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基层院团扎根乡村沃土,捧出“沾泥带露”的创作硕果;一支支群众文化“小分队”用乡音土语唱出村民心里话,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近日,紫金文化艺术节采访调研团走进淮安市基层乡镇,切身感受在乡村文化建设的浪潮中,文艺团队“火”起来,基层文化“活”起来。
走进农民生活,把戏演给农民看
广阔乡村的火热生活,为文艺创作注入“源头活水”。9月18日,大型现代淮剧《村里有个管得宽》,作为2023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在涟水县文化活动中心上演。该剧由涟水县淮剧团创排,演农民的事、唱农民的腔,反映基层党员的使命担当。
“排演适合农民口味的现代戏、新剧目,是基层院团应有的担当和作为。”涟水县淮剧团团长翟永军说,10多年来,剧团用10多部接地气的好作品创造出淮剧“涟水现象”,“党员三部曲”等作品无一例外取材于农村生活,传达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展现强烈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新农村生活情趣。
“挖”基层题材、演农村戏,涟水县淮剧团成员一年到头在村里忙碌。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临时搭起的舞台上,国家一级演员、“白玉兰”奖获得者许晴的生动演绎,赢得村民们喝彩不断。“我们每次演出都会和农村观众面对面交流,把他们的表现记在心里,搬到舞台上。”许晴说,只有真正走进农民生活,农村戏才能触动人心。
与乡村同行,为人民而歌,让演员们更加领悟到基层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
农民自编自演,把家乡“唱”给你听
在江苏,民间文艺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9月18日,涟水县南集镇范荡村内的戏曲大舞台锣鼓喧天,范荡乡土文化艺术团的演员们带来自编自演的淮剧、舞蹈、快板等节目。50岁的于爱梅和搭档王素珍演出的节目是表演唱《父女逛范荡》,她惟妙惟肖地反串“爸爸”,和“闺女”逛出了范荡村风景美、人和气、孝老爱亲乡风正,诙谐又传神的表演赢得叫好不断。
“下地干农活、上台能演出,我们是范荡土生土长的农民艺术团!”于爱梅自豪地说,艺术团的演员都是本乡农民,平时利用农闲时间自编自演,乡间地头就是舞台,“党中央的好政策,地方上的好举措,村里的好人好事,我们都唱;身边事,心里话,让人一看想看,一听想听。”
范荡村党总支书记范加金表示,乡土文化艺术团的活跃,给仅有500多口人、人口偏老龄化的范荡村带来丰富的文化生活,让文明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去,“小节目讲得出大道理,艺术团成员们为大家传播政策、科普知识,积极传递正能量,不知不觉间消融了邻里矛盾,让乡风更加和谐。”
盱眙县淮河镇活跃着多支居民自发组建的艺术团,演绎出别样的晚年生活,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感染更多人。“排练场地、服装道具,政府都给支持。我们送戏下乡,老百姓特别欢迎。”淮河镇艺术团团长刘夕梅说,“老有所用,大家乐在其中。”
在基层治理中,群众文化持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和涵化作用。当下,江苏各地利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这一“硬件”优势,蓬勃开展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双千计划”,加强对民间文艺团队的扶持与培育。
“土味儿”文化,唤醒乡土文化自觉
文化浸润,让村有村味,乡有乡愁。随着基层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传承弘扬特色乡土文化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小淮戏,是由淮剧衍生出来的地方小剧种之一。在范荡村,村民无论老少,都可随口哼唱一段。为了保存、传播小淮戏文化,范荡乡土文化艺术团向民间艺人、淮戏演员悉心请教,镇、县文化局和文化团体也派来专家进行艺术指导,共同复排小淮戏的唱段,在创排、表演节目时融入小淮戏唱腔,让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9月18日晚,涟水县涟城镇“百姓大舞台”开场,看着台上演员唱得起劲、台下观众集体喝彩,“百姓大舞台”负责人、涟水百姓大舞台艺术团团长陆金萍一脸自豪。2016年底,“百姓大舞台”在县中心的原县人民剧场院内搭建起来,坚持每周六免费为市民观众演出,8年来义演500余场,惠及群众50多万人。
“周周唱”,面临着演员义演、经费自筹等现实难题。一开始,大舞台上没有顶,下没有座,演员自费买道具和服装,化妆全在露天。这些困难没有动摇陆金萍的决心:“一直希望办一个舞台,让家乡老百姓出门就能看到喜欢的节目,特别是我们的地方戏淮剧。”8年来,不仅涟水百姓大舞台艺术团成立了,而且舞台场地扩建到可容纳1000多人。有时,陆金萍还开上舞台车,艺术团送戏下乡到最偏远的乡村。
“艺术团里都是业余演员。”陆金萍说,从来没上过舞台的50多个文艺爱好者,聚集到一起就聚起了一团火。
□ 本报记者 吴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