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顾星欣 陈洁
这两年河南卫视《唐宫夜宴》、中国节日“奇妙游”系列等一批文化节目成为网络热点,吸引了众多Z世代(一般指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间的人)的关注。本期新华日报“紫金文艺评论”专栏特别策划,邀请打造“爆款”节目的河南卫视节目制作人与评论家、学者一起进行线上研讨,解码其“爆款”密钥,以期更多传播文化好声音的优秀文艺精品破圈而出。
好故事才能够让技术有灵魂
陈 雷 (2021、2022年河南卫视春晚总导演)
《唐宫夜宴》火出圈这件事,倒是让我们电视文艺工作者深刻地反思了很多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怎么能够把传统的内容做得更被大家喜欢?从去年的河南卫视春晚开始,到今年的中国节气系列,一路摸索,我最大的体会是,古老的文化一定要和时代紧密结合。好的作品,一定要具备时代的价值、时代的审美、时代的表达、时代的共情,最终留下时代的意义。
我出生于1984年,记得当初竞聘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总导演时,我就说得很直白。我说,我身边现在真的没有人看电视,就连我们的父母,今天坐在客厅都是各玩各的手机,把电视当成一个背景。当手机成为人的安全感的来源,成为人们获取大量的信息、娱乐的渠道时,作为创作者的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向小屏转变,向互联网转变,把观众的需求作为我们创作的原点。
《唐宫夜宴》是我们精心制作的节目。当时,在国内疫情的大背景下,我们特别希望做一台能让大家通过荧屏获得欢乐,感觉到温暖和鼓舞的晚会。《唐宫夜宴》虽然是个舞蹈节目,但首先它有不一样的美感,一种带有唐韵的特殊审美表达;第二,它给大家带来一种熟悉的陌生感。说熟悉是因为从这些女孩儿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今很多年轻人的性格,有点活泼,有点皮,又有很多人性的美在里面。但是将它搬上晚会,我们要给大家一点惊喜。近年来,流行风格和中国风进行融合深受年轻人的喜欢,我们就想着能不能换一种表达方式去传达这个舞蹈,借助国潮的概念,让她们从博物馆里复活。于是,就有了全国观众看到的《唐宫夜宴》。我们在原本舞蹈节目的基础上,放大了河南本土文化的优势,将博物馆里的国宝、名画、山水建筑等通过类似于网络游戏的构图还原到舞台之上,带来不一样的视听感受。
在我看来,2021年,我们做了一个最重要的转变,就是思维的转变,观念的转变。在创作的时候,不再以经验主义,或者是以我们本身的一种文艺喜好来左右,而是以观众为中心,把观众的需求作为我们的创作原点。除了用户思维的转变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市场化意识的转变。我们的作品也好,或者是我们的晚会也好,拿什么吸引观众去看?
所以创新表达这扇大门的钥匙,最终还是回归到了文化。AR技术也好,实景交互的方式也罢,我认为科技和文化最理想的关系就是用想象力讲好故事。技术是帮助我们把想象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但是其核心的根本还是形式服务内容。技术在不断更迭,我们表达的方式也在不断地丰富、丰满,甚至可以融入到一个虚拟和现实结合的世界里,但技术的更迭其实还是为了讲好故事,只有好的故事才能够让技术有灵魂,这是我想表达的。
这些创新节目不仅让很多人重新认识了河南,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掀起了一股新的国潮风,我们看到很多地方、很多平台都加入进来,做各种各样的尝试,甚至世界都再一次看到了中国,这是让我们最欣慰的。
新的期待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我们一方面要借助更多的专业力量和专业的技术人才、团队,把我们的视角变得多样;通过跨界融合来打破我们的认知壁垒,让节目的创新变得更加丰富,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把自身打造成一个平台,非常积极地去拥抱更多有情怀、有热爱、有能力的人参与到我们的创作之中,比如今年春晚我们发起的“河南春晚我来造”的全国征集活动。
很多人都说,看完了我们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以后增强了文化自信。如今,全国上下更多的媒体、更多的平台、更多的频道、更多的窗口,都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地去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我相信很快会涌现出更多优秀的青年创作者,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我们“藏”,观众“挖”
