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童书创作如何回应儿童现实
2020-12-17 09: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2月14日,在由江苏省作协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长三角儿童文学论坛上,来自长三角的儿童文学研究者和出版人进行了深入诚挚的探讨:新时代儿童文学应传递怎样的儿童观?如何使童书真正回应儿童的处境?“长三角人”的抱团合作,又会打开怎样的新空间?

正确的儿童观是童书创作的基石。南京晓庄学院副教授李燕认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在《我要做好孩子》中对何为“好孩子”的崭新理解,体现了当代中国作家的自觉思考:“好学生如果自私、怯懦,算什么好?100分再多,三好生奖状再多,假的!人格上只有零分!”李燕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儿童的世界里有没有忧伤?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那么问题随之变成:童书是否写出了这种忧伤,以及本质意义上——我们是否真正回应了儿童的处境,介入了他们的现实,成为其成长路上的有力拐杖?

另一方面,张扬儿童的主体意识不等于放纵其“唯我意识”、无限度地张扬个性。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方卫平注意到,当传统的“好孩子”观念被摒弃后,童书中一下子铺天盖地而来的是“淘气包”“坏小子”,他们调皮捣蛋恶作剧,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尊重儿童的天性不代表放弃对他们的引领,儿童文学的使命是把孩子带向更理想的状态,让他们变得更加开阔和深邃,而不只有游戏和娱乐,不只有自由和张扬。”方卫平说。

如何顺应社会的发展、拓展童书的边界也是近年来常谈常新的话题。方卫平认为,西方儿童文学所抵达的深度和广度值得国内同行借鉴。比如西方童书里讲一只怀抱着美好梦想的沙丁鱼如何被残酷地切割、腌制,做成沙丁鱼罐头,这样令人毛骨悚然的童话在他看来,以一种充满哲理隐喻的方式,告诉孩子们世界并非总是浪漫美好。而对中国童书作家来说,如何把展现深刻的社会人生真相和中国的文化背景、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思索的课题。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学斌认为,童年是透视民族历史的一面镜子,是映照现实的一双眼睛,也是参照未来世界的一个坐标,“今天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儿童文学能够找到通向儿童心灵的通道,在情感上亲近儿童,在语言上靠近儿童,看到儿童今天的现实模样和儿童发展的无限可能,看到他们的今天,也想象他们的明天。”

儿童文学作家祁智注意到,在时下的许多童书中,“风景”和“动作”已经消失了。缺乏“动作”,童书就越来越不好看,无法吸引儿童沉浸其中;少风景、少风土,童书就不再是从人间走出的,而是空洞虚浮的。如何打造兼具地域气韵、时代气象、审美气质的长三角儿童文学话语体系,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安徽少儿出版社社长张堃坦承,近年来快餐文化和碎片文化的侵袭,使童书出版业出现了放弃深度,追求速度、广度和利益度的倾向。上海少儿出版社总编辑陆小新也表示,出版社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不是依靠好作品来维持了,而是依靠更多更快的铺货来保证,重视“流量”甚于“质量”,这对中国儿童文学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长三角人”的抱团合作或有可为。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韩进建议:应继续办好长三角儿童文学论坛,有计划地策划论坛主题;成立长三角儿童文学联盟,联合区域出版机构,策划儿童文学活动;推出品牌产品,如编选《长三角儿童文学年选》,编著《长三角儿童文学发展史》,不断扩大长三角儿童文学的影响力。会上,由江苏省作协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共同建立的“江苏儿童文学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本报记者 冯圆芳

标签:儿童文学;长三角;童书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