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文旅融合,“运河+”时代未来已来
2020-09-07 09:2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里运河两岸 吴 扬摄

大运河从历史中流淌而来,今天仍然澎湃着发展动力。一条运河,是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和缤纷旅游带。新基建、文旅融合、IP赋能、特色小镇……当现代文明和发展潮流与千年文脉、传统文化相叠加,大运河将爆发出怎样的发展动能?9月3—5日,第二届运博会在无锡举行,在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合作论坛、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两大论坛上,学界、业界大咖激荡思想、砥砺观点,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出谋划策,为大运河文旅发展提供真知灼见。

大运河滋养现代社会

新理念赋能千年运河

“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应贯穿于规划、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统筹城乡发展、居民休闲和游客分享,让运河丝毫没有违和感地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在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合作论坛上,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特别强调要用大众听得懂的语言和易接受的方式展陈大众感兴趣的内容。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一次游遍运河全线和标志性项目几乎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我们可以用时间换空间,冬季可以领略“楼船夜雪瓜洲渡”的意境,烟花三月可下扬州;炎炎夏季去杭州看十里荷花;中秋月圆时分,就来无锡,于欸乃桨声中乘舟穿过“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研究院院长王晓刚则特别关注现代科技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价值。比如文物的修复,老照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修复;古建筑场景的挖掘,通过5G或者大数据恢复古建筑当年的场景;大运河沿线的导航,串联起沿途景点并进行个性化推送;通过技术手段让沿线的文物、建筑活起来、动起来。他认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大势下,应充分运用好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基建”,为大运河这样具备历史人文经济综合价值的大IP做好赋能。

依托千年文脉,运河沿线涌现出众多彰显运河文化的经典案例。在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上,南通唐闸古镇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洪兵作了《悦唐闸,夜古镇》路演。他介绍,唐闸是清末张謇依托运河开展实业救国的古镇,当地利用工业遗存建起了国家级“1895文化创意产业园”,原址保护的大生纱厂等被工信部列入“国家工业遗产名单”,汤家巷文化街区建成了唐闸印象馆、水色染坊、尚书院等文化体验园;大生码头打造成了最美运河地标。2019年唐闸古镇接待海内外游客逾100万人次。

从前是领跑黑马

今后要做驮经白马

新冠肺炎疫情对文旅产业的冲击有多大?华侨城集团旅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华侨城旅游投资管理集团总裁张树民说了一组数字:“上半年70家上市旅游企业中55家亏损,亏损额500多亿,全球共损失了1.2亿旅游从业岗位,文旅投资预期和从业预期都在下降”。

这种形势怎么看待,如何应对?张树民表示,以旅彰文意味着文化要能旅游,以实现传播,以文塑旅意味着旅游要有文化,才能更优质,两者产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才能激发出更多活力。潜在的市场集中在四端:围绕游客出行的需求端,围绕目的地服务构建的供给端,解决各种信息不对称的旅行社与OTA等中介端,还有提供各类规划、策划、管理、服务咨询的智慧端,其中旅游目的地投资是最活跃也最被聚焦的机会,只是我们需要耐下性子,习惯小投入、慢产出的行业现状,在中国经济中从强调速度与活力的领跑黑马,变成更具耐力和脚力的驮经白马,使旅游成为文化软实力的生力军。

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崔志芳则表达了自己的信心:“在中国经济各个板块中,疫情后期文化旅游消费相对反弹较快。衣食住行消费在中国人预算中的比例越来越低,文化旅游这种事关人的幸福指数的消费不但日益成为刚需,而且弹性很大,疫情严重时受压抑严重,疫情缓解时反弹也更强。比如上海的海昌海洋公园,5月份时才正式开始接待游客,7月份的客流量已恢复到去年的58%。”

统计数据同样让人感到乐观。中英电影基金主席、中英文创集团董事长李挺伟透露:“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的整个收入是16889亿元,同比下降13.9%,而整个上半年的收入已经达到了4019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已经收窄到6.2%,这说明文化消费正在复苏,而且是强劲复苏。”

对于大运河来说,在传统社会核心是物流和客流,未来的核心则是信息流、数据流、现金流,它们打通后运河IP才能成为一河活水,一河春水。

他表示,运河文化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也是地方的、国家的、世界的。现在国家提倡“双循环”,大运河同样可以构建一个双循环,内部是投资消费,外部是国际交流。

文旅融合期盼新业态

文旅消费期盼新场景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奇妙的聚变,它会催生出很多新创意和新业态,使整个行业发生出人意料的爆发增长。

“苏心游”是省文旅厅和省文投集团开发的智慧文旅平台,省文投副总经理朱国画介绍说,现在绝大多数游客愿意自由行,这带来三个需求:行程安排、讲解服务、交通方案,因此游客的实际需求是服务周到的半自由行。“苏心游”通过APP、PC端、小程序、公众号等多终端提供攻略查询、住宿预订、景区导览、夜游路线、演出订票、线上订餐以及退订退款、在线投诉等全方位服务,服务项目多达31项,细致到可以找车位。而这一切围绕的核心,都是文化的体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是文物、艺术品、演出、景观背后鲜活、灵动的故事。

如果你想跟李清照对诗、和苏东坡聊天,那么AR、VR和人工智能可以帮你实现这种体验。凤凰数字科技总裁王晓东表示,文化+科技整合文博、艺术、教育等各领域的优质资源,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IP,可以赋能文旅融合发展。他们与故宫博物院、国博等联合推出了《清明上河图》3.0、《千里江山图》3.0、《韩熙载夜宴图》等一系列文化IP,并且应用到一些景区,实现了国宝文物用科技手段与观众互动。他们还用数字技术建造了一个宋朝城市,把国潮、国风跟宋代的美学相结合,让游客可以穿越到1000多年前的宋代,把文化IP与生活场景、社交场景相结合。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两只耳朵”的故事让人耳目一新。喜马拉雅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鹏说了一个数据:“在疫情期间,我们的收听量增长了50%,特别有意思的是,搜索与旅游相关内容的80后占到了47%,00后占到18%,这两部分加起来达到了65%。文旅消费有一个趋势,那就是先用耳朵去听一段历史故事,然后用脚步丈量行程,用眼睛去看风景,最后吃当地美食,这趟旅行背后的命题是什么?是旅游品牌如何积累和打造数字资产,如何在人们的心中“种草”。

《声入姑苏平江》同样是做耳朵的文章。苏州新时代文体会展集团、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张亮介绍,这是一个沉浸式感官体验剧,旅游者戴上耳机,步行于平江路历史街区,在100分钟内行走6000步,全程4公里,穿过860个姑苏平凡人家,走过无数的姑苏街巷,倾听到10多位苏州艺术名家的声音,路过4座园林和博物馆,穿过多座跨越千年的古桥,在声音中体验姑苏古城。

如果一双耳朵都可以嵌入巨大的产业链条,带来如此奇妙的体验,那么未来的运河文旅消费会有多么巨大的想象空间?过去的千百年中,运河繁荣了沿线城镇,养育了两岸百姓,今天它将转化为巨大的产业平台,带来美好的生活体验。

本报记者 王宏伟 于 锋

标签:大运河;运河;文化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