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博物馆上“新”,“南京味道”出圈
2021-05-21 09:07: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方寸之间,一览南京千年文化。来自于国宝文物的冰淇淋、茶饮,与《随园食单》结合的博物馆美食,与李白传世诗作结合的博物馆之旅……即便在特殊的一年中,博物馆遭受到诸多影响,但南京的博物馆更加关注数字化和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及传播形式。

陆续上“新”的南京文博圈,逐步成为优秀文化创新创造的“催化剂”,以“南京味”全新打造文博产业生态圈,拓展传统文化传承、文旅发展新动能。

舌尖上的国宝,“南京味”让文物流行

气温渐升的“五一”小长假,三星堆博物馆高举着“青铜味”雪糕,在全国刮起了一阵文物雪糕热潮。两款青铜面具为模版的萌态雪糕,让网友无法抗拒,纷纷打卡。随后黄鹤楼雪糕、越王勾践剑慕斯……全国各地纷纷晒出自己的夏日文创。

舌尖上的国宝文创,怎能少了南京乃至江苏的身影。南京博物院以一款梅瓶雪糕稳占C位。1957年,考古人员在南京市江宁区考古发掘的明初驸马都尉宋琥和永乐皇帝之女安成公主的合葬墓中,发现了这款明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作为现存唯一保存完整的洪武釉里红带盖梅瓶,其纹饰精致,釉质滋润,1993年被国家文物局定为“一级文物”,妥妥的一枚国宝,成为南博的镇馆之宝。此次以梅瓶为原型设计的雪糕上,临摹雕刻出岁寒三友的铮铮傲骨,让市民尝到独一无二的“南京味”。

此外,作为中国保留的最古老的科举考场建筑,夫子庙明远楼也被赋予了全新的雪糕模样。手持“明远楼”,这座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标志性建筑走入大众的日常生活。接下来,南京牛首山、扬州瘦西湖五亭桥、苏州拙政园见山楼、苏州虎丘云岩寺塔、苏州狮子林、无锡鼋头渚……江苏各类文化地标纷纷出战,呈上这个夏日的雪糕文创。

其实,若论舌尖上的国宝,“南京味”早已让文物出圈。

作为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之一,南京博物院所藏文物包罗万象,藏品数十万件,皆为历朝历代之珍品佳作。南宋画家阎次平的经典名作《四季牧牛图》,国内现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幅据刻本摹绘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都曾被南博作为舌尖文创的IP形象,带着游客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而当明朝嵌宝石莲纹金盒的“金陵贵妇包”遇上现代时尚潮流的网红茶,立刻就让南京市博物馆上了热搜。出土于黔国公沐斌(黔宁王沐英之孙)的继室夫人梅氏墓的金盒,盒面饰有莲花、如意云纹,镶嵌红宝石、蓝宝石与绿松石,尽显雍容华贵。因为造型和所系金链酷似国际奢侈品牌的小挎包,这款金盒被很多网友戏称为“明代贵妇的方形链条包”。当这样的文物款杯套与茶饮结合,这场穿越时空的碰撞立刻让热爱潮流的年轻人津津乐道。南京市博物馆馆藏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的IP形象,也曾与南京本地知名品牌牛奶相结合,打造文物与新国潮的深度融合。“六朝特调咖啡”选用有驱寒效果的肉桂做基础,提取了六朝博物馆的人面纹瓦当造型,用可可粉均匀地撒在咖啡表面,画出一个可爱的表情包,让文博元素走出博物馆。

“保护文物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它再次流行起来。”南京市博物总馆产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与现代元素结合,古为今用,将博物馆的文化与美食相结合,也变成了流行文化。”近两年来,南京的博物馆文创几度成为年轻人热议的焦点,看金陵宝藏,分享创意时尚,成为时下年轻人闲暇时期的打卡“课程”。

博物馆的食单,渐远的传统走入烟火人间

博物馆里飘出的美食香,在南京并非仅是简单的文创零食。直接将美食书场、非遗文化搬进了博物馆,让曾经只能在文献名著中见面的食单,重新回归生活,让南京博物馆的文化味儿更加浓郁芬芳。

“五一”假期,厚重的文博范儿与江苏美食的闲情逸趣相遇,在南京博物院文渊(下沉)广场的公众餐厅,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立足维扬美食经典,融合清代知名文学家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南博推出了饱含精思细想的“美食之约”。

