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成长,就是发现身上的“大卫”
2020-08-14 15:09: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赵本夫一家三代、郦波、琅小校长探讨“家庭情境式青少年素质养成”——成长,就是发现身上的“大卫”

8月8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南京师范大学发起的青少年教育智库共建项目正式揭牌。依托于“新华书房”,“家庭情境式青少年素质养成”首场对话会同时举行。在家庭这个“人生的第一间课堂”里,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向更健康、更宽广的成长成才之路?本期《文艺周刊》尝试将这场意犹未尽的对话会拓展为“新华圆桌”,邀请嘉宾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在教育、成长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也许,其中的吉光片羽,就是作为“一朵云”而“推动另一朵云”的神奇力量。

本期“新华圆桌”嘉宾:

赵本夫 著名作家

郦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戚韵东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

赵允芳 赵本夫女儿,作家、新华报业传媒集团高级编辑

周稷之 赵允芳儿子,北京电影学院学生,青年编剧、导演

关键词一:家庭情境

文艺周刊:在“青少年素质养成”这个课题中,为什么有必要强调“家庭情境”?

郦波:其实中国古代的教育一直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的。虽然封建朝廷也会设立官学,例如作为中央官学的太学和国子监,作为地方官学的府州县学,但官学收纳人数极其有限,古人的教育主要还是通过私塾、族塾或曰宗塾等家庭教育的形式来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家庭对中国人的“养成”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重视家风家训传承,也往往从“家”开始理解国家、世界等宏大的概念。古人讲“齐家治国平天下”,今天我们讲“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家”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

那么,家庭的影响有多大?做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的嘉宾后,我发现,所谓“牛娃”背后往往是良好家庭氛围的浸染。常有家长问我:怎么让孩子多阅读?我反问:你自己阅读吗?如果家长自己只顾着玩手机、看电视,又怎能要求孩子喜欢阅读呢?

戚韵东:我特别赞同郦波教授的看法。我女儿研究生毕业了,她从小到大,我们家各个房间、各个地点都随意地摊放着书,就像是欧阳修说的“马上、枕上、厕上”。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不会觉得读书是一件需要特意被训导的事儿,它就是家庭生活日常情境的一部分。

赵本夫:不光读书需要情境。小虎(周稷之小名) 10岁的时候,我带他回丰县参加我母亲的葬礼。我母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好人,很受乡民们的尊敬。结果送葬那天上千名乡民自发赶来,我们抬着棺柩送葬,一段很短的路程硬是走了一两个钟头,因为途中不断被人拦下,摆供、行礼,进行路奠。这时我就看到小虎在一旁迎着风默默地流泪,他根本没想到,一个普通人也可以这么受人敬重。所以我反复告诉孩子们,善良是立身之本,志气是立世之本。“立世”就是你到世上怎么去行事。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要有志气,不能碌碌无为;你可以做大事,也可以扫马路,但你要做有意义的事,对世界、对他人有所裨益。

赵允芳:父亲对我们姐弟三个的成长影响很大,但在我们这个家中,父亲更像是搭建框架的理论派,我母亲则是实践派。比如2008年,我父亲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无土时代》,批判了现代人对土地的疏离和自身的异化,这部小说后来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而就在同一年,我母亲在郊区开出了一小块田地,并在我家的屋顶平台上筑造了一座“空中菜园”,一到周末,全家人就会从四面八方聚过来帮着照料。有一年,我们家光黄瓜就收获了八九百根。英文的“文化”一词,源自拉丁语,它最初的含义其实就包含着种植、驯养和照料的意思,所以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我母亲其实是我们家最有文化的。

母亲对于土地和种植的这种执着,就像是给全家人搭建了一种感受四季更迭和天道运行规律的“拟态环境”,它会潜移默化地在我们内心建立一种无形的秩序感和稳定感,让我们慢慢明白一个道理:无论是对蔬果的成熟还是对待孩子的成长,都不要着急,而是要学会等待,顺其自然,果子总会有瓜熟蒂落的那一天。我们会由此变得从容,思考社会人生也会相对比较接地气。

关键词二:兴趣

文艺周刊: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你们怎么看待兴趣对人的重要性?当孩子的兴趣无法以考试成绩的形式体现出来时,又该如何选择?

赵允芳:我选择相信孩子,相信他的探索是有益的,赞赏他对世界“东张西望”的好奇心,因为每一种好奇心,都对应着一种可能性。小虎从小就表现出对编剧、导演行业的强烈兴趣,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兴冲冲地告诉我:“妈妈,同学们把我叫作‘周导’!”我逗他,“哪个dao啊?是‘导演’的‘导’,还是‘捣蛋’的‘捣’?”因为他就是那样一个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孩子。后来他上初中时写了一个剧本习作,讲的是如何让动物对人类保持警惕,在他那个年纪就表现出了对人类文明的反思。他还为参加他们中学的戏剧节创排了一部《木马屠城前传》,里面有一句对特洛伊王子说的话特别逗,说“你怎么像中国的曹操一样,喜欢抢人家老婆呀?”你看,这就是孩子的想象力。

文艺周刊:但是对兴趣的执迷会不会影响到常规的考试学习?

