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扬子江畔,青年批评家共话文学破圈——做好圈内事,找到文学“现场”
2023-12-07 13:36: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如果主人公深陷极端境遇,不妨大谈作品对人性的开掘;如果胜在内心描写丰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供你使用;一不留神写到底层人物,‘现实主义的复归’是个不错的掩护;涉及环境污染,生态批评和绿色批评的概念可以挪用……”

近日举行的第七届扬子江青年批评家论坛上,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副主编李松睿的一番“酷评”激起认同。从“理论的焦虑及其限度”出发,再谈“文学破圈”,李松睿反思说,学术同行们对理论工具的驾轻就熟,反过来限制了文学的破圈。

文学与大众之间究竟有没有“圈”?暂且搁置争议,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顾奕俊认为,至少,流量明星微博荐书或作家走进直播间带货,并不意味着“出圈”。“表层的文学景观带来的可能是一时的新鲜热闹,以及深度上的模糊浅薄。”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讲师樊迎春说,“真正有效的破圈,一定来自文学内部的更新、发展和深化。”

古典文学时代,曾出现“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文学盛景。在跫音未远的20世纪,文学也曾是我们想象世界、理解自身的有效方式。“路遥《人生》里黄亚萍喜欢高加林,喜欢的原因是他看起来像保尔柯察金和《红与黑》里的于连。那个时代的人谈恋爱不是直接地喜欢,而是经由一个文学形象作为中介来触动情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思追忆着严肃文学的“高光时刻”。

而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刘月悦在班上做调查,读过5部以上茅奖作品的学生寥寥,而读过20部以上网文的占到了六七成。她今年读过的小说里,最有获得感的作品也不是来自传统文学阵营,而是马伯庸的《太白金星有点烦》,豆瓣上4万多名读者打出了9.0的高分。

“先别谈出圈,多想想怎么把圈子里的事情做好。”顾奕俊道。

圈内人如何做好圈内事?批评家如何为文学赢得更加广阔的受众?在《扬子江文学评论》副主编何同彬看来,让文学批评变得更加真诚、精准,是重建文学与大众连接的一条管道。李松睿谈到的“理论滥用”让他很有共鸣:当面对一部平庸的作品,似乎最安全的方式,就是用学术话语把它包装得“很高端”。当前对文学评论的旺盛需求,也催生了滥用理论的“自动化”批评。而创作与批评是鸟之双翼、车之双轴,缺失了哪一翼、哪一轴,都会制约文学的展翅高飞、行稳致远。

历史上,钟嵘、刘熙载、严羽、赵翼、王国维等大家的精彩文论,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情感结构,也培育了我们对文学的亲近、对文化的自信。立足文学破圈乃至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视域,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批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程旸用“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来描绘他心中的理想批评——批评者既要设身处地进入作家的心灵活动,体贴地触摸和猜想那些隐秘的心理,又要站得比作品更高一点,高明的批评家对作品的取舍和评价通常是出乎意外,又入情入理、富有启发性,这种评价会不同程度地修正作家的看法、影响读者的阅读。

做好“圈内事”不等于“躲进小楼成一统”。在巨变的时代,文学需要坚守,也需要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调适自我,向开阔处行进。

“我们需要有一批人理解所谓的算法和玩法,有了这样的视野才能争夺读者,作家批评家应该积极‘入场’,找到现场,或重建现场。”陈思说,“这个现场肯定已经不在作家、批评家围合而成的小圈子之中,作家批评家走进直播间,也许是重建现场的方式一种。我们争夺用户、影响用户,来完成文学需要承担的责任。”

□ 本报记者 冯圆芳

标签:文学;批评家;作品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