作为一名有文化的吃货,袁枚在《随园食单》一书中详细记录了他在各处品尝过的美食。“卢八太爷家,切茄作小块,不去皮,入油灼微黄加秋油炮炒,亦佳。”这是卢八太爷酱汁茄丁温面;“王太守八宝豆腐,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汁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用瓢不用箸。孟亭太守云,此圣祖赐徐建庵尚方也。尚书取方时,御膳房费千两。太守之祖先生为尚书门生,故得之。”这是太守八宝豆腐。它们穿越来到了南博,浓缩了当年的风土人情,讲述着南京乃至江苏独特的饮食文化。灵感来源于随园二十四景中关于“澄碧泉”一景记叙的同名茶饮,则将“叶落水面青,月落水光白”的秀美浓缩至杯中,吸上一口,茉莉的香气充盈口腔,市民用舌尖感受花叶落在水面的优雅景致。除此之外,南京乃至江苏各类非遗美食,都跟随者《随园食单》一同走入南博餐厅。

在南博品尝人间烟火气,这并非第一次。美食烹饪技艺愈发受到重视与保护,并越来越多地被列入非遗保护项目,南博创办多年的“非遗讲堂”中,力推的一个主题就是“美食”。

曾经,南博老茶馆内,教授或烹饪非遗技艺传承人为市民奉上了包括“盛府家宴”“江南鱼宴”“传统家常菜”“传统婚宴菜”为主题的讲座。“淮扬美食书场”通过美食品鉴师现场说菜、讲菜,烹饪大师现场刀工技艺表演、烹饪技艺展示……以传统的书场形式,让观众除了现场品鉴感知淮扬美食的历史、体系及文化内涵,在一场沉浸式互动体验活动中,享受一场可听、可看、可品、可试的文化盛宴。美食说书人周彤将评话、弹词等曲艺种类,融入现场的说菜、品菜,对淮扬文化、乃至大运河文化进行生活化的诠释,让市民听得津津有味。

穿越千年的行走

拓展文旅发展“新动能”

关注数字化和创造新的文化体验及传播形式,让南京各大博物馆更亲民、更鲜活、更有趣。除了与美食、非遗结合,南京博物馆还以各种新形式走入大众生活。

风流倜傥的贾宝玉、旖旎缠绵的林黛玉、聪慧泼辣的王熙凤……“红楼表情包”自去年出现在手机中后,至今活跃在不少人的朋友圈中。南京市博物总馆以六朝文物、江宁织造、渡江精神、梅园文化、民俗生活等主题设计的《金陵始祖乐多多》《陶陶乐与乐陶陶》《织造官的幸福生活》《南京民俗贺新年》等系列表情包,让大众在闲聊中不亦乐乎。

在南京、江苏,博物馆逐步成为优秀文化创新创造的“催化剂”。“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省级试点,促进馆藏文物活化利用。建立健全策展人制度,南京博物院打造了多个自主原创的收费展,取得较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推动建立激励机制。”江苏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江苏诸多博物馆开始致力于打造“博物馆文创产业生态圈”,走在创新前列的博物馆一年文创衍生商品销售额超过3000万,“通过增核绩效工资总量的方式给予在文创产品开发中有贡献的人员奖励,2019年南京博物院获科研与文创绩效奖励700多万元。”

创新吸引市民走入博物馆,2019年江苏省博物馆年接待观众人数较免费开放前的2007年增长5倍,达到上亿人次,多年来居全国第一。南京市博物总馆“金陵寻梦夜瞻园”实景戏曲演出,更吸引了诸多外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而博物馆领域研学旅游、体验旅游、休闲旅游、红色旅游等文旅品牌,也让博物馆的文化体验走出馆内,走向省外乃至全国。

南京博物院设计“大运河与美好生活”行走课,让高中生探访、感知运河。虽然行程短暂,但授课相当密集,包括运河历史、河道变迁、水利工程、沿岸风物,还会到博物馆展厅感知运河文物,在这里,是一堂行走的文化课程。

南京市博物总馆牵头成立“南京都市圈公共博物馆合作联盟”,构建中小博物馆共建共享的合作平台,并加强都市圈文化的传承与沟通。去年,由南京市博物馆主办的“太白之旅”研学团南京站开团,南京市博物馆的研学团队以文化、历史为基础,历经近一年的策划,课程以李白及其诗篇为IP,寻访“南京都市圈”内与之相关的人文景点,考证众多遗迹遗存,探秘众多著名的历史典故,实地学习相关古诗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孩子们不仅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实地探访李白当年写诗的地方,体会他写诗时的所见所感和当时的心情和社会背景,也在行走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学中发觉中华诗词的优美,开启“第二课堂”。

“在博物馆IP开发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相辅相成的。”江苏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社会机构旅游贡献度调查显示,2018年南京博物院带动了16.19亿元的旅游收入,对GDP的综合贡献为26.956亿元。在南京,博物馆的打开方式越来越多元,文博界不断扩大合作,发挥本土文化优势。不断上“新”的博物馆不仅成为文旅领域创新的“试验田”,也成为拓展文旅领域发展的“新动能”。

南报融媒体记者 王婕妤

标签:文物;国宝;舌尖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