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博物馆复原的宋代古船
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水下考古三个重要项目的考古新发现。其中,深海考古获得多项重要发现,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是我国首次在南海千米级海底发现的大型古代沉船遗址。江海门户通天下,舟楫往来不绝。江苏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江苏沿海、沿江多座城市也曾陆续发掘过数艘古代沉船,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上中外交往的历史。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的淹城遗址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的地面城池遗址。从1958年开始,淹城遗址上就陆续发现了四艘独木舟。其中最长的一艘长达11米,属西周时期遗物,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完整的独木舟,有“天下第一舟”之称。其他三艘的长度至少有七八米,用整段楠木或柏木经火烤之后用斧凿制而成。专家推测,淹城独木舟来自于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淹城先民使用的交通工具,可以与《易经》中古人“刳木为舟”的记载相印证。
严格说来,淹城独木舟与海运、江运的关系并不大。1975年,武进县万绥公社农田地下又发现一艘汉代木船,船体不使用铁钉,采用木榫结合,附近还发现了汉代绳纹瓦片和环首铁刀。万绥距离长江不远,木船发现地在当时可能是长江的一个避风江湾,或者是建造船只的小型船厂。
“马头通六国,曾泊岛夷船”,这是明代诗人桑琳吟咏古城太仓的诗句。太仓濒江通海,长江和大海交汇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太仓带来了物阜民康。早在1974年,太仓的半泾河附近就发现过古代沉船残件。半泾河是一条注入长江的河流。从宋代开始,无数驶往长江的船只在这条河流上经过。1993年2月,在半泾湾水利建设中,再次出土一艘古船,全长19.5米,宽4.6米,共有13个舱。根据船上零星的宋元青瓷瓷片和明代青花瓷片分析,专家认为这是一艘元末明初在漕运上使用的平底沙船。
2014年5月,太仓市城厢镇万丰村的半泾河清淤过程中,再次发现一艘木质沉船,船长将近20米,底部发现了北宋釉陶瓶、龙泉窑瓷片等文物。专家推断,这是一艘北宋中型民船,当年曾在长江水道和长江口活动过,是一艘典型的平底沙船。
万丰村古船使用了船用捻料和捻缝技术、水密隔舱技术、设桅座的可倒桅技术等船舶建造技术与工艺,特别是该船上使用了龙骨吊设置,是目前国内唯一发现装有“龙骨吊”的中国古船,为古代舟船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万丰村沉船被发现后,专家对船体开展了保湿、清理、脱盐、脱色、防虫防霉、脱水定形等工作,按照造船史专家研究成果,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对古船进行修复。如今,这艘基本恢复原貌的古船在太仓市博物馆进行展示。
黄海之滨,潮涌江海。在长江入海口逐渐成陆的南通,几十年来发现过多处沉船遗迹。1966年3月,海安发现一艘长达18米的东汉海船;1984年2月,如东发现一艘长15米的东汉独木舟,证明了当时的南通人乘坐小舟,往来于沙洲和陆地之间。这两次考古发现还表明:东汉时期,南通人使用的独木舟虽然简陋,但已使用了钉子和桐油,造船技术和当时的国外船只相比已较为领先。1973年,如皋发现一艘唐代木船,长度超过17米,船身窄长,隔舱多,容积大,具有速度快、吃水浅的特点,便于在江面上航行。据推测,这艘木船也是一艘沙船,可能曾在古运盐河和长江之上运送货物。
大运河与长江,在江苏境内“十”字相交,地处交汇点的城市分别是扬州和镇江。1960年,扬州施桥发现一艘古代木船和独木舟。木船共有五个大舱,舱内又分为若干小舱,可能是往来于运河与长江之间的唐代官船。1994年,考古专家在镇江市区四牌楼地下的唐代河床上发现一艘保存完好的唐代木船,独木舟结构,推测是当时用于润州(镇江)市内短途运输的船只。
位于秦淮河上的南京西水关距离长江古代水道也不算遥远。1986年,西水关遗址上一次性发现了五条木船,年代各不相同,最早的是春秋时期独木船,最晚的是明清时期沉船,其他还包括六朝沉船、唐代沉船等。这其中的六朝沉船规模最大,用楠木建造,载重量可能达到60吨;明清沉船内部发现五个头盖骨,是同时死于沉船事故的乘客;而唐代沉船上发现了两件精美的长沙窑瓷器,很可能就是准备销往海外的。众所周知,长沙窑是著名的外销瓷器,生活气息浓重,艺术风格活跃,最远曾到达东非海岸,是古代海丝航线上的“明星产品”。
□ 本报记者 于 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