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和人民在“艺”起,与生活“超链接”
2020-10-29 08: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原创抗疫话剧《鸽子》。 本报见习记者 陈 越摄

杂技《太空环》表演。 顾华夏 仲娴静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儿童剧《戏娃》。 本报记者 宋 宁摄

京剧原创剧目《梅兰芳蓄须记》。 本报记者 余 萍摄

原创话剧《因为有你》。 本报记者 邵 丹摄

热情的观众。本报记者 余 萍摄

10月30日,以“梦圆小康 大美共赏”为主题的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将在江苏大剧院落下帷幕,获奖剧目将以片段集锦的方式与观众道别。

一只脚传统,一只脚创新。为期一个月的紫金文化艺术节,以开幕演出、舞台艺术展演、艺术作品展览、群众文化活动、“艺动青春”优秀青年艺术家展演展示、闭幕演出等六个板块,带给观众近百场文艺活动。紫金文化艺术节正通过越来越多、越来越时尚的“触角”,和人民在“艺”起,与生活“超链接”。

时代故事“活”在舞台之上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我们无法回避的词汇。2020年紫金文化艺术节上,话剧《因为有你》《鸽子》、昆剧《眷江城》、民乐《众志成城》《国之当康》等五部作品,将今年“抗疫”生活折射的人性之光鲜亮地呈现在舞台上。

舞台一度中断,周遭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在疫情“大风暴”的侵袭下, 每个个体也都经历了自身心灵净化与精神洗礼的“小风暴”。艺术家拥有比普通人更为敏感的内心。采访中,不少人提到,那段“蹲在家中”的日子,他们反复问自己:文艺到底能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总要做点什么!总能做些什么!这是他们最朴素的想法。

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青年编剧罗周便开始投入《眷江城》的创作。省话剧院院长解涛在南京所居住的小区名为“楚襄园”,小区内有超过60%的湖北人,生活在这里,让他更感同身受,也为他撰写《因为有你》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

在当下的文艺创作热潮中,一些人身上出现了“精品焦虑症”。一心想做精品,但一些剧作主题先行,目的性过于明显,反而陷入了“假大空”。而在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上,这些沉下心来书写的抗疫大戏,因不计个人得失、专注于真实表达、对现实生活有深层思考,而呈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收获了不少掌声。

三部抗疫题材新创剧目各具特色。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创排的《因为有你》选择“正面强攻”,以疫情暴发后发生在江苏援鄂医疗队、社区工作者当中的一系列抗疫故事,展现了“你我皆凡人,却做不凡事”的抗疫力量,其中段波的人物原型就是邱海波医生;南京市话剧团的《鸽子》情节和台词都透着生活的热气,以一只沿着长江在南京和武汉两个城市间往返飞行的鸽子见闻,串起了对于疫情中社会生活的思考;昆剧《眷江城》则是中国昆曲舞台上近三十年来上演的首部现实题材原创剧目。敲锣求救的年轻女孩、为医护人员提供饭菜的快餐店店长和外卖小哥、在危急时刻奔赴一线的医护等都得以展现,“手上是时代,脚下是传统”,程式化的昆曲在一批80后主创的艰难探索下,终于摸准了当下表达的路径。

另外两部优秀的乐团专场,则发挥器乐和鸣的优势,将“抗疫”置于中国五千年的发展长河之中考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创排的《众志成城》,通过《黄河》《生生不息》《太阳颂》等耳熟能详的作品,奏响了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自强不息;而南京市民乐团创排的民族交响乐音乐会《国之当康》,则以“当康”这只神话中的瑞兽为剪影,串起了中国上千年的奋斗史。

《村里来了花喜鹊》《李银江》《胖婶当官》等小康题材的舞台剧以及小康大美、小康墨韵、小康光景、小康颂等一系列书法绘画艺术作品展览,也是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上亮丽的风景线。艺术的质量从哪里来?著名编剧袁连成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说:“农民,农村,是我的腰杆子!” 正是连续6年走在乡村、泡在乡村、扎在乡村的经历,让他写出了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等带着泥土芬芳的作品。带着儿童剧《戏娃》来到紫金文化艺术节舞台的华罗庚艺术团团长史国生则兴奋地表示,如今他们演出的档期已排到了2022年。“儿童剧是演给孩子看的,但我始终相信,它不是小剧种,也不是小儿科!”

