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桃花扇》是如何“变”歌剧的?
2023-10-26 10:31: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歌剧《桃花扇》剧照

10月24日、25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省演艺集团出品的原创歌剧《桃花扇》在江苏紫金大剧院首演。

《桃花扇》是中国古典文学巨著,也是昆曲的传奇剧本,而“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更是其故事的主要发生地。加上此前江苏五部歌剧“珠玉在前”,歌剧《桃花扇》的应运而生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歌剧《桃花扇》是对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文化资源的一个深度挖掘,是对传奇剧本《桃花扇》的再度创作,也是江苏省演艺集团继五部歌剧以后,又一次将戏曲文化、民歌与西方歌剧进行创新性结合的一部作品。我们希望将该剧打造成为‘列之案头,歌之场上,可感可兴,令人击节叹赏’的精品力作。”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王莉说。

中国经典、金陵故事如何借助国际化的语汇,“扇”出更大的影响力?走在创新路上,昆曲和歌剧两个“语言”体系如何转换,首先是主创需要解决的难点。

戏曲写意,歌剧写实;戏曲的音乐是线性的逻辑,歌剧则是团状的力量……东西方不同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为了将两种不同的艺术色彩巧妙融合在一起,导演张曼君带领主创团队以“洋为中用,守本创新”为绳,开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享桃花扇之旅”的探索。

“你可以大胆一点,往前多走几步。”服装设计阳东霖说,面对这样一个经典之作,他原本担心,最终的呈现会是保守和常规的,没想到导演却反而常常提醒他“多想想年轻观众”,这让他有了更多创新的勇气,在舞台上尝试用国际设计理念呈现我们的大明风、金陵韵。

“东方美学系统不应是封闭的。” 舞美设计刘杏林在创作中糅入了西方舞台隐喻和象征的表现手法,向中国本土经典致敬。

青年昆曲演员徐思佳也来到歌剧《桃花扇》剧组,带给大家一堂生动的形体训练课……

历经数月的排练,不厌其烦地推倒重来,从单纯洗练到宏阔多元,全新的歌剧《桃花扇》展现在观众面前——

乐池里,长笛和单簧管对话,西洋交响乐队和民族戏曲打击乐交织在一起;舞台上,“李香君”(王庆爽饰)与“侯方域”(王谦饰)转身成了男女高音,以华丽高亢的嗓音与圆润坚实的中音、宽厚低沉的低音等不同的声部、唱法交织出一首明末的爱情故事和社会断面。

“坐在剧场,我感觉一下子就回到了秦淮河边,很亲切也很高级。”接受记者采访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的宋彩平老师说。歌剧“发烧友”褚臻安则坦言自己特意从武汉赶来:“这个戏以爱情为主线,舞美服装道具简约唯美,又融入了江苏地方音乐特色,非常高雅。”

更让人们惊喜的是,歌剧《桃花扇》在西方艺术的载体上,诗心题素扇,完成了中国式审美的再创造。

比如,舞台一侧,省演艺集团评弹团副团长蒋春雷一袭长衫,手握三弦,坐于台口。吴侬软语间将人物的生平、情感、历史背景娓娓道来。

“原以为《桃花扇》会用到很多昆曲音乐,没想到会是评弹。”观众普遍认为,歌剧《桃花扇》中穿插的评弹叙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自己仿佛置身于江南地区的某个书场,既能沉浸在彼时彼刻的故事里,又可以拉远“旁观”。

而这种类似于摄影中“前景”构图的手法,并不仅仅是打造了更有纵深感的舞台,更是以极具特色的江南之声、江南之韵,将江南文化的品格和意境“立”于舞台之上。

纵观整场演出,这样的“中国风”其实比比皆是。比如在听觉方面,除了昆曲、评弹外,极具江苏味道的锡剧、民间小调等也隐身其中,偶尔夹杂南京方言。视觉方面,则更是“一眼江南”。歌剧《桃花扇》不仅延续了“以简为美”的中国戏曲舞台样式,更是在舞台上构建了一个极具中国美学色彩的“圆”形洞门,“漏”出古典园林一角,也随着剧情的发展和灯光的明暗变化,留下镂刻在历史深处的剪影。

同时,注入历史纵深的思考和开掘,无疑将让歌剧《桃花扇》走得更远。

“《桃花扇》严格来讲并不是一部爱情戏,它是把爱情作为载体,来描写更广阔的世界,抒发人生感慨。”从时代入手,编剧罗周与青年编剧王静怡一起,为歌剧版新写了结局:从原著中的双双入道,改成侯方域苟活于红尘,而李香君似桃花飘零于楼头,坠楼而死。

“国破家亡时,我们的命运也不在自己手中,而国家昌盛繁荣时,人们才能幸福美满。李香君用纵身一跃的悲壮举动告诉我们,有国才能有家,这也是《桃花扇》所要表达的深刻意义。”在张曼君看来,经典文学具有挖掘人性相近、人心相通的共同意义。沿着孔尚任的脚步,进一步开掘人类面对命运沉浮的思考,将让歌剧《桃花扇》拥有更为广阔的世界连接度。

演出结束后,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原创歌剧《桃花扇》专家研讨会邀请各方专家汇聚一堂,集思广益,围绕该剧进一步提升品质进行深入讨论。

□ 本报记者 陈 洁

标签:桃花扇;歌剧;剧照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