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不息,运河千里穿行,其中,运河区域经济文化的繁荣,更是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令人瞩目的运河区域城市经济带和文学文化带。8月7日,来自江苏、山东、天津、河北等地的数十位专家出席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文学与运河”全国学术研讨会,从多个议题对运河与文学作出深入而通透的阐释与探讨。
大运河沿线丰富多彩的生活塑造了璀璨的文化和流光溢彩的文学。以古代小说为例,其以运河城市为中心,形成明清小说创作的重镇、高地和经典化。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会长冯保善表示,研究“中国文学与运河”,发掘其丰富博大的文化蕴含,梳理其精神文脉传承,总结运河与中国文学发展繁荣的关系,对于繁荣新时代的经济文化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当天的研讨会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永斌主持,萧相恺、范金民、赵建忠等作主题发言,另有二十多位专家分两场进行大会发言,贡献各自的真知灼见。从现场发言来看,专家将研究深入多个领域,包括运河戏曲、说唱文学、邸报与运河传播、猪八戒的名号衍变等;涉及作品,既有已被大众熟知的《红楼梦》《水浒传》《醒世姻缘传》等,也有尚待进一步发掘的清代小说《金钟传》《乐全诗集》等。
比如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范金民从各类文献中,搜索到明代文人眼中的运河风情,让人对古代运河的颜值、品位和生态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冯保善从明清小说创作的区域分布进行研究,进而指出南京与杭州、苏州、常州、湖州、扬州等运河城市都产生了一定数量的作家,而明清小说中《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演义》《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两拍”《儒林外史》《红楼梦》9部,也无一例外都与运河城市有关。
“中国文学与运河”全国学术研讨会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文化研究中心、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和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主办,中国科举博物馆协办。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爱蓓介绍,为了推动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作为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于2018年4月成立,设有历史研究中心、文化研究中心和区域研究中心。其中,文化研究中心即以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为骨干研究力量,主攻历史维度下的运河文化、全球背景下的运河文化和江苏地方运河文化三大研究方向。该所《明清小说研究》开有“明清小说与运河”专栏,刊发过许多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章,受到业内同行的关注。
通讯员 陶赋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