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面条协会向新华日报读者热线(025-84701119)反映: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宝堰面条,月初喜入镇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没想到,“宝堰面”竟然下了“双黄蛋”,除丹徒区“宝堰干拌面制作技艺”外,润州区“宝堰面制作技艺”也进入名目。对此读者提出质疑,润州区凭啥“抢”丹徒区的非遗项目?
丹徒面条“扩展”到润州
记者查到,4月13日,镇江市政府《关于公布镇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将“丹徒宝堰面制作技艺”列入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申报地区或单位为“丹徒区(宝堰干拌面制作技艺)、润州区”,保护单位为“宝堰镇文体广电服务中心和‘南乡一绝宝堰面馆’”。
对此,宝堰镇面条协会秘书长李国平既诧异又愤怒,“润州跨区域申报宝堰面条,作为宝堰人不能接受!”
4月23日下午,镇江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长李良武告诉记者:“去年,宝堰面条已分别入选丹徒区和润州区非遗项目。此次市级评审,程序规范、适用法律正确,评审结果公开透明,而且是5位专家全票通过。”
李良武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等于商标注册,并不是说一个地区申请了某项非遗,就等于拥有该项目的所有权。而且,非物质文化具有活态传承和流布性特点,这就要求在推荐非遗项目时,拋弃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着眼于非物质遗产的全面保护。
评审专家也认为,润州区“宝堰面制作技艺”由“丹徒区宝堰干拌面制作技艺”项目扩展而来,所以丹徒位置排在前面。此次增加一个项目保护单位“南乡一绝宝堰面馆”,有利于“宝堰面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提升其在更大区域的传承力和影响力。
润洲非遗面条产自宝堰
拥有43家成员单位的宝堰镇面条协会对此并不认可。4月25日,记者来到宝堰镇世纪大道商业街,80米长街道两侧,就分布11家面馆。
店主窦国建告诉记者,传统宝堰面只在宝堰镇范围,他的店最多一天卖过400碗面。开在润州区的“南乡一绝宝堰面馆”店主胡仲华也是宝堰人,听说在润州区开了两家分店。
“胡仲华申遗宣传片是在是宝堰拍的。”一位面馆店主打开手机中的视频,只见宝堰老街及街上某面馆生面制作的时长有一分半钟,而整个视频不过四分多钟。
“他润州店里的面条,是从宝堰镇拿去的!”窦国建手指斜对面一家深蓝门头的生面制作店说,“每天从这家拿货,宝堰街都知道。”
4月25日,记者来到润州区火车站北广场“南乡一绝宝堰面馆”,只见墙上贴着宝堰老街及宝堰面的宣传画。店员称“面条正宗,是店里师傅自己做的”。
记者将了解到的情况通报镇江市润州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4月26日,该局给本报发来一份“情况说明”:“经认真核查,2008年以来,胡仲华在润州等地开设了‘南乡一绝宝堰面馆’,2004年和2006年还先后注册多个类别的‘宝堰面’商标。胡氏‘宝堰面制作技艺’传承族谱中,胡仲华及上三代皆为传承人。由于胡仲华为宝堰人,加上申报项目为‘宝堰面制作技艺’,故申报视频取用了宝堰镇的一些拍摄镜头。”
三代皆为面条传承人?
4月27日,记者来到胡仲华老家——宝堰镇鲁溪村。
胡家老邻居、74岁谭老保说,胡仲华爷爷在水电站工作,他父亲是泥瓦工,以前曾在苏州某矿干过,两代人都没有开过面馆。记者随后又走访村里10多位胡家近邻,他们均否认胡仲华的爷爷和父亲经营过面馆。
村民胡小华透露,胡仲华父亲一辈子做瓦匠,“胡仲华面条技艺应该是跟他姑姑家学的,并不是上两代传承的”。
“宝堰干拌面的传承谱系清清楚楚。”宝堰镇党委宣传委员倪立伟说,该面清代以来传承群体、主要传承人的世系繁衍、血缘关系、传播传承活动等信息一应俱全,其他地方根本没有,如有也是虚假的。
记者多次向润州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化产业科副科长韦文胜提出,查阅润州区“宝堰面”申遗文字材料,截至5月3日记者发稿前,对方一直未予回复。
跨地区申遗有两个条件
丹徒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文化产业科长刘莉向记者证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润州区于2019年8月将“南乡一绝宝堰面馆”申报的“宝堰面制作技艺”确定为区级非遗,更不知其又向市里申报了市级非遗。直到第六批市级非遗公示,才知道润州区成功“搭上了便车”。
非遗项目能否跨地区申报?中国非遗保护研究中心主任朱小健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典型地代表所在地域的特色,离开了该地域,便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条件,也就谈不上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跨地区申请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要保证传承技艺是真实的,还要有三代完整传承脉络且可追溯可考究。申报过程中,文化部门一定要核查申报材料。”
有关专家认为,胡仲华通过“南乡一绝宝堰面馆”把宝堰面带入镇江市区,在推广宝堰面条方面确有部分功劳。但其传承脉络不清晰,制作技艺时间和掌握时间也存疑。既然丹徒方面质疑,有关部门应主动做好甄别、告知、解释、协调等工作。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院长胡爱英建议,要建立申遗多重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细化非遗申报立项标准,包括“百年历史考证”“流传情况考证”“社会影响考证”等细则,并严格把关,根据细则审查申报理由。同时,有错要纠,对造假的非遗项目,坚决要求退出,并追究主管部门和申报人的法律责任。(李晞 黄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