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有其源。
百年文枢南京科教兴盛、产业基础雄厚,拥有53所高等院校、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南京是位居全国第四的全球“最佳科技集群”,仅次于粤港,北京和上海。目前南京正在大力推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之都。这与南京城市的创新基因、创新元素、创新驱动密切相关。
追溯近代以来的南京发展脉络,创新基因既体现在近代产业的兴起、新教育的勃发、各类人才的集聚,也彰显在近代都市建设、交通发展和新型城市空间的建构中。从1843年魏源携《海国图志》“睁眼看世界”,到1888年金陵制造局仿制成功中国第一门后装线膛炮,再至1934年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立,将国人目光聚焦于深邃太空……百年多波澜壮阔的历史浪潮里,南京创新之举无处不在,也正是因为创新元素在多领域散点化出现,方汇聚、沉淀、传承固化成为了城市特有的创新基因和特质。
百年多前辛亥前夜的1910年,这些跨学科、跨行业、跨时空、跨国别的创新基因曾在一处短暂交汇,形成集聚效应,达到集群效果,使“创新”成为时髦之词,“王谢”堂前之燕,飞入了寻常百姓之家,一时百业推崇。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交汇令南京不仅于国内,在国际上也熠熠生辉,声名远扬,成为了国内外众多城市仰慕和效仿的楷模。
在当时战乱频仍的中国,何曾有过这样的荣耀!
这次交汇,就是在南京举办的近代中国首次全国性博览会——南洋劝业会。
图1 南洋劝业会牌楼
图2 南洋劝业会礼堂
博览会:活的百科全书
博览会(EXPO)可以追溯至中世纪欧洲的市集(market),以庄园间物产交换为目的,而后演变为综合物品交易、节庆等的赛会(fair)。地理大发现、博物学、博物馆兴起后,法国出现了以展示为目的的展览会。法国大革命后,为了振兴贸易与工业,展览会开始重视工业和科学。
19世纪的法国博览会,致力于改善工业、支持科学研究,有效促进了蒸汽机、化学等领域的创新。这些博览会是科技创新的脉搏,是面向公众的科普学堂,是工业、科技、观念碰撞的国际场域,也是巴黎公共空间形成的重要契机,使巴黎成为了未来都市的典范。例如,美国的爱迪生在1900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展示了电灯供电系统,几乎宣告了电气时代的来临。作为巴黎城市地标的埃菲尔铁塔、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也在博览会期间拔地而起。
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展示了电报机、显微镜、手术器械等科学展品,极大地促进了科技传播,带动了南肯辛顿地区的发展,并以帝国理工大学在1907年的最终建立而达到高潮。在南洋劝业会期间从事组织工作、后担任民国工商部总长的向瑞琨曾总结,城市因举办博览会而发达,芝加哥在举办世界哥伦布博览会后,由荒芜变通衢,人口增至60万;圣路易斯因举办博览会,带来了供水、交通等现代设施的大发展。
纵览世界近代以来的百年历史,各国举办的博览会不仅是展示当时世界各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各行业聚首的盛会,更是各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竞技场,在促进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与文化交流交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全球化进程的生动缩影。
图3 伦敦1851年万国博览会
图4 巴黎1889年万国博览会
南洋劝业会:我国近代化的一个里程碑
1910年,当时的晚清政府在南京举办的这次史无前例的大型博览会,具备了近代博览会的基本元素:展示、论坛、娱乐。这次劝业会的发起和组织群体中,有多位具有国际视野的官绅学者,例如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端方、实业救国的状元张謇、清政府赴海外参加世博会的亲历者陈琪。劝业会冠名“南洋”,但实际并不限于南洋地区、两江地区,不仅有当时全国几乎所有省份的筹备和参与,还有英美德日等国的海外展品。劝业会用“劝业”一词不用“博览”,也是为了突出发展实业、振兴工业的救国目的。而南洋劝业会之所以在南京举办,则与南京为两江总督府所在地,交通便捷、物产丰富有关。此外,已有或在建的沪宁铁路、津浦铁路、市内的宁省铁路,以及虽为通商口岸但享有完整主权等时代因素,也为南京成为主办地增添一票。
博览会是近代化的一个集中标志和里程碑,它将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多方面发生或正在酝酿的深刻变化显性化了。劝工、劝业是南洋劝业会举办的第一要义。为此,在1910年之前的一两年,不少展品就在全国各地的物产会、劝业会等赛会展出,北到奉、直,南到粤、赣,东到闽、浙,西到滇、蜀。到南洋劝业会上,百万展品被分为24部、440类,分别展出在主题馆、地区馆、企业馆等几十个展馆中,最终还评选出5000余件获奖展品。可以说,南洋劝业会的展馆、展示和评奖分类体系都与近代世博会接轨,获奖展品如启新的水泥、大冶的铁器、上海的棉丝都切实体现了当时民族工业的发展。有考察南洋劝业会的日本工商界人士评论:“清国工业现已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由手工业、家庭工业逐渐向工厂机械工业发展”。
