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 张琦 摄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热播,让江苏非遗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近日,由巨量引擎、光明网等发起的“焕新非遗”江苏站采风行动再次走进苏州。锦上添花的苏绣、“中国风”的苏扇、指尖上的绝活核雕……在“非遗守艺人”数十年的坚守、探索、创新中,这些岁月沉淀下的“苏作”穿越时空,焕彩现代生活。
针针不息,看苏绣融入日常“七十二变”
走进苏州光福镇工艺文化城,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市级)传承人府向红的“向红绣府”让人眼前一亮。
苏绣历史可追溯到26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名列湘绣、蜀绣、粤绣等“中国四大名绣”之首。在府向红的手中,“老手艺”有了与时俱进的“新应用”:桌面上、展示柜里带有苏绣元素的鼠标垫、手机套、笔记本、衣服、拎包、戒指、耳钉,无一不是巧妙地将古老手艺镌绣在日常生活场景之中。
府向红,1967年生于苏州吴县光福镇窑上村,在她成长的年代,村里90%的女性都是绣娘。改革开放后,府向红也曾和很多同伴一样放下针线去工厂,却最终被热爱“绑”回绷架前,26岁组建自己的绣娘团队,承接大量来自日韩、欧美的订单,49岁成立“向红绣府”。躬耕刺绣事业40余载,她参与北京APEC会议“新中装”绣制,绣制的作品《敦煌》《凤凰来仪》分别亮相巴黎时装周、北京国际时装“明礼”高级定制华服发布会,复制的清代乾隆皇帝龙袍亮相北京国际时装周……在女儿的参与下,她的苏绣有了更年轻、多维和生活化的展示。
“非遗”来自生活,但眼下她正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再美的东西如果得不到很好使用,它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在府向红看来,“绣”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生活。只有让非遗的使用场景与现代生活产生更多的连接,非遗才能“活”起来。
她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古老“非遗”开始转变思路。上周,苏州就开展了2022苏州文化遗产日“非一般的集市”活动,把具有苏州特色的各种“非遗”技能与产品集中在一起展示,点亮夜经济的同时,也赋予非遗一张更为时尚的面孔。
非遗如何走进生活?府向红特别提醒,巧思之余须建立真正的用户思维。“比如服装类的非遗手工艺品,你要考虑顾客买回家贴身穿是不是舒服;都是刺绣,挂在墙上和用手触摸,欣赏的维度也是不一样的。从选材到工艺,美观之余,使用功能和使用的持久性也是非遗手工艺品能不能更好地走向市场、走进生活的关键因素。”
直播引流,鬼斧神工的技艺不是传说
在离府向红不远的舟山村,76岁的非遗项目(光福核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宋水官,已在直播间里深耕多年了。走进位于吴中区的“中国核雕第一村”舟山村,上百家的店招清一色地与核雕有关。宋水官的工作室也是他的家,门口摆放的一件核雕作品引起了大家关注。
核雕是一门传统技艺,以质地坚实的橄榄核或桃核作为原料,艺人们根据果核的天然形状、麻纹、质地,随形就赋,精心布局,进行创作。“刀锋游走处,入核如有神”。宋水官给自己的这件作品取名为《乘风破浪核舟记》,一枚橄榄核上融合了镂雕、浮雕、立雕、微雕等多种雕刻工艺,刻画了23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而最奇妙的是,核雕船上的八扇微型窗户还能打开。
如果不传承,这样鬼斧神工的雕刻技艺以后恐怕只能是传说!所幸,“宋水官们”赶上了好时代。2008年,苏州(光福)核雕被录入第二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2、3,上链接!”看到手机里,年轻的徒弟在抖音直播间卖力地“吆喝”核雕手工艺品,屏幕下方网友滚动刷屏:“想要!想要!想要……”76岁的宋水官思绪万千。
1946年,宋水官出生在舟山村。数十年来,他见证了核雕在岁月中的进阶:样式从最初的20多个变成10000多个,从模仿到创新。他也亲身体验了核雕销售渠道的变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点对点销售,到如今的线上线下两开花。
宋水官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核雕销售只能靠两条腿“跑”。那时候,全国各地跑码头推销是他生活的常态。“没钱,只能买火车站票,一路站到北京。白天推销,晚上没钱只能住浴室。”
如今,一方小小的屏幕就将手艺人与四面八方的消费者紧密相连。“过去学核雕是为了生活,现在两样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苏州核雕再一次受到人们的喜爱,既可以欣赏,实用性也大大增强。大约四年前,我开始尝试网上直播销售。对于非遗手工艺品来说,最好的保护就是买卖。”在不断地摸索、学习下,目前宋水官的抖音核雕基地发展势头很好,“300家企业一年销售额最好的时候能有三四个亿!”宋水官乐呵呵地说,现在甚至有大学生跑来跟他学艺,这让他对把老祖宗传下来的核雕技艺传承下去有了更多信心。
文化审美,“扇”出沁芳中国风
每到夏天,苏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苏扇的身影。而在绢宫扇、折扇、檀香扇这“苏州三把扇”中,檀香扇尤为特别。
“日日花香扇底生”的檀香扇自然就是具有嗅觉符号的中国元素。用檀香木制扇源于明末清初,由折扇演变而来,为我国首创。
“以前一把小的檀香扇是很名贵的,相当于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但那时苏州人嫁女儿,总要给她陪嫁一把扇子。一是把最好的东西给女儿;再一个是坐轿子摇扇子,幸福快乐一辈子!”在苏州如意檀香扇厂,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琴笑着说。
一截木头究竟如何变成一把扇子?陈琴介绍,苏州檀香扇的制作工艺分为开料、锯片、拉花、烫花、雕花、画花、组装等,多达14道。其中尤以拉花、烫花、雕花、画花“四花”见长。她指着一把具有现代书风技艺的扇子——秋风纨扇说,从设计、构思到最后成型,即使有好多师傅一起配合做,这把扇子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完成。
陈琴专业从事苏扇设计、檀香扇烫画技艺四十年,檀香扇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她不断思考的问题。取材于印度进口的老山檀香木,以之扇风,清香四溢,却也有材质越来越稀缺、价格居高不下的缺点;从设计、拉花、烫花等需全手工制作,产业化困难;从业者技艺要求高,还要有绘画基础,加之市场化不足,徒弟来来往往,能留下来的少之又少。
怎么办?陈琴发现改变正在发生。一方面,采用澳洲檀香木等替代材料,不仅采购价格下来了,还可以使用半手工、半机工的方法来制作,产量也跟着上去了;另一方面,也带着年轻人的思维,开始做一些更加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的檀香扇衍生品。而她自己,则继续在研究技艺、传承文化上下功夫。“非遗,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力。但是就像快餐和满汉全席的关系一样,非遗的传承发展也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引入年轻的设计人才,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非遗人也需要耐得住性子,在坚守中不断精进技艺。”
一面苏扇,多少江南。如何在方寸木片之间将文化传承娓娓道来,苏扇的传承者们还在继续摸索。
□ 本报记者 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