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建教授。 郜炜磊 摄
江苏省演艺集团民乐团创作的原创大型民族管弦乐《江风雅颂》近日在紫金大剧院成功上演。近年来,在国潮风的席卷之下,纯正鲜明的中国式表达备受追捧。到底如何用民乐传承千年文脉,讲好中国故事?来自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曾入选“十大民乐指挥家”的王甫建教授接受了记者专访。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大乐永歌》《千古诗情》《悠歌》《苏韵》……《江风雅颂》音乐会上,当传统乐器通过不同的组合搭配奏出悠长绵延的乐章时,江南的历史、人文、风光、性格等随着声音的艺术生动自然地流淌进观众心里。
如何用民乐描摹一个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精神特质?王甫建直言,现在民乐创作繁荣,但其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要写一个地域,大家就以地域风光为标题,一个一个地写过来。表现历史人文时也常常如此,要么从帝王写起,要么从一个文人或者一首诗写起。“这种具象化的表达方式更适合文字或绘画,用到抽象的民乐身上,则往往容易弄巧成拙,反而淹没了传统乐器本身的光彩。”
他认为,事实上,无论是“击鼓进军”,还是“鸣金收兵”,中国民族乐器有别于西洋乐器,它们音色美妙、独特而内含玄机。比如《江风雅颂》中出现的弹拨乐器古琴有散音、按音、泛音三种音色,七根弦可演化出几百个音位。其中泛音特别透明,代表“天”;散音宕而低沉,代表“大地”;中间的按音则代表在天地间行走的人,充满了天地人和的哲学思想。
因此,《江风雅颂》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让中国传统乐器本身的音色和音调,牢牢占据了音乐会的“C位”。记者在音乐会现场看到,“国宝级”打击乐器编钟、编磬的“金石之声”,被用来展现江南千年历史的回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琵琶声,成了江南文化独特韵味的表达;在飘逸脆亮的竹笛声中,江南人柔和中带着激昂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发源于江苏的现代二胡声中,以阿炳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和以刘天华为代表的文人文化融合成一首江南歌谣。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逐渐加深,加上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民乐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甚至涌现出一些“爆款”,深受年轻人喜爱。
对此,王甫建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现在一些民乐在形式上的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被迅速接受,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它也容易形成快餐,如果只看见河面上漂着的泡沫,而不关注河水本身,则普及得快消失得也快。”
很多人对什么是民族音乐的理解并不到位,甚至一想到民族音乐,想到的就是民间音乐,但王甫建说,其实两者并不能等同,“民间音乐相对而言是浅显的,它表达的更多是一种情绪,有很多的地域色彩,而民族音乐则包含了风、雅、颂三个部分,展现的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王甫建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中,中国民族音乐还应有更多作为。
“中国文化包含着非常深刻的哲学思想。如果说包饺子、贴窗花等中国民俗文化的对外交流是第一步的话,那么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输出。”在王甫建看来,传统文学、诗词绘画等抽象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最有分量的一种文化表达。但诗词可能需要翻译,京剧也要让别人了解唱词具体是什么意思,而民乐则是一种不需要说话就能表达的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是对外交流最直接、最有效的语言之一。“只需要去听、去感受,就能从中认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什么,中国人有什么样的自然观等。”
如何让中国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余音绕梁”?在王甫建看来,中国民乐高质量发展,必须靠两条腿走路,既要注重根植和培育“大江大河”厚重的底蕴,也要让宽阔的水面蹦出更多漂亮的“水花”。
□ 本报记者 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