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奋斗与坚守、磨砺与成长、变化与发展得到文艺及时生动的记录。通过这些天南海北、上天入海的故事,人们如临现场般感受着时代脉动。
走到生活深处,倾听人民心声,文艺作品表达崇高价值和美好情感的场景更丰富,韵味更醇厚。
“到现场去,到人民中去,扎下根来,挖一口深井!”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声和使命,也是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底气。
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活跃着一支支这样的队伍:他们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把丰富多彩的演出送到农牧民身边,用艺术生动传达党的声音,被称为“红色文艺轻骑兵”。他们,就是乌兰牧骑。
演出就是采风,采风就是创作。乌兰牧骑队员和乡亲们拉家常,吸收他们提出的好点子。“我们每年送演出100场,在各地感受风土人情,有时和老乡聊出了灵感,就在大巴车上写下一两节曲谱,边走边演边补充。”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扎那说。正是在广阔天地间,在百姓生活中,乌兰牧骑获得了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1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将目光投向时代生活,走出斗室,奔赴现场,用优秀作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让文艺百花园为人民绽放。
置身广阔天地,记录火热实践
近年来,各行各业的奋斗与坚守、磨砺与成长、变化与发展得到文艺及时生动的记录。通过这些天南海北、上天入海的故事,人们如临现场般感受着时代脉动。
“喂你好,报平安,现在一切正常。”镜头里,火情监测员赵福洲熟练地汇报情况。在北京向北400多公里的塞罕坝,这片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他一干就是30多年。谈到10年变化,赵福洲开心地说:“过去两层楼,现在五层楼;过去是土道,现在是柏油路;风景变好了,来玩的人多了,感觉不孤独了。这是天地之别!”难得一见的历史影像和现场画面在网络纪录片《这十年》中真实呈现。20多对夫妻共同守护塞罕坝、从未发生一起火灾的事迹让无数人动容。
在一座座充满活力的城市里,公安民警守护着人民的生活安宁。5年前,一位派出所所长累倒在办公室,再也没有起来。听闻此事,网络作家卓牧闲不禁落泪,心中油然生起强烈愿望,决定把基层民警的酸甜苦辣、冷暖悲欢写出来。“英雄应该被铭记,奉献应该被讴歌!”卓牧闲深入派出所、刑警队和社区警务室,跟民警交朋友,了解基层警务工作。有了丰厚积累,网络小说《韩警官》《朝阳警事》故事真实动人、人物亲切可感,读者纷纷留言致敬我们这个时代的平凡英雄。
“生命只有一次,我只能把它献给祖国!”军旅作家西元深入高原军营,听到一位连长这样说。西元被深深震撼,扪心自问:“你小说里的人物有这位连长这么有血性吗?如果没有,你应该感到羞愧!”感悟戍边官兵心声,依靠扎实采访记录,他创作出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苦难山》,以充满血性、有情有义的军人群像传达向上力量,传承红色血脉。
这些文艺作品有一个共同特点:充满现场感。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平安中国建设、改革强军战略……10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拿起笔、扛起摄像机,在人民火热的实践现场获得丰富创作灵感和强大创作动力。对此,踏遍了家乡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的作家欧阳黔森深有感触:“不踏上乡间田埂,哪能嗅出泥土的芬芳?”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召唤,文艺工作者在生活中选素材、找线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
倾听人民心声,展现多彩生活
文艺作品要打动人心,创作者必须了解人民的情感,倾听人民的心声。家庭的酸甜苦辣、百姓的欢乐忧伤,平凡生活里有着最感人、最生动的故事。
为原汁原味记录渔民生活,纪录片《风味人间3》主创团队与渔民们一道同汹涌海浪搏击,在绝壁间摘取食材。网络纪录片《第一餐》的创作者走进各个城市的早餐铺子,讲述烟火里的故事,解读美食里的文化密码。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等一批美食类纪录片用食物讲人物话生活,映照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活图景,反映着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大象去哪儿了?”2020年春天,一群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路北移,广受关注。创作者们紧紧追踪象群迁移,迅速推出纪录片《一路“象”北》。象行人走,象停人留,人与象之间的友爱故事在现场镜头和个性化旁白下真实可感。观众真切感受到“人象平安”的来之不易,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之美。
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乔树林的艺术形象,来自一次深扎西北的采风。他身上有让荒漠长出“金果果”的“沙地苹果创始人”张炳贵的影子,有“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治沙模范郭成旺、全国治沙英雄牛玉琴等与风沙战斗的不屈精神,有落着泪说“我在这儿,不能走”的支教教师的无私情怀。乔树林不是一个人,是经过艺术提炼的、西北大地上奋斗者的代表。
真实的生活情感充沛,真实的人物千姿百态。走到生活深处,倾听人民心声,文艺作品表达崇高价值和美好情感的场景更丰富,韵味更醇厚。
扎根生活沃土,感悟生活本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家柳青深入生活,在皇甫村一扎就是14年,吃透了陕西关中农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创作出小说《创业史》,为中国当代文学留下经典之作。新时代文艺工作者以柳青为榜样,深深扎根生活沃土,在现场积累创作素材,打开了创作空间。
农民李志远双腿残疾,但他喜欢种树,要在家乡“种出一个花果山,种出一个桃花源”,每棵树都是他的儿女;白春兰与风沙鏖战了几十年,经历了丈夫因病辞世、女儿差点被飞沙吞噬的痛楚,但她不愿离开,终将沙海变绿洲……报告文学《西海固笔记》在真实记录基础上,描摹人物的情感世界,靠的是长期观察与思考。作者季栋梁说:“要踩进生活的泥土,贴近现实的人物,在田间地头和屋舍炕头发现、感受和思考。”他在西海固生活了30多年,离开后仍每年多次去采访、调研,深入了解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历程,积攒了许多真实鲜活的故事。扎根人物生活的土地、工作的现场,走进他们精神世界的深处,真实的故事、细腻的情感、动人的细节从笔尖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经历大风大浪,是每一名深海科考工作者的“必修课”。57天,9200多海里,作家许晨跟随“蛟龙”号身赴远洋,在风浪颠簸中与科学家、潜航员、水手朝夕相处,体悟深海科考工作的艰辛。台风“夏浪”来袭,吃午饭稍不留神眼前的碗就溜走了,船体摇摆大了,碗盘稀里哗啦地直往下掉。这是他致力研究海洋文化,长期到海洋科考工作一线采访的缩影。后来,许晨又跟随“科学”号出海,积累下大量鲜活素材。厚积薄发,《第四极——中国“蛟龙”号挑战深海》《耕海探洋》等报告文学作品不仅在真实性、科学性上扎实可靠,而且在情感、人物和故事上好读耐读,把科研工作者的拼搏精神写活了。
歌唱演员王宏伟登上过海拔几千米的营地,到过遥远的边疆,为人们送去最动情歌声的同时,在现场收获着、学习着人民表达情感的方法;秦腔演员袁丫丫深知百姓喜爱是戏曲传承创新最肥沃的土壤,多年来坚持在基层演出,在一个个土台子上,在和观众的互动中,积累下创意灵感;作家舒辉波在不同地方支教,为60多个接受采访的孩子建立成长档案,创作出长篇小说《逐光的孩子》,刻录下文化扶贫的时代足音……广大文艺工作者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用丰富的艺术作品汇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
文学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到现场去,到人民中去,扎下根来,挖一口深井!”这是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声和使命,也是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