赵允芳:其实小虎的整个高中阶段过得挺狼狈的。他在一所外国语学校读书,本来可以走保送这条路,但由于决定了将来要做导演,他就必须参加艺考。当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和周围所有人都不一样时,他要遭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一天我正上班时收到小虎的短信,问“妈妈,人为什么要活着?”当时我整个人都懵了。但我一直认为,家庭要成为孩子和考试评价体系之间的那个缓冲地带,要做他的后盾和堡垒,也要尽力呵护和保全他的个性、爱好,鼓励他探索下去,哪怕最终会失败。后来即使小虎上了高三,我仍然把每周五放学后的时间交给他自己,他会和同学一起吃顿饭、看场电影。事实上,正是这段时间使他对电影有了更多更系统的了解,也形成了自己的电影观。后来他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电,和这段时期密不可分。

周稷之:我觉得父母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孩子度过那段他没想清楚的时期。像我中学时就梦想着当导演,对文化课特别“不感冒”,是家人让我明白,学好功课是为了帮助我实现理想,它和理想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所以我挺想告诉现在的学生,要尽早地找到你的兴趣点,确立你的理想,这样你就有了奋斗的动力和方向。

赵本夫:成才要对路。我跟小虎有点像,作为“老三届”,高考恢复后我却放弃了参加高考,因为我当时已经很明确自己要当作家。事实证明,有了天分、兴趣,成才之路事半功倍。

戚韵东:以前我们学校有个孩子,上课时喜欢画小人,老师感冒了咳嗽不停,他就画老师咳嗽的样子,画得惟妙惟肖,下了课送给老师,说“老师你要多保重”。对这种看起来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行为,老师们并没有多批评他,而是善意地保护、鼓励。后来这个孩子上中学时就办了个人画展,现在在国外一所著名大学学习设计,把兴趣变成了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

赵允芳:但在和很多为人父母者交流时我发现,很多家长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或者即使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却嗤之以鼻或者横加阻拦,导致孩子的光彩渐渐被埋没。所以究竟是孩子太不靠谱,还是我们家长太不称职?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三:空间

文艺周刊:几天前的对话会上,几位嘉宾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教育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个空间的“度”?

戚韵东:给予空间就是帮孩子发现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学校一直对学生进行“小主人教育”,教导他们从小做集体的小主人、学习的小主人和生活的小主人。做小主人,是强调孩子对自己生活学习的自主安排、对自身成长的责任感。比如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担任某种职务,绿化小卫士、食堂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等,我们也会让孩子们每月分享“学习小妙招”,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实践,这样他会锻炼出更多方面的能力,有更多探索、发挥的空间。

赵本夫:不论是对子女还是对隔辈人,我基本上是“放养”的,“放养”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追问能力,防止孩子成为“有知识无见识”、人云亦云之人。有一次我在文学研讨会上说,有的学者短短几千字的文章引用了几十条别人的观点,读完后我终于知道别人的观点是什么了,可我还是不知道你的观点是什么。这种思想的贫乏是很可悲的。对我自己的孩子,我要求他们保持精神上的锐气,凡事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他们做循规蹈矩的“小绵羊”“乖乖女”。

周稷之:外公确实如此。去年我拍了一部短片,讲极限境遇下人类从不得不食用同类,到渐渐上瘾、变得嗜血残忍,以此来呼唤人对自己的约束和反思。我当时只有500元预算,只能在家里取景拍摄,这肯定会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我妈一开始怎么都不同意,我于是去找最疼爱我的外公商量,外公说,这个点子太有意思了,拍!后来这个片子拿了我们系的“金字奖”,外公却还嫌拍得不够夸张。

但有时想,妈妈给我“泼冷水”,也是给“放飞自我”设定了边界。她总是给我写的剧本提很多建议,然后我们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吵完后我不得不承认,她的很多建议是对的——在我陷于自我陶醉的时候,她适时拉了我一把。

赵允芳:当我对小虎说“不”的时候,也是在帮他检验他是不是真的想做这件事情。如果仅仅因为我的否定就放弃了自己的计划,就说明他也没有那么坚定。反之,如果他非常确信这就是他的理想,那么我会放下自己的成见,像安徒生童话《老头子做的事总是对的》中那个老奶奶一样,不去呵斥或嘲笑,而是只管张开双臂,送上来自亲人的温暖的吻。

郦波:所以米开朗基罗谈论雕刻艺术的一句名言也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原则,他说大卫不是我雕刻出来的,他就在那大理石里,我只是把多余的部分除掉,大卫就诞生出来。大卫如此,孩子亦如此。

赵允芳:郦波教授说得很对,不过,这种“养成”是相互的,在我和孩子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承认自己的思维固化,发现新的兴趣点,然后去开拓自己。我的《可惜风流总闲却——宋十家读札》一书就是在陪伴孩子学习古代文学时萌生的写作念头,目的是想让孩子知道苏轼、辛弃疾等古代大家们身上真正的光彩在哪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家庭教育的过程也会帮我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大卫”,使我们得以成长为更好的父母、更好的人。

本报记者 冯圆芳/文 乐 涛/摄

标签:孩子;成长;青少年素质
责编:束品慧 易保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