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抗疫文艺,如何成为民族“记忆之场”
2020-04-02 14:4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盖茂森 《驰骋生命》 中国画

文艺创作所面对的现实正在变得同质化吗?有人说是,也有人说不是。无论如何,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寻常生活”的反面,激起了创作者的激情和勇气。作为创作素材,它是重大的、具有多棱性的现实:创巨痛深,令人闻风色变;奇特、多变,眼花缭乱,促人深省;在深渊处映射人性的光辉,辉照世间的温情和力量。凡此种种,使得围绕这场疾疫而展开,涵盖诗歌、歌曲、绘画、书法、戏曲等不同门类的“抗疫文艺”蓬勃发展。

一批精品佳作顺势涌现。“五千年历磨难风摧雨纵,何惧魑魅魍魉作横行”,北京京剧院创作的京歌《战疫情》,充分运用京剧的沉郁顿挫、雄浑大气鼓舞抗疫斗志。吴为山创作的雕塑《使命》,汉白玉的质地、简洁庄重的造型契合了白衣战士的形象塑造,形意相洽,凸显了写意雕塑“不是摹写表象,而是塑造精神”的品质。导演乐书婷在武汉拍下的爆款公益短片《武汉莫慌,我们等你》《阳台里的武汉》,以凡人视角,定格下“孤城”里从未按下暂停键的温情、琐碎和祈愿。放眼江苏文艺界,罗周作词、省昆剧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演绎的套曲《眷江城》,用九个画面串起“枝枝叶叶翠相伏”的战“疫”情景;画家盖茂森的《驰骋生命》取景独特,运载各地驰援物资的车辆驶过大桥,车身上的“武汉加油”成为静穆雪夜里振奋人心的风景;徐州诗人丁可写下《在春天到来之前》,以对初生孙女诉说的口吻,将面对疫情的复杂心态融入了对婴儿的温柔寄语……这些作品不仅“用情”,更“用功”“用心”,符合艺术规律、深具艺术水准。

然而我们也须看到,在精品之外,仍存在部分抗疫作品停留表面、开掘不深,关于抗疫文艺的思索亟待被引向深处:我们对抗疫文艺的定位是什么?为战“疫”凝聚斗志,讴歌医者大爱,颂扬人间温情,这些固然十分重要,但同时我们也希望借此留下民族的精神秘史、时代发展的图式、人类思想的新“水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抗疫文艺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提升。

无论是疾疫、战争、恐怖袭击,还是地震、海啸、核泄漏,灾难既为艺术家提供了正面强攻重大现实的机遇,同时也是一场赤裸裸的筛选和淘洗。由于题材的重大和特殊,它对艺术家的思考认知、艺术素养、人格伦理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什么一些看起来热血沸腾、情感满满的抗疫作品,并不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就个人观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作品恰恰回避了对具体的“人”(包括医生和患者)的境遇考察,绕过了最基本的“从现实中来”的创作法则和自我下沉的创作姿态,强行拔高,导致一些抒情升华没有建立在意象准确、细节丰沛的基础上。而一些创作者自身艺术素养的欠缺和创作态度的“偷懒”,又使得创作者的抒情显得空洞,缺乏基本的形式美感。一些诗歌、歌曲大量重复使用“白衣战士”“人间大爱”“众志成城”“战火正酣”“山河无恙”等词语,一些美术作品流于对新闻摄影的简单临摹,殊不知,这些词语、形象的涵义很容易在一次又一次的滥用中被抽空,成为无法唤起共鸣的套路和窠臼。

“抗疫文艺”首先离不开对个体境遇的真正关切、对创伤和灾难的充分表达,这是创作时应遵循的基本伦理,也是我们在当前的抗疫文艺中较少见到的。放眼世界文学史,从受难者家属视角切入的“911”小说《特别响,非常近》,耗时六年调查完成的反映日本“311”地震的《巨浪下的小学》,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亲历者为采访对象的《切尔诺贝利的悲鸣》……这些成功的作品启示我们,抽象的“人民”是由“1”组成,创作者要回归“1”,尊重“1”,赋予个体以被看见、被描述、被记录的权利。这样的文艺作品才能引发人们的共鸣、共情和反思,真正的人道主义也正流露于对个体的关切。

一方面,创作者的视线不断地贴近“现场”,进行讲述、重组和还原,另一方面也要思考,眼前的疾疫有没有可能被置于更为阔大的视野中,使思索沿着时间和空间的双向维度进行拓展?这正是学者指出的,抗疫文艺应逐步从“外向”走向“内省”。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来自东西方世界的小说家就将关注的目光从这起单独的恐怖袭击延展开来,将一己、一国的遭遇上升到对人类历史和现代人的普遍境遇的思考:对美国霸权主义的反思,对西方世界之外的“他者”声音的呈现,对西方社会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审视,以及在诸多历史事件(德累斯顿轰炸、广岛原子弹事件)的并置中,来思考关于暴力、救赎、和解、沟通的世界性命题。

其实,面对眼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的思考维度无限宽阔:如何讲述、想象那些感染者、死亡者、救护者的生命故事?如何理解白衣战士、志愿者、快递小哥的英勇壮举?大疫当前,被放大了的人性善恶、思维差异、观念隔阂和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如何构成新的经验样本?病毒的传播、蔓延能否打开更多关于自然、生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索?文艺创作如何在疗救创伤的同时,回到爱、奉献、联结的基本价值?在艺术形式上,如何以恰当的切入方式、艺术形式,为相关题材创作提供崭新的美学范式?——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创作者已经进入了更宽广维度的创作,我们也期待可以看到更多的精品。

“历史在加速消失。”这是法国历史学家皮埃尔诺拉在其名著《记忆之场》中写下的第一句话。有朝一日,新冠肺炎疫情终将成为历史,而文艺家们正肩负着为民族、为时代留存记忆的使命。我们期待诞生一些站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上思索、展现这场疫情的作品,使文艺更好地成为民族表达自我、形塑国民意识、留存时代图景的“记忆之场”。冯圆芳

标签:创作者;创作;文艺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