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以扬子江之名,和文学相会
2023-03-23 12: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时隔三年,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再度启航——

以扬子江之名,和文学相会

3月18日,第三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在古都南京的料峭春风中开幕。5天内,50多位国内外著名作家、学者、出版人走进文学之都南京,参加主题论坛、新书分享、对谈交流等近20场文学活动。

办一场作家周,以扬子江的名义。“任何时代、任何地区的文学发展,都离不开充分的交流碰撞,离不开世界性的宏阔眼光,也离不开作家的艰辛创作和时代舞台的奔腾激荡。”主办方如此诠释文学与江河的隐秘联系。

精彩的文学故事“随波远行”

作家周上,精彩动人的文学故事踏上了远行之路。

从2017年的“文学与梦想”,2019年的“稳定与变化”,到今年的“沉潜与激荡”,每届作家周都有精心设计的主题论坛。今年,沉静内敛的著名诗人韩东带来了他的故事。

“沉潜是作家的职业状态,是坚持不懈年复一年。激荡,则不是说你熬出头了、获奖了、出名了,它仅指你在创作中体会到的那种飞起来般的高峰体验,为了这种诗神降临的时刻,你会愿意花费毕生去等待寻找。”

韩东在上世纪80年代就享有诗名,去年,这位61岁的“长跑健将”刚刚捧回了“鲁奖”。几十年清贫而丰盛的诗歌岁月里,埋藏着韩东的沉潜与激荡。

在“好老师与学生一起成长”分享会上,作家庞余亮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小读者们,生活本身就是力量。

“有一个小小的秘密,我在乡村小学写备课笔记,一般只写每一页的正面,空着反面。十余年间,我用掉了不下百本备课笔记簿,笔记簿背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有关你们,有关老校长,有关我的老同事们一个又一个小故事……”这些故事点滴后来结集成《小先生》,并摘下“鲁奖”,“说明最朴素的泥土也能滋养出挺拔的树”。他的新书《小虫子》带来了一连串童真故事,庞余亮说童年的他就像扎根乡村的一棵树,每天被树香、花香、鸟鸣、童音温暖包裹……

雨果《悲惨世界》中的警察沙威,如何影响了苏北少年“我”?首届中国青年文学翻译家论坛上,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形象讲述了文学翻译如何改变了他——一个曾经的苏北乡村少年,并由此让本土文明拥有了与世界文明比较嫁接、互鉴批判的能力。

“沙威即将成功逮捕‘坏人’时,选择了跳河自杀。他为什么‘不能活’?他继续活着会怎么样?有关‘人’,有关‘活着’,有关‘如何面对内心’,翻译把这些问题统统送到了我的面前。”毕飞宇真诚地说,“所以你们今天看到的我,是被翻译改变了的我。我认为更‘好’的人通常是更‘高’的,正如不久前逝世的翻译家杨苡先生——比别人多了一个维度,她的人生就变得精彩。”

汇聚中外文学界的碰撞思考

扬子江作家周的定位是一个“交流”平台,在主办方的设想中,它是一个打通作家、读者、出版界、评论界等“文学全链条”的对话空间。

本届作家周上,最宏亮的声音仍来自中国文学界。亮相第二届“凤凰文学奖”颁奖典礼,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李敬泽的一番演讲很快出圈。“ChatGPT对作家是个坏消息,我们该怎么办?”他忧虑,那些文学的陈词滥调和惯例,那些从阅读得来的东西,将在人工智能面前无处遁形。回归“作家”之“作”的本意,我们应重新思考什么是创作、什么是艺术,如何继续捍卫人类创造力的尊严、能力和荣誉。

李敬泽寄语作家,“希望我们五年、十年后再相会,还有这么多人骄傲地说:我们是在创造。”

作家朱辉提醒,勿陷入“空转现实主义”,“笔下的故事、人物、命运都应该有所着落,跟现实生活形成密切联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朱晓进鼓励青年翻译家们,“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如何与世界文学构建起新型的互动关系,融入世界文学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作家周期间,从一场场论坛、研讨会上飞逸出思想、观点的吉光片羽,拼接出有活力、有质地、有梦想的文学生活与精神风景。

“文艺报凤凰书评”专刊两周年座谈会上,人们谈起“新时代、新书评”。评论家谢有顺直言:一些学者往往只懂得对学术共同体说话,没学会对大众说话。回想梁启超所说的中国改革变化的“三大利器”——学堂、报章、演讲——“当代学者们缺失的正是对公众‘演讲’的能力。”

谢有顺说起十多年前,他帮史铁生编散文集时起了个别致的书名《灵魂的事》,一下子售出十万册——书名也是一种“书评”。他发问:今天的书评家们能否对图书作出精准的提炼、有角度的锐评,让海量的精神产品被更好地引渡或甄别?

让文学成为“连接剂”“世界性语言”

作家周开幕当天,特意从香港飞来的南京籍作家葛亮,把他最新随笔集《梨与枣》《小山河》的首发式搬到了牛首山澄江台。

对谈的两位嘉宾都有些“跨界”,一位是诗人黄梵,另一位是昆曲演员施夏明。面对读者,“小明”忆起了当年在省昆剧院与葛亮的初见:一身潮流装扮的葛亮在为某时尚杂志拍摄宣传片,跃入镜头的“小明”水袖袅袅、眼波含情。这一幕,亦古亦今,亦东亦西。

在春牛首的山风与夕岚中,在昆曲水磨腔的悠扬婉转中,文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的气息与质地被全息地传递。既让文学跨圈,在文学与非文学的交界处找到新的生长;也让文学走出殿堂,培植更丰沃的文学土壤——均是作家周在设立之初的初心。

许多文学界人士都表现出强烈的文学“公益心”。葛亮新书分享会上,黄梵对“哀而不伤”的儒家审美观念进行创新解读,获得阵阵掌声。他认为,“从极致的哀痛到哀而不伤,这其间的审美转换彰显了文学抚慰心灵的巨大力量。”索南才让新书分享会上,编辑吴越告诉读者,“一本一炮而红的书对一个作家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能让作家立足、扎根的,是他的第二本书。”评论家何平精彩点评索南的创作为何弥足珍贵: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作家的“真”,是作家与作品的“生命连接”——所有这些向公众敞开的交流,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个进入文学的“拐杖”和“把手”。

如何讲好文学故事,借文学实现不同圈层、不同文明间的“有效”交流?这是作家周留下的一项思考题。

评论家汪政认为,“文学交流必须做到精准和高质量,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交流的对象是谁,如何在全民皆媒的时代里放大声量、呈现必要的尖锐度,如何让专业人士深度地介入、诚挚地表达,决定了一场文学交流是‘看起来热热闹闹的’,还是有内在的丰盛性。”

“本届作家周规模不大,却更务实和富有成效。”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常务副主席汪兴国告诉记者。

汪兴国介绍,本届作家周拓展了省外作家、国外作家的参与面,作家周作为“平台”的交流功能愈加彰显。主办方借着众多著名作家、评论家来宁的机会,邀请他们与省内有实力的中青年作家面对面互动交流、专题授课、深入研讨,让不少作家获益匪浅。作家周上,南京三年多来在世界文学之都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被集中呈现,向世界展示古都南京如何“秀”出新风采——这也正是文学的神奇力量。

□ 本报记者 冯圆芳

标签:作家;文学;启航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