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让“桃花坞木版年画”重返日常生活
2023-11-30 10:18: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1月22日,小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桃花坞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乔麦在朋友圈发了一幅年画,年画中一锅热气腾腾的砂锅鱼头,奶白色的鱼汤冒着泡,不远处茶梅绽放。这是小雪节气,苏州人饭桌上的真实写照。

今年,乔麦以苏州二十四节气美食为主体,辅以花卉和织锦纹样,创作了24幅桃花坞木版年画,记录姑苏的岁时风物。她希望以这样接地气的方式将苏州人的生活铺陈开来,让“桃花坞木版年画”这项传统民艺重回人们的生活。

“无画不年”,曾是苏州人的一句老话。桃花坞木版年画,这项始于明盛于清的传统技艺,继承了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线条细腻,色彩淡雅,寓意丰富,极具人文气息。2006年,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然而,随着过年贴年画风俗逐渐凋敝,这项技艺几近失传。

出生于1982年的乔麦“入门”时,恰逢这项技艺的“低潮期”,当时,她在学校展览上被年画秀丽雅致的风格吸引,便义无反顾一头扎了进去,前后师承桃花坞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房志达、王祖德大师,如今已有20个年头,谈及当初的选择,乔麦的回答就干干脆脆四个字:因为喜欢!

年画创作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乔麦认为,桃花坞木版年画技艺上一定要原汁原味保留传统,但在内容表达上,必须体现创新性和时代性。

传统年画多以祈福纳祥、趋吉避凶题材为主,乔麦将传统年画中的元素提炼出来,融入了江南风光与自己的心境,创作了《午候》《江南》等系列作品。2023年发布的《姑苏二十四节气食景图》系列版画,分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个部分,人文匠心的风雅精致,张弛有度的忙闲自如,精致的“苏式生活”在一幅幅作品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每年创作一幅生肖年画,是乔麦坚持了10多年的习惯,去年《儒虎添翼(亿)》中,构图最中间的是一只老虎,虎背翅膀延伸出“一亿通宝”铜钱,寓意生活上“儒”虎添翼,画面内部的牡丹花、石榴寓意吉祥富贵,外圈的钟表、音符寓意珍惜时间和倾听自我。记者采访她时,乔麦正在构思龙年生肖图,她准备将C919、芯片突破等2023年国家大事记元素融入到龙年生肖年画创作中。

这些年,乔麦一直在尝试拥抱各种可能性,积极地用年画的美好寓意点亮现代生活,推出了丝巾、拎包、桌旗、餐垫、抱枕、保温杯等文创产品。她还开发了年画体验课程,打造年画主题民宿……她希望通过这些“跨界”让年画变得更时尚、更现代。

制作年画是个艺术活,也是个技术活儿。乔麦介绍说,一幅年画的创作分为画稿、刻版、印刷、装裱、开箱5道工序,“学会画稿要5年,学会刻版要4年,学会印刷要2年……”与其他木版年画相比,桃花坞木版年画的独特之处在于套色印刷,完成一幅年画,通常要刻制10多个版,每个版刻制不同内容,即便是四五年的学徒,也不敢自称熟练掌握了这项手艺。

这两年,乔麦明显感觉到,对桃花坞木版年画感兴趣的人多了,时常有外地团队来预约她的年画体验课,工作室来了新学徒,一位90后,一位00后,他们伏案刻版的样子让乔麦很欣慰。

乔麦的年画工作室位于姑苏区的一条老街上,门面不大但别致,她喜欢泡上一壶茶,打开工作台灯,用拳刀安静地刻版,这个时候,她的内心最踏实。

对乔麦而言,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人的纸上理想国,她期待更多人发现它的美好。如今这项技艺已经敞开了心扉,笑眯眯地盼着年轻人进入它的世界,面对越来越多慕名来工作室的年轻人,乔麦都会停下手上的活儿迎接他们,邀请他们体验刻版、印刷等制作过程,“真好,我们又多了位喜欢年画的朋友!”

□ 本报记者 周 娴

标签:年画;木版年画;桃花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