南洋劝业会不仅有展品展览,还有展品研究。会场中设有“公议厅”,是开展公共研讨之地,关于农业、教育、工业的系列演讲也在此召开。劝业会期间,由李瑞清任会长、张謇任总干事,成立了劝业会研究会,旨在通过考察展品,研究物产改进的方法,并集结出版了《南洋劝业会研究会报告书》。正是在劝业会上,张謇提出了著名的“棉铁政策”,提倡振兴实业,要从至柔(棉)至刚(铁)两物质共同着力。
劝业会也是晚清中国不断敞开国门、国人开放意识不断强化的结果。劝业会期间,在上海总商会的安排下,五十多位美国商人专程来华参会。中美双方的工商界人士经过洽谈,拟定了一个初步合作方案。根据张謇日记记载,这些合作包括共建银行、开航业、设商品陈列所、置商品调查员等。劝业会闭幕不久后,来华参会的日本商人也出版了一部《南京博览会各省展品调查书》,被誉为“清国物产志”。
29岁的浙江绍兴中学学堂学监兼博物教员鲁迅率全校200多名师生赶到南京观摩。14岁的茅盾和16岁的叶圣陶当时还是中学生,流连劝业会,被惊得目瞪口呆,恍若梦境。徐悲鸿、刘海粟、骆憬甫、史量才、郑逸梅、颜文梁等中国近代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也悉数登场,感叹“一日观会,胜于十年就学。”
图5 南洋劝业会全景明信片
图6 南洋劝业会教育馆与工艺馆
图7 南洋劝业会农业馆
图8 南洋劝业会湖北馆
图9 南洋劝业会第一参考馆美国部
图10 南洋劝业会牌楼夜景
近代创新的重要源流:南洋劝业会对南京的影响
近代博览会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本意即在于汇集各地产品技术,通过陈列评比,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科技创新正是近代工业文明语境下,城市近代化的先决条件。因此,就综合效用而论,成功的博览会通常激发了城市的创新活力,提升了城市、社会和人的整体现代化水平。
南洋劝业会的组织者们倡导劝业会举办的初衷,已与西方近代博览会观念如出一辙。据记载,此次劝业会的举办目的为“振兴全国实业,建造南京市面,补助社会教育”。虽然在劝业会落幕不久后,辛亥革命爆发,对产业、教育等政策的延续性带来重大影响,但劝业会对激发南京城市创新活力、促进城市近代化的影响已在变革之际埋下种子。虽然劝业会“振兴实业”的成效未能立杆显现,但其“开通民智”“引领风气”的先导作用却在南京城市文化脉络中留下重要印迹,更使当时追求近代文明的中国人大开眼界。当时报界高度评价劝业会,称之为“全国之大钟表也,商业之大实业学校也,产品之大广告也,输送本国货以向外国之轮船、铁道也。”
在产业方面,劝业会网罗的近代民族工业展品如汽机、起重机、钻床、车床、轧棉机等,通过观摩与宣传,提升了传播科技、增进知识的社会基础。劝业会还通过展品研究,做到格物致知,将不同省份的工艺现状、中外技术做比较,提出了中国“机械制造尚在萌芽时代”的观点,是为民族工业的一种反思。劝业会举办的1910年,中国第一家官办公用电气事业——金陵电灯官厂建立,点亮了南京的第一盏电灯,也开启了大唐发电厂的百年历史。劝业会落幕后的十多年间,龙潭中国水泥厂等民族工业的代表也日渐兴盛。
在教育方面,劝业会在组织筹办、展品展陈、评奖研究、观摩宣传等角度,都与晚清的新式学堂和新派学人发生了密切关联。例如,来自商务印书馆、京师大学堂、江南高等商业学堂,以及各地工艺学堂的展品纷纷获奖。时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的李瑞清担任了劝业会研究会的正会长,在劝业会和劝业会研究会中担任诸多工作的黄炎培、沈恩孚,民国后成为江苏省教育会的重要人物,尤其黄炎培为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都作出重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南洋劝业会与当时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的图画手工科产生诸多关联,民国后,南高师在两江示范的基础上办学,并增加了工艺专修科、农业专修科,为南京的工科教育和创新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城市建设方面,世博会常常被作为未来都市想象的一个蓝本,南洋劝业会之所以成为近代中国博览会的开端,也与劝业会期间对城市建设、公共空间、大众娱乐产生的影响密切相关。劝业会在当时的南京城北丁家桥、三牌楼一带(今南京工业大学校区)举办,今天的玄武门、模范马路(时称“劝业路”)、新中国建国后才被拆除的“小火车”(历称“宁省铁路”“江宁铁路”“京市铁路”),都与劝业会的举办密切相关。这期间,环会场铁道、跑马场、动物园、照相室、音乐会、焰火等活动精彩纷呈,还举办了全国首次运动会,大大拓展了城市公共生活空间。
作为城市建设的可追溯脉络,南洋劝业会后仅留下劝工场、美术馆、事务所、水产馆,马路桥梁牌坊等少量建筑,绝大部分被悉数拆除,令人扼腕兴叹。如今,位于丁家桥的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校区,因继承了二战后国立中央大学复校南京时的“丁家桥二部”,成为南洋劝业会会场遗址的所在地。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园内的水泥阳蓬,由当年湖北水泥厂用最新的建筑材料水泥所铸造,位于劝业会场核心的审查室和“水竹居”之间的“泗门汀桥”上,也是如今可追溯的劝业会零星遗迹之一。
时过百年,南京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创新之都。
饮水思源,南洋劝业会的举办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是南京近代史上重要的勉励创新创业、倡导振兴实业的开创之举。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