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乡村振兴十年交出靓丽答卷,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也被文艺工作者以戏剧的形式“记录”在舞台上。十年来,江苏广大文艺工作者直面时代课题,以人民为中心,扎根基层,创排了上百部大型乡村舞台剧,其中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话剧《枫树林》分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村里来了花喜鹊》入选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展演剧目。 从“十年”看“十年”,舞台上演的精彩剧目,漫卷的正是江苏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紧扣时代脉搏,
写出乡村“行进的步伐”
乡村振兴,写在大地上,演在舞台上。围绕“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重要课题,江苏用近十年的实践交出一份高分答卷,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富矿”。
“在江苏,我可能是农村题材戏写得最多的编剧!”60后袁连成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也是盐城市一位多产剧作家。近15年来,他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苏北农村度过,和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写下了40多部乡村题材剧,涵盖淮剧、淮海戏、扬剧、黄梅戏、丹剧等多个剧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常年“泡”在苏北农村的袁连成敏锐地发现,乡村的基层带头人——“村官”身上特别有戏。他用十年时间,为涟水县淮剧团创作了“村官三部曲”:《鸡村蛋事》,一位叫常莹莹的大学生村官来到苏北田庄后,助推老支书转变观念,把村子建成了有名的养鸡村;《留守村长留守鹅》,偏僻的汇水村,村长陆二黑带领留守妇女养鹅致富;《村里来了花喜鹊》,文化扶贫干部“花喜鹊”,返乡工作后利用喜鹊村原有自然、历史条件,挖掘非遗文化“淮海锣鼓”,用文化和乡愁将喜鹊村改造成“最美村庄”,走上一条特色脱贫之路……
为什么对“村官题材”情有独钟?袁连成说,农村是他取之不尽的题材库,农民是他创作乡情的新导航。“过去我在农村采访的时候,发现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了,留守的老人年纪又大了,以致于有的村庄连村书记都选不出来了。如今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和青年干部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到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去,他们为乡村建设带来新的视野和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这些精彩的变化值得书写。”
十年来,像袁连成这样优秀的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精心创作,让乡村振兴“行进的步伐”在江苏舞台上留下了一个个踏实的脚印。
由省文化厅出品的原创话剧《枫树林》2013年在南京首演,该剧以吴仁宝、常德盛、郁全和、李元龙、张雅琴等一批江苏好村官群像为生活原型,讲述了南京郊区枫树村村官向南生命最后90天的故事,成功塑造了一位优秀村支书的感人形象。该剧后来又被改编成京剧《向农》。
由滨海县淮剧团创排的淮剧《首乌花开》讲述了“第一书记”于思和来到大淤村扶贫,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带领村民们通过规模化种植首乌脱贫的故事。在题材上聚焦产业扶贫的生动实践,舞台与现实“零时差”。
围绕一张私人消费发票能不能报销,阜宁县淮剧团的《十品半村官》展开一波又一波喜剧冲突,勾勒出一则“谁来管村官”的现实故事。“小小村民主理财小组组长,不是‘官’却管着‘官’,展现的是我们中国农村文明的进程。”一名观众如此评价。
“黑马村没马,但黑马村的人要以梦为马,还要一马当先……”这是话剧《白马河畔黑马村》中的一句慷慨誓言,喊出了乡村振兴的决心和信心。作为2021年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投入剧目,该剧构建了两代村支书接续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关注新时代农民的所思所想,展现重塑绿水青山、重树精神信仰的动人故事。
扬剧《亚夫新传》讲述的是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赵亚夫在戴庄推广生态循环模式种植水稻的故事,以绿色发展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编剧陈明坦言,采访赵亚夫及其团队的过程,让他想到了采访袁隆平的经历。“大家都知道袁隆平追求高产,但我采访过袁隆平团队,他有另外一个更大的目标,就是让中国人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而所谓的吃好就是做循环农业。两位农业科学家为什么想到了一起?就是因为绿色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
“到底什么是乡村振兴?农民应该怎么当?科学家应该怎么干?当地的决策层究竟该如何做好乡村振兴发展的规划?”陈明认为乡村振兴剧来源于乡村,也能反过来带给乡村一种思考。他将焦点对准了农民科学家这一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带给农民的新眼光、见识和信心,也将赵亚夫掏心窝子的话搬上舞台——土地是爹,土地是娘,它养活了我们,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科技程度多高,我们还是要把土地当成爹娘一样孝敬!
