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2023青少年阅读教育论坛在苏州甪直举行
2023-04-25 16:2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4月22日,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青少年阅读教育论坛在文化古镇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快乐阅读 健康成长”,如何从青少年学生阅读的“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与会专家学者聚焦“阅读教育”,围绕人文阅读、科普阅读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甪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首任社长、著名文学家和教育家、出版家叶圣陶先生早年开展教育改革实验的地方,也是他开启自己文学之旅的“第二故乡”。叶圣陶在《谈阅读》一文中说:“阅读不仅是中学生的事,出了学校仍需要阅读。人生一辈子阅读,其实是一辈子在积蓄中,同时一辈子在长进中。”这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当天,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小说《人世间》作者梁晓声以《我的阅读人生》为题,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起,和大家分享了阅读给他带来的巨大影响,鼓励孩子们积极阅读。

梁晓声在小学期间,家中就有了藏书。那时他会到街上捡废品去卖,每次卖掉的几毛钱就用来买小人书。到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他已经通过小人书读到了四大名著,以及《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外国名著。“我非常感谢书籍,它给予了我一种不亚于中小学老师给予的教育和影响。”梁晓声说。

梁晓声建议,孩子可以读一点散文,散文不像长篇小说篇幅太长,但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包括亲情、乡情和友情。由于是非虚构类,散文里的情感就显得更真切。他希望孩子们从小养成读书的习惯,“只要和书籍成为无形的朋友,等你到45岁之后,才越来越体会到书籍对我们的帮助,竟会是那么的明显。”他说。

韬奋基金会理事长、作家聂震宁以《阅读力决定学习力》为题,从一位出版家和作家的角度,分析了学生阅读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阅读是教育的基础。聂震宁认为,阅读力分为3个层次,分别是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又包含读懂文章的基本能力、欣赏判断能力和联系实际、联想创新的能力。学习力则包括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三方面。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他们的经验,往往得益于课外阅读。“我们有阅读的兴趣、习惯,就会很好地化解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聂震宁说。

许多科普佳作,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让读者深深地享受文字之美。专家建议孩子们除了读文学作品外,可以多读一些科普作品。

如何让孩子从天生的科学家变成真正的科学家?中国科技馆原馆长、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王渝生认为,首先要读书,文学和科普的书都要读。搞科学的人,不一定通读中国的四书五经,但要读这三经——《易经》《墨经》《山海经》,因为这“三经”里,有科学技术,还有科学幻想,这也是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

阅读的本意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中小学(中职)语文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教授分享的主题是《立足阅读本意,回应关键问题——谈语文教材对阅读的引领示范作用》。

《说文解字》说:“读,诵书也。”章太炎解释说:“审其意味曰读。”阅读重在“审其意味”,也就是认真审辨作品的内在意蕴,这也正是今天需要强调的阅读的核心要义。阅读并非一般地看、观、浏览,而是强调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带有思考、探究、审辨意味地读。

王立军认为,读书虽无定法,但是有几点还需特别强调的:一是要有问题意识。在阅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引发思考,才能真正“审辨其意味”。二是要有贯通意识。要善于发现阅读对象之间的内在关联,互为参证,相互启发,从而使阅读效果最大化。三是要有体悟意识。阅读要重视涵泳和体悟,要用心感受字里行间的美感和韵味,让作品真正走入内心。

“我认为读书最重要的好处是拓宽生命、丰富思想、滋养精神。阅读为我们穿越古今、博览世界提供了沟通桥梁,‘行万里路’毕竟是有限的,‘读万卷书’可以赋予我们更丰富的生命价值。通过阅读,我们既可以跨越时空阻隔与古代圣贤对话,也可以跨越地域限制,领略世界各地的文化风情,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在时空层面得到延伸,拓展宽度,加大厚度,变得更加丰满和多彩。”王立军说。

记者 杨民仆

标签:教育;孩子;读书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