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020180517505687875841.jpg
南通非遗板鹞风筝乘风翱翔
2023-07-21 10:4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不绝,伴随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着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小小的风筝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被赋予了不同的称呼,有“南鹞北鸢”之说。其中,“南鹞”指的就是江苏南通的板鹞风筝。早在2006年,板鹞风筝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有国家级传承人1位、省级4位、市级17位、县区级5位。

板鹞风筝是名副其实的艺术瑰宝,融雕、扎、书、画、绣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凝聚了这块江海平原上历代风筝爱好者的聪明才智。南通市民协副主席、南通市风筝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高级工艺美术师、非遗传承人姚建强告诉记者,南通滨江临海,不少渔民放风筝是为了看清方向,同时掌握风力的大小以便于出海。更有意思的是,在抗战时期,如果侵略者没有进村,平潮一带的百姓就会放起“顺风旗”风筝互报平安。可见,风筝文化在南通得以绵延不绝,很大程度上和其融入南通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与常见的燕子、金鱼等形状的风筝不同,板鹞风筝以六角风筝为主,数个组合可以变出“七星串联”“十九星串联”等样式。而最具特色的在于风筝上一排排的哨口,飞舞在空中时,风力鼓荡百哨齐鸣,一支雄壮的空中交响乐便即刻响起。姚建强告诉记者,板鹞风筝最核心的地方就是风筝的哨口,其中桶型的称“哨”、球型的称“口”,材料以葫芦和竹子为多,哨口的大小形状和材料的差异,使风筝发出的音量、音质、音调也千变万化,“会扎风筝和画风筝的人有很多,但要把板鹞风筝上的主哨做好是不简单的,要想做好哨口,要花上十几、二十年呢。”复杂的造型以及大小各异的哨口,让板鹞风筝在天空飞舞起来可不简单。姚建强表示,做出一个优质的板鹞风筝还需要了解一定的空气动力学、音响学和气象学。为了研究好哨口,他专程到上海同济大学做了“哨口与风筝的风力测试”,验证了自己掌握的数据理论。

板鹞风筝不仅是文体相融的运动器具,更是值得欣赏、收藏的艺术品。然而,这门非遗技术的传承和推广过程中,需要克服种种难题。南通市风筝协会第一副主席、非遗传承人张栋明告诉记者,早在20多年前他们就组织去山东潍坊了解风筝产业的市场化运作,学习相关经验。但板鹞风筝制作的难度大、价格相对高,“更关键的是放飞板鹞风筝起码要两个人或以上,这是一个需要掌握好平衡的风筝,一般人初次拿到这个风筝想要放起来可不容易。”

为了更好传承和发扬这项非遗技艺,姚建强作为非遗传人,采用了家庭传承、师徒传承、口头传授等多种形式,同时采用印刷形式降低手绘风筝布料的成本等手段,更好推动板鹞风筝走进市场。南通市风筝协会则积极推动相关课程走进南通当地大学,带领大学生们绘制风筝,再用线串联起来,“刚好有风的话,就带着学生们去放自己亲手做的风筝,学生们都很开心,这样的传承才有意思,才能走进他们心底。”张栋明说道,他们还培养了不少学校的老师成为风筝裁判。

不仅于此,南通市风筝协会也和各个社区推出相关活动,讲述板鹞风筝的历史故事,传递板鹞风筝的文化价值。南通市崇川区文峰街道宋怡璇告诉记者,南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了有板鹞风筝,还有沈绣、蓝印花布、仿真绣等近百种。近年来,街道积极探索“非遗+”的模式,寻找挖掘辖区内的资源,支持和培养了一批将手工技艺和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非遗手工艺人。

今年,街道利用节假日举办了一系列非遗活动,例如非遗文化走进商圈:“春风有声——长三角风筝艺术节”;红色剪纸:《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沈绣:“丝墨缡影——那些消失的小物件展览”等。同时利用寒暑假期,针对社区居民也开展了一些非遗课堂和非遗法律保护培训,获得了不少居民的肯定和支持。居住在该街道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我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小时候家里就有蓝印花布,后来到外地上大学,看到蓝印花布展就觉得亲切。”她表示现在回到家乡工作,也经常带孩子参加这类亲子活动,在回味儿时记忆的同时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并喜爱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日后将陆续推出更多相关活动,促进非遗文化传承,在激活非遗文化生命力的同时也加强对非遗文化版权的保护。(记者 戴鸣蔚 应玥婷)

标签:风筝;板鹞风筝;传承
责编:王宛璐 易保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