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笔墨抒怀,礼赞“最可爱的人”
2021-04-29 09: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最近,新吴门画派领军人物、著名画家周矩敏先生转换视角,从自己擅长的民国人物题材中抽离出来,转而投向重大历史题材创作——耗费两个月创作的史诗作品《东方欲晓》已经定稿完成,并且,这幅红色题材作品不是“命题作文”,而是自选动作。昨天,记者听他讲述了这幅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黎明前的黑暗正在褪去,东方已渐露晓色。周矩敏创作的这幅《东方欲晓》,由三联画组合而成,三幅画分别以领袖、战士、百姓为创作主体,展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苦、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周矩敏说,上联《民工支前》是以淮海战役为历史背景,将笔墨聚焦到那些奋不顾身保障子弟兵后勤供应的人民群众。下联《凯旋》以炊事员、司号员、后勤兵、卫生员等普通战士为创作主体。而中联《五大书记》则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选出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中共中央领导人形象。“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以绘画的形式记录、再现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光辉历史,是以历史为鉴、不忘初心的时代要求,也是美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周矩敏坦言,自己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六七年,而这一次重大主题创作,完全是源自于内心的冲动,他希望用自己微弱的个人行为“抛砖引玉”,把一种精神传递给年轻的画家们,鼓励他们以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态度来面对创作。

用中国写意水墨的形式来表达重大历史题材,这对周矩敏而言,无疑是一次大胆探索。从案头准备、史料的搜集研究,到实验探索,再到同比例草稿的绘制,正稿创作,过程耗时两个月,颇费心血。为了避免题材撞车,周矩敏决定不落笔具体历史事件,而是采取三画面并置的方式,以前线战士、五大书记、普通百姓为创作群像,展现历史事件的多个侧面。“革命胜利究竟靠什么?这其中离不开领袖的宏伟韬略,也离不开老百姓的无私支持和前线战士的冲锋陷阵,而这幅作品正是诠释了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要素,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东方欲晓》宽2.4米,高2米,画中林林总总的人物多达30多位。这无疑丰富了主题内容的表现,增强了画面形式的可看性,但也对艺术家驾驭宏大场面的能力和塑造人物群像的功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单单就五位领导人该如何站位?就让周矩敏“为难”了一阵子,“最终,我决定让毛泽东站在队伍最前面,东方第一位,表达出领袖带领大家东进,也寓意着太阳即将从东方冉冉升起,迎来新中国的诞生。”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周矩敏试图用自己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历史人物,他并不追求具体实在的“形貌”,而是重点突出人物的“神韵”,通过线条造型的勾勒与色、墨的涂染有机兼融,达到既写实且写意的绘画效果,也让画中人物形象变得亲切可感。“有的艺术家为了追求真实,会对着领袖的照片进行临摹,但艺术作品只是简单的复制,成为了图片的翻版。在我看来,艺术家应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艺术地再现特定历史事件和人物,这样才能让作品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其实,这并非周矩敏第一次尝试重大历史题材。早在2011年,周矩敏在江苏省重大主题美术创作精品工程活动中,他就以当年南京国民政府迎接孙中山灵柩回宁落葬的历史事件为题,创作了《奉安大典》,并把绘画过程汇集成《绘记1929——孙中山奉安大典》一书。周矩敏感悟是,重大历史题材有一定历史真实的制约性,创作思维被限定空间范围,增加了创作难度和创作成本,但面对历史题材,如何让自己的作品不落窠臼,这是艺术家需要破解的重要命题,“历史题材的美术作品要呈现出历史的沧桑感和真实感,准确把握好其中的度,难度其实不小。”在他看来,艺术家必须运用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才能够打破禁锢,把历史瞬间变成艺术永恒,展现作品的真正魅力。

“生活在这个时代,画家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自己个体视角诗意地还原历史真实,才能更好地理解当下、面向未来。”在周矩敏看来,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就是要求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必须跟随时代,不断以新的感动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去。他透露,自己另外两幅新作品《陆上丝路》《海上丝路》也已创作完成,不久将与公众见面。

□ 本报记者 王 慧

标签:创作;重大历史题材;作品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