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90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集萃240余件珍藏“庆生”
2023-11-07 10:59: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文明的演进里,先民曾开拓出怎样的疆域?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又曾翻涌出怎样的波澜?考古发掘和历史考证,宛如时间淘金者,细致挖掘着厚重时空下的秘密,再将精华放于博物馆中,以供后人观赏和思考。

今年是南京博物院成立90周年,作为“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南博将于11月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展。新江苏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本次特展以40余万件文物收藏史为纲,精心选取90组242件珍贵文物,带领广大观众共赴文化盛宴。

守护文化瑰宝,动荡时局下建起的博物馆

部分展出文物

提起南京博物院,不少人会惊叹这座博物馆内数量众多且价值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从何而来,南京博物院又是如何建立的呢?

指针拨回到1933年,在蔡元培等学界先进的倡议下,南京博物院的前身——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正式成立。在此之前,日军借“九一八”事件强占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形势岌岌可危。为防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惨事再度上演,也为防止大量文物被毁或劫掠外流,南京成为转移珍贵文物的“大后方”。

当时,故宫博物院、北平古物陈列所、北平历史博物馆、奉天行宫、热河行宫的一大批文物来到南京;同年10月,筹备处还向福建闽侯的私人收藏家何叙甫购买了2000余件的绘园古物。随着筹备处不断开展购买、文物接收和考古发掘,《历代帝后像》、《唐明皇幸蜀图》、毛公鼎等全国顶尖文物也相继成为馆藏。

“这幅1936年入藏的《坤舆万国全图》,就是来自北平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策展人崔小英介绍,《坤舆万国全图》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万历三十年(1602年)绘制,刻本已失传,现仅存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的宫廷彩色摹绘本。在这幅世界地图上,既有五大洲、四大洋以及赤道、昼长线、昼短线、极圈、南北极等地理信息,也有船只和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动物。“在中国古代,人们普遍信奉‘天圆地方’,这幅《坤舆万国全图》正是中西方地理观念碰撞交融的标志,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崔小英说。

后来“七七事变”爆发,南京告急。“本处以筹迁较早之故,计遗留于南京者,只少数笨重石器及标本模型,举凡历年搜集之大河南北出土珍品,悉数西移。”自1937年8月至1946年10月,筹备处的国宝辗转数省开始“大迁徙”,后在四川宜宾李庄安顿。动荡时局下,考古人员也不忘在当地开展古迹考察、建筑调查、民族考察等活动,又搜集了一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学术性特点的藏品。

待到抗战胜利,几无损毁或遗失的近2万箱文物又经水陆两路东归南京。再后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南京博物院也迎来新生。

最早发掘帝陵,于探索中勾勒文明脉络

1950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于南博而言,此时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南博第一任院长曾昭燏的带领下,南唐二陵的发掘工作首先开展。

南唐二陵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发掘的帝陵,为五代南唐先主李昪及其妻宋氏的“钦陵”和中主李璟及其妻钟氏的“顺陵”,它们的科学发掘对新中国的考古事业意义重大。

在曾昭燏文集中,一篇为《南唐二陵出土的玉哀册及石哀册》记载,两座陵墓中出土了77片哀册片。哀册记录祭文,上刻填金字体,有以下词句:“维保大元年”“钦陵,礼也”“上尊谥曰光文肃武……”这和李昪的各种称号完全符合。“钦陵,礼也”一句证明,此墓就是皇陵。

南唐二陵出土的哀册,不仅能确定了墓葬年代和墓主身份,还同时破解了李昪陵的名称和李璟之名两大历史之谜。除了能确定身份的哀册片,南唐二陵还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人首鱼身俑就在展览上展出。人首鱼身俑并非帝陵专属,而是在唐宋墓葬中的随葬器物,也被称作“仪鱼”,是唐宋时期的镇墓神怪俑中的一种。

随后的两三年,考古团队来到宜兴周墓墩进行发掘工作。这一西晋时期的宜兴周世家族族墓,葬有周宾、周鲂、周处、周圮、周勰、周靖六人,其中流传民间甚广的斩虎除蛟故事主人公周处墓是六人墓中最大的。

