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95后”越剧女小生裘赛琳:传承原汁原味的“梁山伯”
2020-05-28 09: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高 鑫摄

南京市越剧团青年演员,作为江苏首批文艺“名师带徒”计划的徒弟,我们一起听听她传承“梁山伯”的故事。

我是南京市越剧团的裘赛琳,一名“95后”女小生,也是舞台上的梁山伯。

我跟梁山伯这个人物,其实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我是浙江嵊州人,那里是越剧的发源地,我的父母都热爱越剧,所以从小耳濡目染也会一点。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演过梁山伯,演的是《梁祝回十八》这一折,老师还给我配了好多小蝴蝶。我从小对梁山伯这个人物就有一种好感,感觉他憨憨的特别讨人喜欢。

戏校毕业后,我到了南京市越剧团工作。2016年在剧团60周年庆上,我拜竺小招先生为师,成了竺派最年轻的弟子,也是唯一的“90后”弟子。2019年,江苏省首批“名师带徒”仪式上,我和竺老师再次结对。

现在我正跟着老师传承竺派大戏《梁祝》,我演梁山伯。在舞台上,大家看的《梁祝》主要是范(瑞娟)傅(全香)版本。而竺派《梁祝》在竺水招先生演出后,已经阔别舞台近60年了。这一次,越剧团意外寻到了竺水招先生当年演出的实况录音,有了这些宝贵资料,我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字一句跟着太师傅学,传承原汁原味的“梁山伯”。竺小招老师做艺术指导,所有的身段、表情,我们一起研究、创作。这是我第一次传承大戏,大家都觉得我跟梁山伯的气质蛮像的,很期待早日跟大家见面。

参加“名师带徒”之后,我就给自己加了更多的压力。以前学戏主要是看录像,自己模仿。现在,先生给我一字一句抠唱腔,一招一式抠动作,我心里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上台之后我的底气增加了,强烈的自信感也油然而生,我觉得只要有先生在,自己就有一种依靠。

在学戏的时候,先生一直跟我讲,要把每一次演出当成舞台上的最后一次表演,要怀着敬畏之心去对待这门艺术,要对得起下面的观众。她还鼓励我多尝试,不要被“小生”这个行当局限住,多去挑战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创新形式,这些都是我今后的财富。

作为“95后”,在传承的同时,我也在尝试用当下最流行的元素与我们的传统相结合。比如我喜欢弹吉他,我就试着用吉他伴奏,将《情非得已》的歌词与《柳毅传书》中的一段唱词结合起来,感觉还是很搭的呢!

本报记者 刘海琴 高利平 整理

标签:梁山伯;越剧团;梁祝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