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青铜凤纹尊,中原和江南的“混血儿”
2023-03-17 14:56: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青铜凤纹尊。(南京博物院提供)

青铜器在古代是身份、权力的象征,只有贵族才能使用。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江南水乡出土的青铜器轻薄小巧、纹饰简洁,但记者在南京博物院《大江万古流——长江下游文明特展》上看到一件“另类”的青铜器,形体硕大厚重,纹饰丰富华丽,这就是西周时期吴国的青铜凤纹尊。

在夏代,已经开始出现少量青铜器,古史所记“夏铸九鼎”大概是中华青铜文明开始的标记。但到了商周时期,青铜器才开始普遍使用,使中华文明前进了一大步。尊是古代一种重要的宴饮酒器和祭祀礼器,主要盛行于商周时期,但风格不同,商代雄浑,西周精致。

据南京博物院展览部田甜介绍,这件青铜器重达18公斤,1976年12月发现于镇江丹阳司徒公社一个西周中期窖藏中,是目前所见吴国早期铸造最为华丽的青铜器。

这件青铜凤纹尊的主纹饰就是腹部的两对大型凤纹:顾首相对、羽冠卷曲、展翅扬尾,仿佛欲飞又止。凤的长冠卷曲于背翼之上,在青铜器凤纹样式中极为罕见。凤的冠、翅、尾、爪等方面处理得非常精巧,给人以高雅、富贵、神秘、庄严、生动的美感。

那么上面的凤纹有什么寓意呢?田甜告诉记者,青铜器的纹饰大致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饰等。动物纹饰是最为普通的纹饰,大致又分两类:一类是来自于自然界中的真实动物,如虎、象、熊、鹿、鸟、龟、鱼、蝉等;一类是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形象,如饕餮、虬、龙、凤等。在商与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纹饰大多是神话、幻想中的动物。这是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知识有限,人们会创造出一些怪兽,或者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对很多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进行解释。凤是原始社会人们想象中的瑞鸟,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是天下太平的象征,与龙一样,被人们认为是高贵、神奇的动物。青铜器上以凤纹装饰,是希望它保佑人们免受灾难,为远古先民克服外部困难提供了心灵力量。

不过让人感到好奇的是:这件凤纹尊与同年在陕西扶风县出土的丰尊犹如同胞兄弟一样相像。丰尊是西周时期中原地区极具代表性的一件铜尊,形状丰满、沉稳,装饰凤鸟纹,底部铸有铭文。这件凤纹尊虽然没有铭文,但外形类似。凤鸟纹是当时中原地区青铜器铸造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花纹,那么吴国出土的凤纹尊为什么具有中原风格呢?

镇江博物馆研究员肖梦龙告诉记者,从《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记载中也许能找到线索。3000多年前,周太王姬亶率领族人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他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想让姬昌将来继承王位。太伯为了成全父亲的愿望,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来到现在的江南一带,建立了吴国。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给江南士族注入新的发展动力。这应当是吴国凤纹尊极具中原特色的重要原因。

那么,又带来一个疑问,凤纹尊会不会本身就是在中原铸造,后来才被人带到江南的呢?

“两件青铜器看似相同,但也有细微差异。”肖梦龙说。第一、形制不同。丰尊显得稍高,凤纹尊显得敦厚粗大;第二、纹饰不同,丰尊凤鸟头上的冠是向前垂下来的,凤纹尊的冠是向后甩的;第三、铜器成分不同,经过专家大量测量和研究,丰尊为锡青铜,凤纹尊为铅青铜,都证明了凤纹尊确实是出自江南。

此外,凤纹尊腹部两对凤鸟之间各有一小型动物纹,头圆、眼凸、四足有长爪,也引起了专家的关注。

据郭沫若考证,此图像和金文(指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中的“鼋”字相似,“天鼋”与“轩辕”音近。《国语周语下》记载:“我姬氏出自天鼋”,因此郭沫若认为这是周人姬姓的族徽。吴国为周代姬姓封国,刻有此族徽图案的青铜凤纹尊在吴地丹阳发现,表明吴文化与中原文化关系极为紧密。

肖梦龙表示,两动物纹其中一只为长形体躯,另一只却为圆形体躯,似为一雌一雄,它们的尾巴像龟,然而四足却像蛙。龟纹常见于中原青铜器,常用作族徽标志,而蛙纹多见于南方青铜器。“因此,这件青铜凤纹尊是学习仿造中原的器物,但在器型纹饰上又异于中原,具有创造性,即把地方文化一些因素融合进去,彰显吴文化地方特色。兼具了中原地区的粗犷豪迈,江南地区的匠心巧思,是个正宗的‘混血儿’。可见长江下游的吴文化,既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结晶,同时闪烁着江南地区的智慧光彩,成为长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支重要血脉。”

□ 本报记者 杨民仆

标签:青铜;南京博物院;青铜器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