伟气度。
《渡江战役总前委》五人雕塑用青铜铸造,高为2.3米。其中,邓小平手插裤袋,气宇轩昂;刘伯承立于中间,表情泰然;陈毅一手叉腰,一手拿着怀表;粟裕手拿望远镜,一派大将风范;谭震林双手握拳,炯炯有神地凝视着远方。
雕塑创作,要准确地捕捉到每个人物神韵并非易事。雕塑的创作者是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在创作这组英雄人物时,吴为山查阅大量资料,在整体构思、个体造型和艺术表现手法上反复推敲,力求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让每个人物具备不同的动作和气质,做到群像历史人物既庄严统一又各具神采。“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深刻的学习和领悟。我在进行英雄人物创作时,会带着一种崇敬、一种责任来创作,品味他们的人生经历,琢磨他们的性格特点。”吴为山说。
如何给五位革命者排序,曾一度让吴为山犯难。“五人雕塑从左至右依次是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和谭震林。雕塑是根据总前委成员在淮海战役前线的一张合影创作的,雕塑最终也以照片中的人物排列站序。”创作时,吴为山将五位领导人的站姿做了重新调整,比如:邓小平在照片中动作是双手握在腹前。但吴为山觉得,这样的造型不能充分展现小平同志机智果敢和自信笃定的一面。在翻阅邓小平不同时期的若干照片后,他把邓小平的动作“定格”为双手插入口袋,而这个造型将其身上的洒脱自信展现得淋漓尽致。另外,陈毅在雕塑中一手叉腰一手拿怀表,这样的塑造是因为陈毅是一位儒将,手拿怀表体现出他的诗人气质,但又表现出胸有成竹的气度。刘伯承两手背后,体现了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谭震林双手握拳简单下垂,也是其忠诚实干的写照。
油画《攻占总统府》:
天翻地覆慨而慷
浩浩汤汤的人民军队冲上南京“总统府”最高点,摘下青天白日旗,将我军的红旗高高升起,宣告南京解放——由画家陈逸飞、魏景山1977年联合创作的油画作品《攻占总统府》,再现了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国民党政府所在地南京的画面,可谓党史和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1949年,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4月,百万雄师以摧枯拉朽之势强渡长江天堑。4月24日凌晨,集结于鼓楼的35军104师312团命3营跑步占领国民党“总统府”,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总统府”门楼。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完全崩溃。油画《攻占总统府》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再现了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时豪迈的英雄气概。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油画《攻占总统府》既将毛泽东诗词中的这一史诗级壮举的张力描绘得淋漓尽致,也通过一个个细节将画中人民解放军这一主角的形象呈现得生动而有力。”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陆庆龙介绍,作为上世纪70年代主题创作的代表之作,这幅作品一定程度上沿用了苏派油画的笔触和表现力,画家在对渡江战役这一时代背景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写实手法,绘制了这张仿佛雕塑般的经典画作。整幅画采用俯视的视角,将人民解放军在“总统府”最高点悬挂红旗的动作定格在画面中央,既可以看出画家在造型语言上的功力,同时将战争和军人特有的力量感和气势表现出来。
仔细观察这幅作品,我们会发现,处处细节皆语言。硝烟弥漫的背景下,衬托出红旗格外鲜艳。不同年龄的战士神态各异,个个露出坚毅坚定的表情。画面中心展开红旗的老战士,伸出手臂的指挥员,脱下军帽向红旗致意的司号员,双手紧握步枪昂首挺立的小战士,左侧一队战士正在一面往上冲,一面为胜利欢呼……细致的笔触和造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树立了一座伟岸的丰碑。“今天我们创作俯视视角可以借助无人机,但当时描绘俯视视角是非常难的,可见画家创作的精心。画面将观众的视线聚焦在了升旗的这位战士身上,画家借鉴了舞台剧中的经典动作,又仔细观察了风吹旗子的画面,将战士在‘总统府’最高点迎风拉着绳子升旗的动作,颇具张力地呈现了出来。”陆庆龙从专业视角给我们解读:画面视平线定得较高,背景隐约可见的钟山和南京城,将观者的视觉向上引导,表现了中国人民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必胜的决心。
“油画《攻占总统府》由内而外彰显出人民解放军的力量、气势和昂扬之美,凝聚成中国军魂,继续激扬我们奋进的力量。”资深党史工作者陈亦工说。
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振奋人心的“强国之音”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多年前,几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正是唱着这首铿锵有力的歌曲,奔赴了抗美援朝战争前线。
1950年11月25日,江苏东台籍音乐家、时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局副局长的周巍峙在《人民日报》上看到麻扶摇所写的一首出征诗——《打败美帝野心狼》,他立刻被诗中的豪迈气概和志愿军战士斗志昂扬的精神所感染,内心迸发出了强烈的创作欲望。这之后,他以诗中最后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为题,一气呵成谱完了曲。1950年11月30日的《人民日报》和12月初《时事手册》半月刊,先后发表了这首歌曲,随即便传遍大江南北。不久,周巍峙受到启发,最终将这首歌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至此之后,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无数次唱响,成为了志愿军战士们与侵略者殊死搏斗的精神力量。
东台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东台地方史研究专家程可石告诉记者,周巍峙的祖父周松权当年在东台昆剧团工作,周巍峙从小跟着祖父“泡”在剧团,看了很多优秀传统民间剧目,耳濡目染下,便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这段经历也为周巍峙后来创作《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参与创作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奠定了基础。
“这首歌无可替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我唱了一辈子,从童年唱到了现在。每一位学生来到周巍峙王昆艺术馆,我都会给他们听这首歌,让年轻后辈从歌曲中汲取力量。”程可石认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兼具了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这首歌节奏强劲,铿锵有力,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将志愿军战士们必胜的决心和对祖国的眷恋之情通过旋律紧紧凝聚在一起。战歌文化也给战士们提供了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鼓舞着他们在前线不断地冲锋陷阵,并最终迎来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遗憾的是,词作者的江苏老乡、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还没听到这首歌曲,就倒在了抗美援朝战场上。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8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赞誉杨根思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 本报记者 王慧 姚依依 实习生 张静文 刘紫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