路红莉 (河南卫视《元宵奇妙游》《七夕奇妙游》《中秋奇妙游》总导演)
去年春晚《唐宫夜宴》火了之后,为了回馈网友,我们在元宵节又迅速做了一台改变传统节日晚会样态的节目《元宵奇妙夜》,这就是我们后来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最早的一个雏形,后面我们又陆续做了七夕、中秋包括今年的元宵和正在筹备的《端午奇妙游》。
现在做晚会和以前不一样,过去在电视上播个90分钟也就结束了,现在则是大小屏结合。我们的点击率、阅读量的发酵,实际上更多的是在拆条分发的时候出现的增长点。也就是说,观众既有对晚会的整体欣赏,也有单个节目的再次传播。同时在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截屏,可以暂停,可以拉回来倒过去反复观看。在对传统文化深耕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是,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短视频的收视习惯,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思维。
我们现在做节目,首先要做到的第一层面,就是视觉上必须是美的。比如说我们节目里的“龙门金刚”也好,“洛神水赋”也罢,就是在观众还不了解它背后的文化内涵的时候,首先给他们一个视觉上的震撼。
满足了这一层面的需求之后,第二个层面开始了。因为短视频是可以反复播放的,每一次观看,观众可能领略到的点是不同的,所以我们要在节目里“埋”很多文化的“梗”。
比如《中秋奇妙游》中有一首周深演唱的新歌《若思念便思念》,我们在其中融入了“客从河洛来”的客家文化元素。观众在完成了对于周深这首歌曲最初的审美需求之后,就会问:什么叫“客从河洛来”?那么我们在画面中还有隐藏的信息,包括大谷关、八姓入闽、几次南迁的路线图等等。现在网友有个特点,就是他其实不仅仅满足于浅层次地去看,他更爱自己去“扒”。这也是我们从《唐宫夜宴》的成功中总结出的经验。去年《唐宫夜宴》播出之后,除了舞蹈审美之外,它所展示出的河南博物院,包括后面的名画等等,都在网上二次发酵,B站、微博上有很多解析这个节目中承载的文化信息的文字和视频。
现在我们做的节目中,看似简单的画面,其实有着层层叠叠的文化信息,而在我们“藏”和观众“挖”之间,好似形成了一种接力。过去我做完一台晚会,等来的是一组数字,是收视率,没有太多的震动,但是网络传播不一样,直播间的那些数字,是一个个特别鲜活的人。他们一边看节目,一边发弹幕,表达他们的感受,这种冲击对我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网友们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知识面非常广,其中有很多各行业的专家,能提供非常专业的文史知识、服化道史实,其中甚至有一些up主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团队年龄层还是蛮丰富的,有70后、80后,也有刚刚入职的一些年轻人。从业年龄比较长的人,可能在业务上的把控会强一些,而年轻人带来的则是思维上的一些变化。他们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兴趣点也不一样。各个年龄层的人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所以我们节目的呈现相对是成熟的,但切入点又是比较年轻的,能捕捉到年轻人的关注点。我的主创团队人数并不多,核心成员大概有五六个人吧,加上摄影团队不到20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是互联网上的这些互动,极大地激发了团队的创作热情。
很多人问我,河南卫视的这些节目为什么火?我的回答是:恰逢其时。纵观当下,茶道、汉服等已经慢慢地浸润到我们的生活中间,而我们也开始对过去的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产生很大的兴趣点,这是有整个社会的审美基础存在的。而我们在做节目的时候把控的也就是这两个字——国潮。
什么是国潮?我认为,“国”是内容,就是你要反映的是传统文化;“潮”有两方面,一是你的切入点必须是符合现在的审美和现在的价值观的,第二个就是你的手段一定是现代的。也就是说,你的审美和你呈现的视觉方式一定是时尚的。
但这里面其实需要我们注意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弘扬传统文化,弘扬的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抓”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优秀的中国精神的内核,使之跟现代人能够共情、共鸣。这样,你就不会单纯地就服装展示服装,就文物展示文物,仅仅满足、局限在一个浅层次的展示上。此外,还必须确保节目中文化解读的准确性,我们做节目之前除了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外,有些拿不准的还要反反复复请教我们的文化专家和一些文物专家。
