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阿尔斯特在他1933年出版的《中国音乐》一书中说道: “中国的民族音乐只是光光的一个曲调,没有复音音乐”,然而,中西方文化虽有诸多不同,但艺术却是相通的,中国的民族音乐,尤其是多声部民族音乐,无论是多声部民歌,还是多声部器乐、说唱和戏曲音乐,它们的基本构成方式与表现方式都是单声部与多声部共存的,只不过其多声思维方式与形态特征不同于欧洲音乐而已。《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一书的出版,就是为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交流找到了共鸣之处,而这其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尤其是数字音频的伴书制作和发行,使得这部集研究、整理、资料为一体的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国家重点课题、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项目,能够更贴近读者,更方便书中内容的使用和传播。
《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共5册,在论述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的定义和类别、产生和发展、历史和现状、形态特征和思维特征、研究的方法和目的意义之后,分别从民歌、器乐、说唱和戏曲几个方面来研究。民歌主要从多声部民歌的发现与分布、题材内容、音乐形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器乐主要研究多声乐器与独奏中的多声形态、丝竹乐、弦索乐、吹打乐、鼓吹乐和锣鼓乐的多声形态几个方面;戏曲主要从唱腔中的重唱与合唱、唱腔与伴奏构成的多声形态、器乐中的多声形态等方面进行整理探究;说唱音乐主要从唱腔中的重唱与合唱、唱腔与伴奏构成的多声形态两个方面进行分类研究。如此成体系而又详尽的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在国内音乐界尚属首次,这其中又包含大量由作者长期采风积累所得的曲谱,民歌、器乐、说唱、戏曲中的部分内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抢救性保护。这类内容,丰富、庞大且难以表现,如果仅仅只有作者的文字叙述,让音乐“只可言传,不可意会”,则缺失了作为音乐最为主要的一种欣赏纬度——听觉。所以,在编纂这套书的同时,该书的出版机构——安徽文艺出版社,投入大量精力,为全书录制了上百分钟的音频演奏内容,涵盖了多段谱例,完全遵照原曲形式还原,在经过音量修复、降噪、剪辑、转格式等数字处理以后,上传至数字内容平台保存,读者只需要扫描书后面的二维码,进入播放程序,就可以欣赏各种书中研究的传统多声部音乐素材。目前这一技术虽然在其他面向大众的音乐类书籍中较为常见,但是作为珍贵的音源存档,且可以随时接受读者调用,其体量之大、内容之丰富全面、制作之精良,在文献研究类的音乐书籍中,实属罕见。
比之于使用磁带、CD等传统介质,且常年束于图书馆、资料库、电视台等高阁,难以查阅使用的珍贵资料音源储存形式,《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采用的数字音乐制作传播方式可以说是一种质的飞跃:从内容上,既能保证音源的高质量录制,又能做到多次使用音质无衰减,且不会出现传统介质物理损坏的情况,而从传播上,无介质意味着内容储存在云端,使用者无需查询相关资料库,无需另外寻找播放器材,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常用设备,即可以使用数字内容,这缩短了产品制作周期,减轻了出版单位的制作成本,同时也为音频材料的无门槛使用带来便利。《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的数字化内容,让国人可以看文字,听乐曲,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全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又能让海外的读者在研究时及时使用相关资源,以生动的形式,增进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在出版形式上的创新,为音乐类书籍,乃至所有传统文化研究类作品,提供了信息化时代的接入示范。这种创新如果进一步延伸,将有利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记录和传承: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介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多角度记录下来,再按照受众的不同种类、使用的不同方式,采用公众接受程度相当高的网站、APP、小程序、HTML5等开发形式,制作出多种数字产品,可以满足从大众知识普及,到资料存档、对比研究、教育教学等多领域的要求。这种全面的记录、发掘和展示,可以充分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手段,提升研究价值,提高社会关注度,从而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因为时间、空间和人为因素,而逐渐褪色、变味,甚至彻底失传。
技术传承经典,传统历久弥新,《中国传统多声部音乐研究》采用新技术,为传统文化内容的保护、传播和发展助力,值得我们鼓励和学习。(侯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