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仪式10月15日在苏州举行。本届牡丹奖4大项共20个奖项中,江苏喜占三席:原创中篇苏州弹词《军嫂》获节目奖,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获文学奖,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张建珍获表演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邢晏春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荣誉称号。
苏州弹词《军嫂》
寻找生活和艺术真实的契合点
一份“血缘”报告,打破了本来幸福和睦家庭的宁静,引出了一个重大秘密隐私,也让一位可亲可敬的“军嫂”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中篇苏州弹词《军嫂》,以真实故事为原型,讲述了“亲子鉴定”在一个军人家庭里引发的轩然大波。一代军嫂对家庭责任的自觉担当、无私大爱和拥军报国的博大胸怀,让该作一举收获本届牡丹奖节目奖。
“想推陈出新,既要注重生活的真实,更要着力艺术的升华。”苏州市评弹团副团长林建方告诉记者,在长达两年的编创、排练过程中,他们孜孜不倦探索的就是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契合点。《军嫂》由国家一级编剧陆伦章原创成篇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传承人邢晏春对其进行多次改编。与此同时,主创团队不断论证剧本结构、巧妙设置情节,让这一充满戏剧效果的故事贴合弹词的艺术规律。
为加深对角色的理解,创作团队曾多次赴部队座谈、演出,体验生活,通过仔细揣摩军人的气质、语言、肢体,甚至一个军礼、一个眼神,不断在细节上丰满人物形象。该中篇苏州弹词聚集了苏州市评弹团吴静、吴伟东、查兰兰、许芸芸、沈彬、殷麒麟、蔡玉良等一批名家新秀。其中,吴伟东一人分饰年轻的军士长应志强和他的父亲应福大,对于唱腔设计,他动足脑筋,既有流派唱腔的本色韵味,又符合现代军人的人物和情感。吴静在《军嫂》中主要承担婆婆、服务员和丈夫应志强的角色,她告诉记者,“向军人靠近”是演艺生涯中很大的挑战:“三回书中,多位演员承担了丈夫应志强这一角色,这就要求在弹词‘跳进跳出’的艺术特征之外保持表演风格统一。所以在排练时,我们经常互相听曲,付出了很多心血。”
苏州评弹《钱学森》
吴侬软语演绎红色题材
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由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创演,是一部体现时代气息、展示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的创新之作。
钱学森“初心为国、科学报国”的爱国精神人人知晓,而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则用吴侬软语将他的这一段故事娓娓道来。该剧编剧之一徐惠新告诉记者,虽然钱学森的一生有许多故事可以讲述,但是编剧团队抓住了他的一段精彩片段来重点呈现。这部剧由三回构成,前两回细致地描写了钱学森回国的艰难险阻,第三回则讲述钱学森归国后的故事。当中苏两国关系发生变故后,钱学森拍案而起,毅然率领众科学家克服重重困难,将中国第一枚导弹射向苍穹。
在《钱学森》的主演蒋春雷看来,“钱学森其实是一个符号,是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缩影。大家在排演的时候,经常被剧中人物精神所感染。”
该剧出品人,江苏省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郑泽云表示,中篇苏州评弹《钱学森》是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继中篇苏州评弹《大浪淘沙》之后重点推出的又一部主旋律作品。“作为省级国有文艺院团,有责任担当现实题材和红色题材的创作使命。通过这类题材的创作,也在摸索一条新路,即如何在弘扬传统的基础上创新,让传统曲艺更好地发挥新的时代影响力。”
张建珍获表演奖
为“中国最美声音”增色添暖
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张建珍,此次捧得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张建珍师承徐慧珠、王柏荫、江文兰三位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与丈夫马志伟同为苏州吴中区评弹团弹词演员。在本届“牡丹奖”舞台上,这对艺术伉俪珠联璧合,以精湛的技艺尽展苏州评弹的独特魅力。
十来岁时,张建珍因为音色圆润亮丽,被建议报考苏州评弹学校,从此与评弹结下不解之缘。张建珍告诉记者,走上评弹之路原本只是阴差阳错,但在校学习两年半后,她第一次在录像资料中听到长篇苏州评弹《玉蜻蜓》,一下子就被“迷”住了:委婉清丽、引人入胜的表演风格,让初入艺术殿堂的张建珍深深体悟到曲艺震撼人心的感染力。本届牡丹奖评选,张建珍选送的也是《玉蜻蜓》中自己最热爱、最拿手的一折《庵堂认母》。
“柔美婉转、气定神闲、珠圆玉润、莺声呖呖”,从事评弹表演20多年,张建珍的表演水平日臻圆熟。善唱“俞调”的她,在继承传统唱法的同时,将高亢与低沉、委婉与平直、刚劲与柔和巧妙结合得恰到好处,可谓说、唱、弹、演俱佳。
从成为一名弹词演员至今,20多年如一日,张建珍始终坚持第一线演出,深入农村社区,每年完成长篇演出达300场左右,足迹遍及江浙沪各地的书场码头。在张建珍看来,身为评弹人,应坚持说好每一部书,塑造好每一个角色,将中国最美声音——评弹告诉每一个人。
邢晏春获终身成就奖
为苏州评弹奉献一生一世
“我从事评弹这个行业之后,就从没一天打算离开过!”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的喜讯传来,苏州评弹表演艺术家邢晏春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数十年来,他孜孜不倦耕耘在演出、教学、创作一线,在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理论研究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
邢晏春出生于1944年。他家学深厚,父亲是人称“开篇大王”的苏州评弹名家邢瑞庭,姐姐邢雯芝、妹妹邢晏芝也都是苏州评弹名家。邢晏春具有扎实的长篇传统书目表演功底,注重人物塑造,说噱弹唱演俱佳,尤精严调、薛调等调。他的表演角色形象生动,独树一帜,尤以语言洗练、富有文学气息著称。
1985年,邢晏春进入苏州评弹学校执教。除演出与教学之外,邢晏春的文学编撰才能也进一步发挥。此外,他还悉心从事苏州评弹音韵、语言研究,用整整15年时间撰写了一部《邢晏春苏州话语音词典》。
在邢晏春看来,奖项不是目的,艺术才是他的初心。“我这一生很满足!”邢晏春激动地说,“我从事这个行业以后,就没有打算离开过,我要为苏州评弹事业奉献一生一世。”
本报记者 顾星欣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