打破路径依赖,激活新的文化想象
汪 政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河南卫视这批传统文化节目的热播,与当前时代发展背景有着深刻关系。首先是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另外是随着新媒体蓬勃发展,综艺节目也在纷纷寻找突破口,近年来出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些作品我称之为“新媒体文艺”,做好此类作品的创作,从河南卫视的成功经验来看,要做好这八个方面的开发:
首先,知识开发。传播传统的节日文化的作品并不鲜见,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推敲的话,会发现其中不少是在炒冷饭,对于端午、七夕这类节日的理解,在“硬知识”上,有不少突破了传统文化已有的知识谱系,为节目带来了新的生长点。
其次,故事开发。做好一档节目,从叙事学的意义上就是要讲好一个故事。河南卫视传统文化开发的这几个节目,基本上都是在给我们讲故事,而且讲的是新奇的故事,从而带给了观众不一样的体验。
第三,形象开发。河南卫视给了观众新的形象期待,我们可以从古代人物、虚拟人物,从故事人物,甚至从知识、文物之中去寻找新的形象,这就完全突破了我们原来综艺节目的形象设计框架。
第四,情感开发。河南卫视的这些节目,不仅仅是以喜怒哀乐引起我们情感共鸣,我看了《唐宫夜宴》《七夕奇妙游》,发现它里面的情感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网络时代的青年观众,他们的情感并非传统的、单一的、粗线条的,不是那几种情感类型就能划定的。河南卫视之所以能够激发青年人的广泛共鸣,就在于突破了原先的情感模式,有了更广阔也更细腻的情感覆盖面。
第五,传播开发。这既包括传播技术、手段、路径的开发,也包括目标人群的开发。每一档节目都有制作人的预想效果,也都有接受者的期待视野。现在可以用弹幕这种形式进行实时对话了。河南卫视对传播资源尽可能做到最大的开发,刚才他们介绍了这方面的做法。调整了心态和策略,他们与其他平台既有竞争,更有合作,比如与短视频。所以才有他们说的二次发酵。
第六,接受开发。相信河南卫视节目组肯定是做过市场调研,对当下的传播受众进行了清晰的定位。把潜在的观众开发成看电视的观众,甚至精准地开发成他们这类节目的特定观众。观众也是要培育和塑造的,对作为文化产业的电视来说,这就是市场开发,消费开发。这种开发是善意的“收买”:你付出的东西不一定是金钱,可以是知识、情感、故事、形象,通过这些来圈定更多的目标人群。
第七,共情开发。制作者与受众怎样共情?古代文化与当代观众怎样共情?地域文化和全国观众怎样共情?形成共情的要义在于对“交叉点”的寻找,只要在多种层面的叠加中找到了这个交叉点,就会有交流,有会心,有共情。
最后,艺术开发。上面的那些方面都是为这个终极目标服务的。电视艺术是综合性的,需要从脚本、服装、道具、音乐、舞蹈等体现出来,电视依靠的是现代技术,所以,更要用好现代技术,将技术艺术化。但不管涉及到哪些方面,理念是根本,创新是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超出观众的艺术想象,不断打破艺术惯例和审美的路径依赖,带给观众新的惊喜。
总体而言,河南卫视的这批作品,不仅仅推出了一个个优秀的节目,也是在提供可复制、可迁移、可推广的方法,从中我们可以归纳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性知识。从文化生产来讲,这几十年来其实是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与方法的,可惜没有总结、升华、晶化、成型。现在河南卫视做了很好的探索,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经验、也提供了方法,我们应该重视、珍惜,将其规模化、持续化,并且从文化产业的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总结,从而促进文化生产更好地转型升级。还有一点,我觉得河南卫视的这档节目原创性很强,从内容产业的角度说可以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开发,形成更多更丰富的下游产品。从边际经济学说,这是成本的最大化,同一创意,同一IP,类型产品开发得越多,成本越低,效益越高。这样,这一节目就会有更多的艺术形态呈现出来,带动更多的消费,也会为原创电视培育更多的观众。
传播更新,让历史文化“日常化”
朱丽丽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这两年河南卫视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多个热门话题阅读量破亿,网络热度非常高。这么多部节目,创意层出不穷,几乎每一次都能给我们带来既在情理之中、又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实在很不容易。