周墓墩出土了多达30种的青瓷,本次展览展出的青瓷鸡首壶是其中之一,其造型成熟、胎釉细致,反映了宜兴青瓷生产在西晋时期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随后30年对同一墓葬的发掘中,周墓墩出土了我国有纪年可靠的最早的瓷器——青瓷神兽尊。神兽兽首高昂、双目仰天、鼻孔朝上,口中含着宝珠,下颌的长须垂至腹部,周身伴有蓖纹、戳印纹和堆贴纹,象征其鬃毛、羽翼和胡须。有专家发现,这一神兽形象很符合《山海经》中上古神兽“穷奇”的描述。

穿越时空的见面,多组珍贵文物罕见亮相

记者注意到,本次展览上也不乏明星藏品。“镇院之宝”之一——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是现存唯一完整的明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瓶身腹部以较大的篇幅绘制了松、竹、梅纹,并以湖石、山茶、芭蕉纹衬托,组成了岁寒三友的主题画面。

梅瓶的珍贵之处在于工艺。作为元代景德镇创烧成的一个瓷器品种,它用釉里红工艺烧造,在工艺流程上和青花瓷几乎完全相同。在白色瓷胎上以含铜的颜料绘画,后罩透明釉一次烧成,而因高温铜红釉对窑室气温要求比较严格,需要在1300摄氏度左右的窑火中进行,高温之下铜色变成红色,故称“釉里红”。

《鸲鹆图》

展览展出的书画作品中,不可错过的一幅必定是宋徽宗赵佶所作《鸲鹆图》。鸲鹆,即“八哥”。宋徽宗笔下的三只八哥,两只激烈相斗,一只于旁观战。细腻的笔触,将钩钜相搏、毛血飞洒的激斗情景悉数展现。该画在后世被乾隆、咸丰等人收藏。乾隆在画上着墨“活泼泼地”,可见对其喜爱之甚。

甲骨文,是先民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用来占卜和记事,又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自晚清时期甲骨文意外见天,世界各国都对神秘的甲骨文产生兴趣,大量珍贵甲骨文也曾流失海外。南京博物院珍藏的这一批甲骨收藏以加拿大传教士明义士旧藏为大宗,1951年入藏南博。甲骨的时间从武丁时期延续至帝辛时期,内容则涵盖了祭祀、天象、征伐、王事等几大类。

“丁巳卜,争贞:帚好娩。不其嘉。十月。三。”现场,专门展出的一片甲骨就记录了妇好生产情况。作为我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女政治家和军事家,妇好同时也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大量的甲骨文上都记载了有关妇好的情况。根据后世学者解读,“争”乃是占卜官的名字,“贞”是“贞人”身份,“三”则代表第三次占卜。刻在甲骨上的这句话的大意为询问妇好生产是否顺利。崔小英指出,南博珍藏的这一批甲骨大多能看到清晰的文字,研究价值格外高。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头四脚蜷卧、犄角高耸的小鹿,同样成为现场最引人瞩目的文物之一。据了解,这件青铜卧鹿出土于涟水三里墩西汉墓葬,鹿的脊背、臀部、颈部、耳朵等部位预留了凹槽,内部嵌有水滴形绿松石,相互连接成线条并勾勒出轮廓。尤为难得的是,绿松石易碎,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西汉,能工巧匠能将绿松石加工成如此规整形态,充分展现了超高的工艺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青铜卧鹿在1965年出土时还伴有一面铜镜。考古专家推断,青铜卧鹿高耸的鹿角实际上起到支架作用,铜镜依靠在卧鹿双角分叉之处,两者连为一体。时间的洗礼中,铜镜和卧鹿不再是合为一体的形态,镶嵌的绿松石也有脱落,但透过点点锈迹,今人仍能瞥见厚重历史帷幕下的一隅。那是属于古人的巧思,也是璀璨文化里的惊鸿。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记者 童棹凡 喻婷 胡秋阳

标签:南京博物院;文物;出土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