彰显江苏特色,
呈现“丰满又多元”的乡村
全力奔跑的中国乡村,不啻“千人千面”。如何挖掘江苏各地的特色,呈现最为丰满、立体同时又个性独特的新乡村面貌?
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以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这个IP为主角,抒写了农民在各个历史时期,为土地、为生存、为吃饭问题挣扎、煎熬的心路历程。土地的归属问题是这部剧的核心矛盾,究竟是固守土地做传统农民,还是将土地交出,转型为领退休金的工人?这成了晚年陈奂生面临的新选择。该剧以小人物的命运波折反映家国沧桑,同时写出了农民善良和坚韧的个性。
长江十年禁渔,江苏近3.9万名渔民全部“洗脚上岸”,他们未来的生活怎么办?继《陈奂生的吃饭问题》之后,常州市滑稽剧团今年带着全新力作《黑皮书记》登上舞台,展现长江大保护的时代背景下新时代的军民鱼水情。常州市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编剧张军告诉记者,在创作时他走访了常州十多个村庄,其中春江镇上岸转型当护鱼队的一群渔民是他重点描摹的对象。
江苏乡村形貌多样,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盘活现有文化IP,也成为“退捕渔民”走向新生活的“抓手”。
江苏省淮海剧团国庆前刚刚首演的淮海戏《荡湖船》讲述的就是苏北洪泽湖边一个渔村如何挖掘恢复民间传统“荡湖船”、建成“荡湖船”民间文化特色村的故事。通过命运沉浮的篾匠“皮二”背倚传统文化、走向新的小康生活的故事,展现了将民间非遗融入乡村振兴的探索,歌颂了乡村工匠精神。
袁连成今年还有一部新戏是由淮安市淮剧团演出的现代淮剧《村官八把手》,被称为江苏第一部河长大戏。《村官八把手》以淮安秧歌“格咚代”为创作素材,在突出时代性的基础上,融入了生活化和戏曲化元素,注重乡村特色和喜剧特点,以散文诗般的画面再现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运河农家生活。袁连成说:“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大运河’的省份,水域面积占16.9%,位列各省之首。在全省各级约5.7万河长中,‘村级河长’又是创新亮点。我要把水韵江苏的故事,说给更多人听!”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题材优秀艺术作品创作,今年7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要求发挥江苏省“文华奖”“五星工程奖”评选导向作用,加大对乡村题材艺术作品创作的扶持力度,推动创作辅导孵化。引导演出企业、演出团体、艺术院校、艺术工作者深入乡村、扎根基层,组织推出一批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和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剧目。
“乡村振兴不光是盖了多少房子、修了多少路,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乡村一种关于未来的眼光和信心。”早在十几年前,陈明就在全国率先创作了留守题材舞台剧《十品村官》,不仅获得曹禺文学奖,也入选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百部优秀剧作典藏”。
“打工潮兴起的时候,农村的年轻人都跑光了,我就写了一个逆向行走的年轻人,他本来也要去打工,却因为种种原因被迫留下来做了村民小组长。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情感发生了重大变化,最后他说:进城打工是农民发财致富的一条路,但不是唯一的路,我们的脚下就有黄金在,只要自己肯苦肯干,把家乡建设好也是一条致富之路。”
数十年深耕乡村题材,陈明最大的感受是,乡村题材剧的创作,不能光看热闹,缺少思考;不能只追求主题的重大,而缺少动人心弦的力量;在以情动人的同时,更不能忘记要产生让人心灵震颤的力量。怎样才能讲好乡村故事,陈明认为,创作乡村振兴题材,绝不是三两天深入农村生活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真正地“扎”进去,“不仅对整个乡村的历史走向有所把握,还要对接大时代,对当下有精准的分析,由内而外塑造乡村的品格。”
现在江苏的乡村振兴题材剧创作主要集中在苏北一带,陈明认为,相比于苏南、苏中一带活跃的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前沿性的探索和尝试,我们乡村题材的舞台创作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从“演给农民看”,
到“走到全国去”
“近年来,江苏舞台创作旺盛,以这五年为例,每年全省创作的大型剧目在60部左右,其中聚焦乡村题材的,大约在10—15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我省乡村振兴题材的舞台剧创作,以苏北一带流行的淮剧、扬剧、淮海戏等三个剧种为主,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多个维度展现了我省乡村振兴的实践。不仅数量多,质量在全国也“叫得响”。