传播的更新,在我看来是这档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河南卫视这个系列每一个节目,你会发现它的呈现是动态、活化的,而且它是叠加的呈现,《唐宫夜宴》没有仅仅停留在唐俑侍女装之上,节目中还呈现了很多传统名画,比如《捣练图》《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明皇幸蜀图》等等,节目中还出现了曲颈琵琶、筚篥竖箜篌、五弦琵琶、排箫等古典乐器,也出现了妇好鸮尊、莲鹤方壶、贾湖骨笛等精品文物的身影。现在,通过各种传播技术尤其是数字虚拟技术,让文物动起来,让文物活化还原了。这种再媒介化,甚至超出了文物原有的意义,很多观众看了之后觉得十分亲切。在我看来,这是“历史之物”与“媒介之物”叠加的一次成功尝试。
这种成功可谓是“适逢其时”。近年来国家文化政策有着鲜明的结构性导向。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节目热起来了,比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都引来了90后、00后的热追。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国风热”“国潮热”,他们在审美品位上也比较有追求,这样的传播语境为历史之物的“出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抓住短视频的流行趋势,也是这些节目的“出圈”特质。从最早的《唐宫夜宴》开始,一直到后面的“奇妙游”系列,其实都是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火起来的。很多研究发现,用竖屏的形式、五分钟左右的形式,是最容易被传播的。
艺术传播最重要的是艺术,而艺术重要的是什么?是形式。在河南卫视这些节目之中,我最喜欢的是《龙门金刚》,它的美感超出了我原有的想象,呈现出金刚怒目、法相庄严的阳刚之气。《洛神水赋》也非常漂亮,水下摄影充分将“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美感传达出来了。从传统文化中爬梳内容并不难,但是怎样用好的创意形式把它表现出来,这其实是最重要的。
还有一项值得关注的传播特质是“日常化”。如今国潮文化深入到大众生活之中。我自己去玄武湖边散步,经常能看到盛装打扮的汉服爱好者。这样的日常化可以跟文化产业的其他层面连接起来,比如说博物馆景点打卡、博物馆文创、国风游戏等等,像河南博物馆的考古盲盒,就很受欢迎。如今,历史文化被重新建构,历史之物既是创意来源,同时又不是原有的历史语境中的物品了,它们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嵌入和连接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化遗存的意义,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重新建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种新文化。
还有哪些力量推动了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节目的红火?我认为是河南卫视创作团队对于当代青年文化相当熟悉,在捕捉当代青年心理上也非常成功。去年是《甄嬛传》播出十周年,我注意到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就回应了这股《甄嬛传》怀旧之风,他们弥补了《甄嬛传》电视剧中眉姐姐与温太医的遗憾,让他们终成眷属,完成了一场虚拟的“团圆”。节目组甚至还以这两个虚拟人物的小女儿作为串场人物,很多网友都发弹幕说“泪目”了。在某种程度上,河南卫视也将自己团队的IP与其他文化产品IP做了奇妙而成功的勾连。
一个节目要做好,应当发挥两种力量,除了制作团队的力量,另外一种就是受众的力量。河南卫视的成功,就在于将“电视”这种“老年媒介”成功地做出了青年受众喜欢的品位。现在网络上的历史文化爱好者非常多,当你的节目生产出来之后,它就变成了原材料,这些网友可以通过这个原材料进行二次生产,反馈给节目组,有一些up主还会提供一些新理念给生产方,这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形式。
通过传播的更新,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节目生产方与青年观众可以互相激发、互相砥砺。我觉得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历史契机,抓住这样的历史契机,能够推出一批经典的文化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