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鸡笼山下郁郁葱葱。一位母亲带着孩子走进一处院落,在年轻志愿者的讲解下,“跃”入历史的长河。“公元前472年,越国在长干里筑城,即南京城市的雏形——越城,南京千年文脉就由此肇始……”他们面前的展台上,1600年来对南京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近千条文学事件,徐徐铺开。这里,是世界文学客厅。
2019年10月,南京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文学之都”称号,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此称号的城市。点亮全球42城的“创意城市网络”中,六朝古都有了自己的一道光。
从那时起,这座城市以一场深入街巷的行动,让人们亲近、感受文学。《南京“文学之都”建设规划纲要(2020-2023)》提出,要打造1个枢纽性的世界文学客厅、N个示范联动的“文学+”空间、X个以共享坐标关联的文学场所,推动城市文学空间网络建设。
从“天下文枢”走向“世界文都”,南京正书写新的城市名片。
普通人有机会亲近大师
6月25日,位于北京东路37-5号的世界文学客厅里,南京燕子矶中学的师生们正在上一堂生动的文学课。“我们第一节课的任务是,分析鲁迅先生笔下病态读书人的‘病情’,给他们寻找‘病友’,开出‘药方’。”教师徐艳娟说。
这是“鸡笼山下文学课”系列活动的最新一期。作为一个开放性文学课堂,它邀请作家、诗人以及名校老师,在周末免费向南京市中小学生授课。过去两个月里,千余名学生陆续造访世界文学客厅,在“李白与金陵”“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漫步”“从京剧到阅读”等主题课程中,感受文学的多样性。
南京世界文学客厅在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对外开放。项目选址地,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文学馆。千年流转,文学仍是主题,但意义已大不一样。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专职副秘书长朴尔敏认为,它既是南京文学空间网络的中心和枢纽,也像是一个文学道场,为文学爱好者和公众提供文学交流和活动空间。
投用以来,这里人气不断。“大师课”中,毕飞宇、傅元峰等著名作家和青年评论家、高校学子共同点评、修改短篇小说,不少文学爱好者直呼,“体会到生活在世界文学之都的真实感和幸福感。”
“诗歌之夜”里,苏童、鲁敏、胡弦等作家、诗人跨界分享文学作品:法语、西语、意大利语等多语种朗诵,南京本土青年乐队改编诗歌并演唱。有作家现场感慨:在南京成为世界文学之都后,从今天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活动。
南京有近900家阅读组织,每年举办各类阅读活动1.5万余场,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96.53%,每天阅读1小时以上人数超六成。让普通人拉近与大师、作品的距离,是南京接下来的重点。朴尔敏表示,南京城市文学空间网络已基本成型,并以每年十余个节点的速度扩容,下一步要产生联动。“每年的南京文学季,一些文学场所都会举办文学交流和展示活动,但这还不够。未来我们希望建立起直播矩阵,任意一家场所举办活动,都能在其他场所通过直播观看,最大程度共建共享。”
让城市处处氤氲书香
6月25日,熙南里街区的复兴书店门口,主理人豆子(化名)把一块写有“世界文学之都地标网络”的圆形铭牌,挂到了墙上。字样显示,它是南京第168号文学地标。
凤凰云书坊、南大黑匣子、先锋书店、锦创书城……南京在主城内选取13家成熟的文化空间,运营面积均在400平方米以上,形成一批城市文学客厅。但同时,一批规模不大却各具特色的独立书店,反而构成更大规模的文学地标。去年,南京在全市文化景点、故居纪念馆、书店文创等文学场所挂牌“文学地标”,即“1+N+X”中的“X”,共计255处。
刚收到铭牌时,豆子太忙没顾上整理,把它放在一堆书上。有来访者眼尖看到,专门询问,那一刻,豆子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能感觉到自己也参与其中,还是挺荣幸的。”
她从父母那里接手这家店。此前,复兴书店在汉口路开了20多年,主营文史哲类古籍和艺术类画册,顾客多来自南大师生。2020年,书店搬到熙南里,但豆子每次在书友群发布新书信息,仍有不少老主顾老远跑来买。今年“五一”当天,书店涌进3000多人,年轻人是主力,近六成顾客买了书。老书店依然受大家欢迎。
“一家书店存在的意义不止是书本交易。尤其老书店,是南京城‘文气’的重要一部分。”朴尔敏告诉记者,复兴书店当初被运营方吸纳到熙南里街区,就是想以文化的力量,让城市更新滋润人心,为街巷复兴赋能。南京要构建有魅力的文学网络,不能忽视那些藏在角落里的独立书店。
去年起,豆子在书店门口办起“复兴书市”,18家独立书店老板赶来捧场,“古籍、旧书、乐谱,有点年头的都卖”。还有学者薛冰、设计师陈卫新做客书店后院,和市民读者分享交流,主题就是“南京书市变迁与城市文化复兴”。目前,这已成为复兴书店每年的“一件大事”,也是文学拥趸们心照不宣的约定。在豆子看来,这就是一家书店能为城市作出的贡献。
从载体到主题都在破圈
安徽人万俊在南京城有自己的一方小天地。80平方米的桐月春至茶馆门面里,堆积着旧时光:印着“鼓楼饭店”的瓷盆,风干的南京牌肥皂,西湖饼干盒和银耳麦乳精罐,南京朝阳服装厂的呢绒上衣盒,大小思古巷、琵琶街等门牌路牌……
2006年,万俊在旧货市场花5元钱淘来一个老式热水瓶,从此开始收藏老物件。以南京为中心,他跑遍苏锡常和安徽的旧货市场。老城南大规模拆迁时,他每天去施工现场“寻宝”,把人家不要的东西一件件捡回来。“它得有50年了。”万俊指着架子上最小的一台熊猫电视机,“上面的痕迹和味道,都是逐年累月攒下来的,这就是一座城市的旧时光。”
朴尔敏坦言,刚开始考虑吸纳这家茶馆时,多少犹豫过。“它当然也卖书,但又不是纯粹的书店,能不能作为文学之都的地标呢?思来想去,我们还是决定挂牌。”
“文学之都,不局限于纯文学的载体和主题。”她告诉记者,文学、戏剧、非遗乃至老物件,都是构成南京城文化底蕴的场域,同时它们本身就具有文学性,它的内涵需要不断拓展边界。
万俊也认为,文学客厅是可以裂变的。“看看书、喝喝茶、写写字、聊聊天,甚至一时兴起掌勺炒个菜,这些活动本来就真实存在于中国文人的创作和生活中。南京是包容的,文学之都也要追求一些多样性,让大家尽可能回到自然的生命状态中,再去讨论文学。”最近,他在浦口老山里的响堂村开了新店,有二手书,也有老物件,将来同样要挂牌文学地标。
从城市到大山,南京的神经末梢都有文气在涌动。南京在400万份文献、200多位历史人物、600多个文学故事中,提炼编织出一张城市文学地图:拥有500多个文学地标的“探秘文都”微信小程序,让市民游客置身城市任何一处,都能查找最近的文学场所,探景、探馆、探书、探剧、探店。
在南京城市文学空间规划中,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文化场所、科技园区、街头转角,都可以涵养文学气质,打造成新型阅读空间。“通过推动城市文学文化IP和旅游、创意、商业、影视等充分融合,实现文学之都的城市理想:人们徜徉在南京,可以处处感受到文学的气息,拥有诗意的生活。”南京市文学之都促进会理事长潘谷平说。
新的时代,这座城市渴望讲出新的文学故事。
□ 本报记者 董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