大写的“江苏人”这样熠熠生辉

从50%到75%,随着剧院上座率“天花板”的调高,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剧院,体味艺术感动人心的力量。从京昆接续塑造的京剧大师梅兰芳的形象,到民族舞剧里用肢体语言讲述朱自清的一生;从话剧《朝天宫下》守护国宝的知识分子、普通百姓,再到淮剧《首乌花开》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村第一书记……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舞台上熠熠生辉的“江苏人”,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10月2日,省演艺集团京剧院创排的京剧《梅兰芳蓄须记》在荔枝大剧院上演。10月19日、20日,省演艺集团昆剧院带着原创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连演两天。两个剧种两出戏,一个将关注点放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中年蓄须抗日的壮举,另一个则聚焦梅先生的青年往事,但两剧均以梅兰芳1956年携家人至泰州祭祖并献演为切入点,挖掘出祖籍江苏的梅兰芳先生“戏台一生、气节一世”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

“别了,我的妻。别了,我的孩子。别了,我的清华……”刚刚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由扬州歌舞剧院打造的舞剧《朱自清》,每一幕都通过一封信,来表达朱自清和亲人、和朋友、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朱自清嫡孙朱小涛提供的大量的细节丰满了舞台上的人物形象;用歌声来呈现朱自清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的巧思,也让人耳目一新。朱自清笔下经典的“背影”,更是被幻化成一支双人舞,父亲远去的身影,儿子说不出口的不舍,在拉与扯的肢体语言中精准呈现。舞剧用创新的表达、时尚的审美,刻画出中国文人的风骨之美。

而那些身在基层的普通江苏人鲜活的信仰,更是江苏文艺创作源源不断的精神给养。

泗洪戏《信仰》将已故“找党老人”张道干的故事搬上舞台。70年前,在一场惨烈战斗中,党员材料被战火焚毁,张道干作为此次战斗中唯一的幸存者,自此失去了党员身份,为了归队,他开始了长达70年的寻党之路,并在95岁时如愿以偿。舞台上,张道干临终前把毕生积蓄9000元和战友牺牲前交给他的党费三块大洋交给了党组织,深刻表达了信仰不灭的内涵。

柳琴戏《桥头村的爷们》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故事。该剧以邳州市推进公共空间治理为背景,讲述了桥头村党支部书记方建成带领村支“两委”,运用“听群众说、向群众讲、带群众干、让群众享”工作法,积极化解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深入开展公共空间治理的过程。

“时代楷模”黄文秀和江苏有何联系?由省演艺集团锡剧团与无锡惠山区锡剧艺术传承中心共同创排锡剧《追梦路上》,以“江苏视角”重新开掘了这一典型人物。一开场,就是无锡企业家吴和枫手捧“善”字折扇与黄文秀的一场隔空对白。出身贫苦人家的黄文秀正是在无锡企业家的资助下,才顺利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并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有恩于她的土地,完成了爱心和精神的接力。

从历史中走来,或活在当下,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用文艺的力量,打开了江苏和江苏人的精神世界,让爱国情愫、信仰之光及奋斗激情发出耀眼的光芒。

和人民在“艺”起,与生活“超链接”

后疫情时期,文艺的展演形式越来越多元。

大屏小屏并行,让艺术节一直“在线”。本届艺术节紧抓大小屏移动端,抢占移动互联网络高地,打通网上网下,在新华社客户端、交汇点新闻、新江苏、紫牛新闻、荔枝新闻、我苏客户端、紫金山客户端、天翼超高清等近10个手机端开设专题专栏。在新浪微博、抖音平台同步架设“紫金文化艺术节”“生活中的文艺范”双话题开展剧目推广及网友互动,累计阅读量超4000万。还首次与移动通信运营商及有线电视网络合作,在江苏电信ITV、天翼云VR客户端、江苏有线开设“紫金文艺”专区,进行5场高水平演出的线上直播及30余部剧目的演出实况点播。

省市县联动,让文艺热在基层。除南京的主会场外,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还走进扬州、盐城、连云港等地,举行了丰富多彩的群文广场演出,其中在镇江分会场,还采用云视频+5G连线方式,同步视频连线丹阳、句容、扬中、丹徒、京口、润州、镇江新区、镇江高新区等8个分会场,将高科技充分融入其中。通过创新设置小康主题剧目基层巡演、优秀剧目省内展演、广泛开展“我们在艺起”艺术普及活动等手段,有效扩展艺术节的群众性和参与度。

通过几年的培育,江苏的艺术氛围越来越浓。以舞蹈为例,除了特邀的上海歌舞团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一票难求外,舞剧《朱自清》及“艺动青春”——江苏优秀青年舞蹈演员专场演出都受到追捧。无论是胡琴心的独舞《心舞集》,张依伊和蒋雨昊的双人舞《鎏金七月》,还是周晨和郑宇的舞剧《朱自清》片段,以及刘迦和秦熙的舞剧《歌唱祖国》,群舞《雨花石的等待》等,都带给了观众极大的满足。

“我经常在国外演出,在很多国家,音乐会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南京的观众音乐素养高,这次我在紫金文化艺术节上演出,他们给我的反馈,常常让我感觉正在国外演出。”南京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张列如感叹。

各个艺术门类的年轻人在这里施展才华,除了专业艺术工作者外,“戏梦风华大学生戏剧展演”让省内6所高校创排的8部精选剧目登上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舞台。剧院与校园的联动,思想与艺术火花所碰撞的绮丽图景,为古都的秋天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有人说,爱情最动人之处,或许不在于轰轰烈烈的追求和热火朝天的拥抱,而在于那一份挥之不去的依恋。2020紫金文化艺术节,是观众与艺术之间的一场“热恋”。艺术节会落幕,但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永远芬芳! 本报记者 陈 洁

标签:原创;鸽子;话剧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