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话剧《枫树林》脱颖而出,一举摘得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当时已有多部影视、戏剧作品描写过村官题材,要想吸引观众,必须找到新的角度。为此,编剧孟冰三次深入江苏农村,采访了吴仁宝、常德盛等多个先进基层干部典型,在六合区大泉村李元龙家探访时,看到脸上写满沧桑的李元龙母亲,孟冰感触良多,“对外人来说,李元龙是个好村官,但对母亲来说,儿子离开的伤痛是一辈子的疼痛。假如生命再给他们一次机会,他们会对亲人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我希望观众从这个角度感受乡村基层干部的不易。”把乡村基层干部还原成普通人,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主人公不再是传统的“高大全”,而是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普通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却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设计,让观众感受一名普通党员的精神境界。
2019年,滑稽戏《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又以戏曲类全国第一的成绩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陈奂生一家关于“吃饭”的欢笑和泪水、经验和教训,说的是农民情、讲的农村事,折射的是时代的变迁与中国的发展。
在很多重要奖项中,乡村振兴类题材剧作成为近年来的得奖“专业户”,它们也将江苏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立”于舞台之上。其中,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十品半村官》获省文华大奖;淮剧《留守村长留守鹅》《鸡村蛋事》获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淮剧《十品半村官》《村里来了花喜鹊》《首乌花开》以及话剧《白马河畔黑马村》分别获2018—2021年紫金艺术节“优秀剧目奖”。
在一轮轮的精心打磨、不断上演中,江苏乡村振兴的故事从家门口走向全国舞台,辐射更多的人群。
《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创排至今除了在江苏演出外,还受邀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辽宁、山西、山东、河北等八省市演出,目前已累计上演近200场;讲述“时代楷模”黄文秀故事的锡剧《追梦路上》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时,在央视网等上线展播总浏览量突破1300万人次。县级剧团创排的《村里来了花喜鹊》《首乌花开》,分别受邀参加全国脱贫攻坚题材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和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反响强烈。
登得上首都大剧场,下得了乡村打谷场,带着大戏小戏精品,请农民们检验“演得真不真、像不像”。被评为“全国文旅系统先进集体”的涟水县淮剧团,无疑是江苏乡村振兴舞台剧创作的“大户”。
“只要车开得进的地方,舞台就能立马搭起来。”这些年,流动舞台车载着涟水县淮剧团的演员,穿梭在一条条乡间小路上,为百姓送戏到家门口。每次剧本出来,他们会不厌其烦地邀请专家和群众代表开数十次研讨会。从产业扶贫到乡村文化复兴,从物质富裕到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县级小剧团用十年奋斗,创造了戏剧界的“涟水现象”。在演绎扶贫故事的同时,剧团自己也脱了贫,从“演给农民看”到走向全国舞台,乡村剧团的振兴本身也是乡村振兴的一种体现。继“村官三部曲”之后,涟水县淮剧团又在继续谱写“党员三部曲”,首部《哎呦,我的憨哥哥》讲述的是苏北螺螺村普通党员王补丁带领老百姓在新农村建设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感人故事,将苏北农村基层党员的无私奉献“立”在了舞台上,告诉观众“共产党员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面对“乡村振兴”这样宏阔的时代命题,张军感慨乡村振兴是一个大课题,是一口深井,是舞台艺术创作值得深掘的宝库。“这里有新和旧的碰撞,美和丑的较量,真和假的激荡;有逝去的忧伤,也有新生的喜悦;有离开的遗憾,也有归来的奉献。”而在陈明看来,以什么样的眼光、立场和情感来进行艺术创作,最终决定了作品的呈现。他说,“相信未来江苏乡村题材舞台剧会不断推出更有大气象的作品。剧作家也要像作家柳青一样,真正走到农民中去,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嘘寒问暖!”
□ 本报记者 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