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丹青妙笔旧时色 千年五彩入画轩
2022-08-25 18:19: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在《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热闹街市中,有这么一处静谧之地——画寓。为了凸显画寓的房屋特征,屋主用上鲜艳的红蓝色颜料铺满了整个门框,门内兴许是哪位丹青妙手正在轻描淡抹绘田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从有人类的活动之后,便有了绘画;有了绘画,便有了颜料的创造。大量古画证明我国的能工巧匠、艺术大师在颜料的发掘和发展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资料显示,起初,原始时代的人类会用石灰石粉在墙壁上绘出生活场景;在距今六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已经在陶器上用黄、青、朱、墨等色画各种装饰花纹。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彩俑经过研究发现,使用了蛤粉、朱磦等颜料,身上的“秦盾”带有朱砂线条、赭石底色并绘有石绿色纹案。敦煌石窟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见证者,还是一座展示绘画艺术的颜料标本博物馆。从隋唐时期开始,人们多在绢本上作画,这也对颜料的使用技巧要求更高。《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千里江山图》……这些历经一千多年流传至今的瑰宝再次展现到世人眼前时,仍然经久不变、色彩鲜明,都反映出当时古代颜料制作工匠者的手艺精妙。

颜料是绘画的物质基础之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颜料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种类也随之变多,化工原料逐渐成为了绘画的主要工具。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的国画颜料制作技艺传承人的仇庆年,依然认为传统颜料的制作手艺不能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表示现在仍然有很多博物馆会请他去帮忙研究古画的颜料修复,这门技艺是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1964年,20岁的仇庆年进入苏州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生产合作社拜师学艺。期间,他一直从事着颜料相关的工作,从未有过改行。“人活在世界上,总得做点贡献,不说流芳百世,也应该做一个不受污染的传统颜料制作传承人。”58年的岁月积累,见证着仇老先生一直坚定地走在颜料工艺传承之路上,不曾有过动摇。

取材、清洗、去杂质、挑选、研磨、过筛、漂洗……多重的工序成就着传统颜料的诞生。“光研磨这道工序每天就要花上8小时,持续20天的重复操作才能制作出优质的矿物质颜料。”仇庆年稳坐在器具前,用手紧紧握住木柄研磨。因为常常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也因此患上腱鞘炎和腰间盘突出。机器无法代替手工,这门技艺的每道工序只能是手工制作才能确保珍贵的原材料不会被浪费,产出的颜料不带任何杂质。

“当医生告诉我,父亲的身体不能再继续这样做下去之后,坚定了我全身心地传承这门技艺的决心。”仇庆年的女儿仇骏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也在传统颜料的道路上奔跑了十几年。中国传统颜料是采用自然界天然的矿石、植物、动物等为主要原料而制作加工成的天然颜料。“原材料太稀缺了,现在的矿也开得差不多了,也没什么人愿意去种植那些草本植物。” 仇庆年谈及传承最大的困难,也显得有些无奈。

“每当看到那些画家用我的颜料画出的画在各大地方展出时,我就有一种成就感。”仇庆年表示,现在的传统颜料大多是服务于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和画家的需求,用量不大。他现在能做的就是把传承之路铺好,教好徒弟,守护着星星之火。

这些传统国画颜料守护着那些千年文物经久不褪,色泽如初,而千年以来传承国画颜料制作工艺的匠人们,也接力默默守护着这些自然界的色彩。仔细端详这些传统画作,那些色彩中发着珠光宝气的星光,虽然微小却也汇集了中华文化和大自然的精气神。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徐羽蝶

标签:南都繁会景物图卷;颜料;传承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